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十章 變亂即臨

字體:16+-

江陵城。

侯亮生抵達桓府,甫進內堂,便曉得有大事要發生了。

桓玄坐於主位,另有六人分兩邊跪坐地席上,右邊依次是桓修、桓弘、桓謙和桓蔚,此四人是桓氏一族裏的精英,也是桓玄最信任的人,他的得力臂助。

另一邊坐的是桓玄的兩名心腹大將吳甫之和皇甫敷,兩人曾在征蜀的戰役中表現出色,立下大功,對桓玄更是忠心不二,極得桓玄的寵信。

如果不是有事發生,這批人絕不會坐在這裏。

侯亮生心叫不妙,曉得對付楊佺期和殷仲堪的行動,已是如箭在弦,勢在必發。他前天才見過屠奉三,清楚楊、殷兩人的情況。一邊是蓄勢以待,另一邊則仍猶豫不決,勝敗之數不用猜也可預見。

桓玄一洗自王淡真自殺身亡後的沉鬱,春風滿麵地道:“亮生坐!”

侯亮生壓下心中波動的情緒,到皇甫敷旁跪坐席上。

桓玄和顏悅色地道:“亮生!建康方麵有什麽新的消息?”

侯亮生心中忐忑,聽桓玄的語調,他該已向眾人說清楚建康的情況,顯然這個秘密會議已進行了一段時間。剛才他在外堂等了一刻鍾,到此時才被召進來做每天例行的消息匯報,更證實了這個想法。最令他心寒的是他對桓玄召這些人來見一事毫不知情,否則便可以先一步警告屠奉三,讓他通知楊佺期。

忙道:“據昨夜從建康傳來的消息,謝琰被任命為征討天師軍的統帥,劉牢之為副帥,大軍將於十天內出發。”

桓玄哈哈笑道:“這樣的搭配,豈是孫恩的對手?司馬道子是自取滅亡,害人終害己。”

桓修點頭道:“司馬道子要借謝琰以壓劉牢之,劉牢之肯定不會心服,這一仗即使謝、劉兩人忠誠合作,仍不易言勝,何況貌合神離呢?”

臉相粗獷,體魄懾人的皇甫敷冷笑道:“謝琰自恃淝水之戰的功業、顯赫的家世,一向目中無人,論才智,實遠比不上乃兄謝玄,此仗他隻是去送死。”

桓玄道:“所以我們必須好好掌握這個機會,先孫恩一步進占建康,否則將後悔莫及。”

眾人轟然答應。

桓玄又向侯亮生瞧去,道:“尚有什麽其他特別有趣的消息呢?”

自王淡真辭世後,侯亮生從未見過桓玄心情這般好,暗自驚訝。答道:“有個很壞的消息,劉裕不但大破海賊大海盟,還親手斬殺焦烈武,又把焦烈武的遺體送返建康。”

內堂一時靜至落針可聞。

桓玄該是曾向眾人說及劉裕的事,所以堂內人人明白侯亮生這番話的意義。

桓玄的臉色變得很難看,喃喃道:“劉裕到鹽城有多少天呢?”

桓修比其他人更清楚劉裕的情況,皺眉道:“這是不可能的。”

吳甫之從容道:“侯先生請道出詳情。”

吳甫之如不是穿上軍袍,肯定沒有人看得出他是能征慣戰的猛將,一派溫文爾雅的書生模樣。從來沒有人見過他動氣,他擅使長槍,甚得桓玄器重。

侯亮生道:“據聞劉裕使計活擒焦烈武的情人‘小魚仙’方玲,引得焦烈武傾巢而來,卻被劉裕放火燒船,再單挑焦烈武,令焦烈武飲恨城下,接著一鼓作氣下乘勝追擊,把大海盟徹底打垮了。”

桓玄雙目凶光閃閃,沒有說話。

他不說話,誰敢發言。一時內堂氣氛凝重,像有一股無形力量緊壓在各人心上。

桓玄冷哼一聲,打破沉默,狠狠道:“好一個劉裕,讓我看你能得意至何時。”

皇甫敷沉著地道:“此事可交給屬下去辦。”

桓玄搖頭道:“此事我自有安排,不勞皇甫將軍。正事要緊。哼!我才不相信劉裕可以永遠這般走運。”

侯亮生心忖在桓玄眼裏,不論多麽寵信的手下,仍隻是一隻棋子,須遵從他的意向做出進退,隻有他一人明白全局。這是優點,也是缺點,一旦出亂子,手下們會因不明白整個局麵而自亂陣腳。

侯亮生尚要說話,桓玄像想起什麽似的,打手勢阻止他說下去,徑自若有所思地站了起來,眾人連忙隨之站起來。

桓玄不快神色一掃而空,欣然道:“一切依計行事。”

接著匆匆從後門離開。

眾人連忙致禮,到桓玄走後,眾人才從正門離開。

侯亮生隨眾人走出正門,心中泛起大事不妙的不安感覺。

鳳老大與屠奉三打過招呼,說幾句客氣話後,知道屠奉三突然出現,當有要事與各人商量,隨便找個借口,識趣的離開,留下眾人在樓船的艙廳內。

眾人團團圍著桌子閑聊,江文清一直陪屠奉三說話。

卓狂生聽著鳳老大離去的足音,笑道:“大小姐慧眼識夥伴,與老鳳合作是一種樂趣,既知情識趣,更不是悶蛋,否則有得我們好受。”

江文清以笑容回應卓狂生的讚賞。

高彥訝道:“大小姐今天的笑容特別甜,臉蛋兒又興奮得紅撲撲的,是不是我們的屠老大帶來什麽好消息?可是軍情是軍情,如何令大小姐立即紅光滿麵呢?”

