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第九十五章 權力大局感

字體:16+-

第九十五章 權力大局感

曾思濤看宋克強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樣子,可能也是被楊東學給氣著了,這常委會可不能開成吵架會,宋克強正欲和楊東學理論一下的時候,曾思濤卻搶先開了口:“工作上的事情還是改個時候再討論,今天主要是研究急迫的人事問題,除了這個人事問題,還有主持金流、金文縣『政府』工作的人選也需要討論,金文的公安局長也需要討論,東學書記是管組織工作的,全市幹部在你的頭腦裏,誰合適,你也談談看法吧。”

曾思濤倒是覺得楊東學的這樣的行為,既是意外,其實一想也不太意外,楊東學這是敲山震虎,宋克強有些沒有把楊東學放在眼裏,宋克強隻是市委常委,他楊東學是副書記,組織工作是他的領地,即使在市裏的日子再難過,這一點唯有的權力他必須捍衛。。

羅誌文沒想到第一項就差點吵了起來,他心裏很有些納悶,曾思濤為什麽不把人事問題先上書記會,而是直接拿到常委會上來討論。書記會是臨時『性』會議,既可以由書記提議臨時召集,也可以由某位副書記向書記提議,再由書記召集。因為書記會屬於臨時『性』質,列席者,便由書記指名,議題也具有臨時『性』,通常是一事一議。

而常委會如果不是非常緊急的事情,都是以例會的形式召開。既然是例會,常委們如果沒有足夠重大的理由,是不能缺席的。既然是例會,時間又不可能太長,所以,每次常委會,都由市委辦公廳詳細列出所議事項,提前將議題以及開會時間通知常委們,以便有足夠的醞釀時間。

羅誌文真有些『摸』不透曾思濤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對於宋克強和楊東學的爭執,曾思濤似乎也是波瀾不驚。

楊東學開口說道:“因為家銘書記生病的原因,省裏曾明確要求人事工作暫時擱置,由於李立中的案件的影響,,市裏的好多位置,一直沒有任命。省裏考慮人事凍結是出於大局考慮,隻是人事凍結,對全市的工作,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是事實。目前,全市的人事工作,除了這些原因之外,還存在幾個方麵的問題,比如有的同誌超期服役,該退的沒有退。有的同誌超期任職,其任職期限已過,未能得到及時調整,下麵的意見比較大。還有些同誌,因為職位未能得到解決,對工作形成了一定影響。

現在既然省裏同意對幹部進行調整,這麽多位置,需要有同誌頂上去。先由組織部考察提名,再拿到書記會上議一議,然後走組織程序,那就太複雜了。畢竟是局部調整,思濤市長這種程序簡化、特事特辦的思路我是讚同的。不過,我有一個想法,既然省裏解凍了,既然要解決人事工作中遺留的一些問題,那麽這次人事調整的範圍可不可以大一點,畢竟眼下臨時主持工作和代理的人太多,特別是幾個區縣的正職,是不是考慮把這些也考慮進去?”

曾思濤笑了笑說道:“東學書記的這個想法是好的。全市人事工作,確實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現在就是正處副處這樣的級別,共涉及數十位同誌,還有一些遺留問題,加起來就涉及二十來個同誌,如果這二十多個職位全動的話,每補充一個人,隨後可能跟著動三到五個人。這樣一來,就需要動幾十上百人。超齡服役的好說,按照規定,該退肯定是要退的。超期服役的同誌怎麽辦?需要考慮安排新的職位。按照組織原則,這些人事任命,都需要走組織程序,而走組織程序,需要時間。幾十上百個同誌的組織程序走下來,至少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甚至更長。再加常委會討論等程序走完,三五個月時間過去了。而對於某些亟待解決的,比如公安局的副局長以及考慮到金流、金文的實際情況,不宜再拖下去。所以,我認為,鑒於楚漢目前的組織人事工作實際,更適宜於分幾步走。先集中解決幾個關鍵職位的問題。第二步,再由組織部集中力量,解決其他不那麽急的遺留問題。畢竟,距離全省區縣幹部的大調整時間也不太長了,組織部可以把工作做到前麵,工作有一定的提前量。特事特辦,常事常辦。既然幾個空出的崗位比較急,我們就分步進行,先解決這幾個職位,其他的事,按照常規進行。這也是家銘書記的意思,我今天隻是代家銘書記主持這個會議。”

曾思濤畢竟是主持工作的副書記、市長,不是一把手市委書記,調整人事的問題,他本來就名不正言不順,會議的方向,回到了曾思濤的軌道,隻解決與幾個職位有關的事。

曾思濤說:“我們按照順序,一個一個地議吧,反正隻有這麽幾個職位,還是先議市局副局長的問題吧。組織部有什麽設想?”