江文清大嗔道:“高彥你給我檢點些。”

卓狂生歎道:“高小子你沒得到洞庭去,是鍾樓議會的決定,不關大小姐一個人的事,勿要含恨在心,有機會便油嘴滑舌的調侃大小姐。”

慕容戰笑道:“大小姐不要怪高少,對美麗的女孩子他從來欠缺自製力。拿起觀光團的名單,他便不理是白是黃,隻挑女的來研究。”

拓跋儀道:“高小子少來你那一套。”轉向屠奉三道:“屠兄是否大有收獲呢?”

屠奉三苦笑道:“恰恰相反,我的行動該算失敗了。”

眾人大訝。

屠奉三道出了情況,然後總結道:“際此桓玄和聶天還隨時發動的時刻,殷仲堪仍是畏首畏尾,猶豫不決,貽誤軍機,令我們沒法配合,勝負之數,已可預見。”

慕容戰點頭道:“桓玄一發動便是攻其不備的雷霆萬鈞之勢,那時我們想幫忙亦無從插手,隻能坐看桓玄逐個擊破。”

卓狂生神色凝重地道:“如被桓玄獨霸荊州,他下一步會怎樣走?我們必須評估情況,早做準備。”

屠奉三雙目閃閃生輝,沉聲道:“我明白桓玄這個人,看似肆意行事,全無忌憚,事實上他疑心極重,不但懷疑別人,也懷疑自己。如此疑神疑鬼的人,膽子肯定大不到哪裏去,所以他會采取穩紮穩打的策略,令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到形勢對他絕對有利的時候,方會揮軍建康。”

江文清道:“屠兄的猜測雖不中亦不遠矣。觀乎上回桓玄與殷、楊兩人兵鋒直指建康,大軍已抵石頭城,可是當曉得劉牢之殺王恭,便半途而廢,還師荊州,正顯示出屠兄所說的性格和作風。”

姚猛道:“如此桓玄究竟會采取哪種策略?”

屠奉三道:“當然是既可以削弱建康,又是他力所能及的戰略。”

拓跋儀道:“那便是封鎖建康上遊,令中上遊的物資不能運往建康,在此建康忙於平亂的時刻,此著的確可以造成建康很大的損害。”

卓狂生欣然道:“哈!我們大做生意的機會來了。”

屠奉三搖頭道:“桓玄絕不會便宜我們。”

姚猛色變道:“他竟敢來犯我們邊荒集嗎?”

屠奉三冷笑道:“他仍沒有那種勇氣,以慕容垂和姚萇聯合起來的力量,來攻我們的邊荒集,仍要落得焦頭爛額而回,他憑什麽以為自己可以辦得到。不過在正常的情況下,他若以奇兵突襲的戰術,要攻克壽陽,是可以辦到的。”

卓狂生一震道:“占據壽陽,等於截斷我們南麵的水路交通,也截斷淮水的交通,此招非常毒辣。”

屠奉三道:“既然我們猜中桓玄的手段,當然不會讓他得逞。桓玄千算萬算,卻算漏了我這個老朋友。今回我定要他二度無功而返,粉碎他的皇帝美夢。”

高彥看著江文清道:“真令人難解,為何大小姐會滿麵春風的樣子呢?屠老大帶來的該不算好消息吧!唉!真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江文清倏地不能掩飾地漲紅了臉蛋兒,嗔道:“是否要我動手教訓你?”

今次連其他人都感到異樣,齊瞪著江文清。

屠奉三解圍道:“不但大小姐心情好,我也感到興奮,原因不在荊州的情況,而是我們剛收到建康傳來天大的好消息。”

慕容戰奇道:“建康可以有什麽好消息呢?”

高彥拍桌道:“肯定與我們的劉爺脫不了關係。”

江文清連耳根都紅了,她一向冷靜自若,可是劉裕卻像她情緒金鍾罩鐵布衫的唯一罩門死穴,令她被點中時,所有防禦都會土崩瓦解。

屠奉三喝止高彥道:“你說夠了嗎?”

高彥笑嘻嘻地靠往椅背,一副得意洋洋的氣人模樣。

卓狂生道:“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屠奉三道:“剛收到建康傳來的消息,劉爺在鹽城大破焦烈武,親手斬殺此賊,還把他的屍首送往建康。”

眾人齊聲喝彩,精神大振。

屠奉三道:“所以我會立即到建康去,好與劉爺見個麵。”

姚猛愕然道:“劉爺不是在鹽城嗎?”