楊東學喝了一口茶,說道:“金沙區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分局局長金國林這些年的表現有目共睹,各方麵的反饋都不錯,部委會認為比較合適,請市委予以考慮。”

曾思濤看了看楊東學,點點頭:“金國林同誌也不錯,畢業於公安大學,屬於專業型幹部。”

曾思濤看了一眼宋克強問道:“克強同誌,副局長是你的左膀右臂,你的意見呢。”

宋克強說,“金國林同誌也是公安係統的優秀幹部,之所以沒有提出他,是由於金沙分局在市裏是任務比較重的分局,需要一個能夠獨當一麵的人坐鎮,如果有合適的接任者,將金國林這樣年富力強的幹部充實到市局,我沒有意見。不過,金國林同誌這調到市裏,那金沙區分局的局長人選就空著了,是不是可以一並考慮。”

羅誌文知道,宋克強為什麽沒有再堅持尹西漢,宋克強明顯是看到曾思濤也比較傾向於金國林出任副局長,所以口風一下就變了。

曾思濤想了一下說道:“這個還是緩一緩吧。畢竟市公安局副局長需要通過人大,如果現在就將金沙分局的局長人選選考慮了,同誌在人大選舉中又沒有通過,我們就很被動。而且,按照例行程序進行,比較穩妥一些。至於金沙區分局不是還有政委嗎,可以暫時頂一頂。”

曾思濤所說,符合一開始他提出討論的精神,別人自然不好說什麽。

會議很快進入下一個議題,即討論金流區主持『政府』工作的人選。

按照羅誌文原來的設想,今天的會議,有兩個位置,一定會爭奪得很激烈,這兩個位置就是金流區和金文縣主持『政府』工作的人選,實際上著兩個人選就是代理區(縣)長。特別是金文縣,經濟總量排在全市第二,即使是數字政績導致金文差點破產,也不能改變這樣的格局,並且金文在人口、幅員上都要比其他區縣高出一截,所以金文一向是除了金沙之外,市裏重要的一個縣份。從金文升到市裏的幹部也不再少數。

主持『政府』工作曾思濤既然有機會主持人事調整的會議,那就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把這些位置換上自己的人。

曾思濤看眾人對於這個人選沒有異議,說道:“既然這樣,這個定下來。下一個討論金流區的主持『政府』工作的人選……”

曾思濤的話剛說完時,新任副書記的薑新海便說,我來提一個人選,費玉祥。

費玉祥是鄭家銘的嫡係,薑新海不過是做傳聲筒而已。鄭家銘調到楚漢來不久,費玉祥就被鄭家銘調了過來,在金沙區先任副區長,後任常務副區長,鄭家銘的目標很明確,考慮讓費玉祥接任金沙區區長,隻不過,由於當時劉唯一市長和楊書記暗中發力,費玉祥競爭中落敗。不過這一次費玉祥同樣迎來了機會。讓羅誌文奇怪的是,整個會議,曾思濤竟然沒有出招,不僅金國林的提名,他沒有表示任何意見就通過了,現在,薑新海如此明顯地提名鄭家銘的親信,曾思濤也同樣沒有表示反對。至於楊東學,在金國林的提名中,薑新海實際上支持了楊東學,此時,他也就投桃報李,說了費玉祥一些好話。於是,這個提名又一次通過了。

這情形讓羅誌文感到吃驚,讓他沒料到的是,楊東學提了一個金國林,無論是宋克強還是曾思濤,都沒有表示反對意見。或許曾思濤也不願意宋克強在市公安局搞成鐵板一塊吧,雖然金國林是有點小提出的,但是金國林實際和楊東學走得也不算太近,金國林畢竟相對比較中立。而薑新海提出一個費玉祥,曾思濤一樣沒有反對。難道曾思濤就是專門做嫁衣的?羅誌文感到有些納悶……

這兩個人選順利通過,會議已經接近尾聲了,接下來,就是金文主持『政府』工作的人選了,至於金文縣公安局的局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羅誌文能這樣想,恐怕常委們更是如此想,畢竟這樣準副處級幹部根本不需要在市委常委會上進行討論,組織部直接就可以進行異地交流。

之所以要把一個縣公安局的局長拿到這樣的常委會討論,實際上還是金文這次也是李立中案件牽連比較大的重災區之一,而金文公安局也是所涉甚深,需要從外麵派人去。

楊東學沒有說話,羅誌文猜想楊東學提名的人選金國林已經通過,他今天的目標已經達到。而原來屬於鄭家銘一方的宋克強、薑新海等人,雖然在公安局副局長的人選問題上沒有成功,不過得到金流區區長的位置,一區之長要比一個副局長重要得多,顯然也比較滿意了。如果在僅有的三個半(縣公安局局長頂多也就是半個)要占兩個,顯得有點不切實際。官場之中,既要得隴望蜀,又切忌得隴望蜀。大概正是出於這種心理。

這時候宋克強說道:“金文縣由於韓德功這些年的折騰,特別是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比較嚴重,思濤市長又是管『政府』工作的,要不,你提一個人選吧。”

這顯然是宋克強向曾思濤拋出的橄欖枝,也表明了一個態度, 估計剛才宋克強提名尹西漢,應該是宋克強的個人想法吧。曾思濤到京城去一趟,這些問題之前肯定和鄭家銘有過溝通的,在大的原則上和鄭家銘達成了一致,不然他也不至於開這個常委會來討論人事問題。

宋克強這話一說,羅誌文猜測楊東學也不大好反對了。畢竟,他提名的金國林已經能通過,此時若再提出一個人選,顯然是不知進退了。也對曾思濤顯得太不尊重了。

果然楊東學也點點頭,表示附議曾思濤的意見。

曾思濤沉『吟』了一下說道:“金文的事情確實是壓在我心裏的一塊石頭,我確實考慮過,也做過一些『摸』底工作。我看金文縣的副書記江民同誌不錯,第一,江民同誌在金文工作多年,熟悉金文的情況,縣委書記嚴新寧剛到金文不久,需要一個熟悉情況的搭檔,江民同誌和嚴新寧同誌搭班子是相得益彰,第二,江民同誌原則『性』比較強,第三,江民同誌不但原則『性』強,搞經濟工作也是一把好手,而且在金文廣大幹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在金文如此困難的局麵下,正需要江民這樣能夠扛得住的人和嚴新寧等縣委班子一道帶領金文幹部群眾浴火重生……你們覺得如何?”

金文的數字政績現在幾乎全市都知曉了,經過這一番折騰的金文經濟發展問題,不僅僅是被打回原形的問題,而是倒退的問題。

江民在市裏領導中也是掛上號的,在座的領導誰都知道金文有這樣一號人物,但是估計在場的人誰都沒有想到曾思濤竟然會提名江民主持金文縣『政府』的工作。畢竟江民講原則大家都清楚,江民以“誠實、剛烈、幹事、廉潔”而稱著。敢於直言,也容易傷人傷己。在他眼裏,對就對,錯就錯。腦子和嘴巴是直通的,嘴上說的就是心裏想的。他佩服的人可以五體投地,瞧不起的人,天王老子也不在乎。但是說到發展經濟,江民雖然是分管經濟的副書記,但是由於韓德功大權獨攬,經濟上的事情,根本就『插』不上手,幾乎就是個擺設,曾思濤所說的江民是經濟工作的一把好手,這恐怕值得商榷。何況,數字成績有沒有江民的份?這也值得考慮。

像這種情況,通常的做法就是從外麵調一個人進去,那才是最好的。

若是在平常,曾思濤這樣的提名,就是在書記碰頭會上恐怕都難以通過,此事直接拿到常委會上,曾思濤是一點勝算都沒有。

同樣大『惑』不解的還有第一次出席常委會的金學成,他很清楚,江民並不算是曾思濤的心腹,甚至連外圍都很勉強,他也搞不明白曾思濤為什麽會提名江民主持金文『政府』的工作。但是他是常委會上的新人,同時他也相信曾思濤肯定有曾思濤的考慮,絕不會在這樣的問題上拍腦袋……

羅誌文猜測,其實這些情況,曾思濤絕對是了解的。曾思濤要提拔江民,不可能沒考慮這些因素,而且,一定考慮會遭遇到反對。

如果找到反對,那就要和某些人達成妥協。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和其他兩方達成妥協。曾思濤這辦法倒是不錯,其絕妙之處卻在於,至少今天在座的另外兩方,不可能反對他的這一提名。因為他們都期待自己推出的人得到常委會通過,如果自己反對提名江民,那在今後全麵調整的時候,恐怕也會招致曾思濤的強力反擊。這大概就是曾思濤抓住這一時機,僅僅隻安排討論這麽幾個職位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是深謀遠慮。

羅誌文暗想,曾思濤安排的人事討論次序安排也很有意思。江民的事,放在最後一個,那是因為另外兩方都認為已經獲得了自己的利益,達到了理想目標。剩下最後一塊蛋糕,自然就是曾思濤的,別人若想搶,無理了。在另外兩個提名得到通過的情況下,曾思濤最後提出江民,等於和其他兩派進行了一次權力交換。另外兩派分得了屬於自己的權力蛋糕,自然要賣給曾思濤一個麵子。

羅誌文突然覺得,其實對於曾思濤來說,這次會議的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如何解決金文的問題。

曾思濤提名的話剛剛說完,楊東學立即表態了:“江民這個同誌資格很老,能力很強,原來是為已經幾次討論過他的事,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擱置下來了。我個人覺得,江民同誌的事不解決,對那些埋頭苦幹並且幹出政績的同誌不公平也不客觀。我同意思濤市長的提名。”

楊東學之所以第一個表示支持,是因為他了解了曾思濤在這次人事調整上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