屠奉三道:“為應付天師軍,北府兵大部分將領均到了建康去,包括謝琰和劉牢之,劉爺若要參與討伐天師軍的行動,必須到建康去爭取機會。就算劉爺仍在鹽城,我可經建康看清楚情況,再決定是否該到鹽城去。”

慕容戰道:“建康因孫恩的亂事,正嚴密戒備,屠當家須小心點。”

屠奉三笑道:“我的船有無懈可擊的偽裝身份,既可以瞞過荊州軍,當然也可以瞞過建康軍。何況得大小姐之助,在建康我們有正當生意往來的商號,這方麵該沒有問題。”

江文清笑道:“這不是我的功勞,而是孔老大的功勞,商號是由他供應的。”

高彥失望地道:“你不參加我們的邊荒遊第一炮嗎?”

屠奉三不答反問道:“名單上有可疑的人嗎?”

一直隻聽不語的陰奇見自己的老大提問,忙答道:“有緬懷過去光輝歲月的臨暮高手,有攜美**的畏妻布商,有準備到邊荒集找尋商機的投機商人,也有不得誌的風流名士,又或鬧別扭的俊男美女,神態曖昧的怪客,但仍沒法認定誰最可疑。”

屠奉三起立道:“如刺客是由我派來,必千方百計令你們不起提防之心,可是隻要給敵人掌握到一個機會,便可教我們陰溝裏翻船,各位切記。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我們是輸不起的。”

王弘來到劉裕身旁,道:“今晚可抵建康,明早我才陪劉兄到兵部報到述職,今晚劉兄可到我家盤桓些時,大家喝酒談心,不亦快哉。順道可見家父。”

劉裕仍立在船尾,情緒低落至極點,可是仍不得不強顏歡笑,免得被王弘看穿自己有心事。這樣做人的確非常痛苦。宋悲風留下他在這裏,讓他思量對策。可是他左思右想,依然一籌莫展,劉牢之肯定不會給他立功的機會,唯一能給他機會的是謝琰,隻恨此人囿於高門寒門之別,又以讀書寫字的方法品人之高下,令他對謝琰徹底的失望。

道:“到建康後遲些兒再找機會拜訪令尊吧!我宜先到謝府去見刺史大人,看他有什麽指示。”

王弘欣然道:“敝府亦是在烏衣巷內,與謝府隻隔了幾間房舍,非常方便。”

劉裕深切地感受到烏衣巷和他像隔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這間隔與地域無關,全是心理上的。以前他並沒有這種感受,可是當他想到謝府的主人再不是謝安或謝玄,這感覺便油然而生。

劉裕不想再聽到“烏衣巷”三個字,岔開道:“司馬道子如何處置方玲和菊娘?”

王弘答道:“我回建康後第二天的午時,她們便被公開處斬。”

劉裕皺眉道:“你當時在場嗎?”

王弘道:“我當時應召到尚書府,被盤問尋找焦烈武藏寶地的經過。”

劉裕斷然道:“你被司馬道子騙了,斬的肯定不是方玲和菊娘。”

王弘一呆道:“不會吧!這可是欺君之罪。”

劉裕哂道:“欺什麽君?朝廷是由我們的白癡皇帝主事還是司馬道子?那晚建康的水師船深夜直闖賊島,航線掌握得一絲不誤,肯定有熟悉海島情況的人在指揮,這個人就是方玲。為了保命,方玲會以獻出焦烈武過去兩年來劫奪的財富物資作交換,而司馬道子為了建立新軍,更為了殺我,當然不會拒絕對他有利無害的交換條件。”

王弘恨恨道:“真是奸賊。”

又道:“今次幸好得劉兄破賊,否則我返回建康也是死路一條,輕則丟官,永不錄用;重則死罪難逃。不論劉兄有什麽計劃,我王弘都會拚死追隨。”

劉裕稍感安慰,以王弘身為王導之孫的顯赫家世,說得出這番話來,表示他摒除了門戶之見,即使他劉裕一意謀反,他仍要矢誌追隨,不會有絲毫猶豫。

劉裕探手摟著他肩頭,語重心長地道:“我還有一段很漫長的路要走,王兄心中所想的要好好的隱藏,最好是裝作看不起我這個寒門布衣,這樣對你我都有利。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王弘一呆道:“我明白!劉兄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如此我是否仍須為劉兄安排見家父呢?”

劉裕暗歎一口氣,道:“現在仍不是時候,時機來臨,我會通知王兄。”

王弘道:“我可以如實把情況告知家父嗎?他真的很想見你。”

劉裕道:“當然可以,但隻限於他一人。”

從宋悲風口中知道謝琰對自己的態度後,他已作了最壞的打算。更清楚被閑置隻是小事,最困難的是如何保命。因為比之任何時候,敵人更有殺他而後快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