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世遊龍劫

正文_第四章 藏龍--公孫向東 第三節 琴笛激鬥

字體:16+-

第四章藏龍--公孫向東第三節琴笛激鬥

“什麽?你說你尋見師伯!在何處?”楊春俊轉身。

“唉,這不重要了,總之他們現在已經不在那裏了...”賽仲俞失意道。

“表妹你真沒用,怎麽沒有留住師伯呢!要知道他可是朝廷要的人呐!”楊春俊喊道。

“唉---你妹妹我技不如人,隻好讓那公孫向東把師伯帶走了...”賽仲俞眼神詭異。

“豈有此理!世上居然有這等蠻橫之徒!那師伯也願意隨他去啊...”楊春俊一疑。

賽仲俞向上官清和司馬長使了眼色,上官清立刻答道:“呃...沒錯啊!那公孫向東蠻橫無禮,妖言惑眾,想陶先師年至耋耄,又難能分辨好壞,隻好被他騙走了...”上官清迎合賽仲俞之意,司馬長也連聲道:“是啊是啊...”

“那公孫居然欺我族中無人!”楊春俊已怒不可支...“那公孫向東非同小可呢,居然能盲彈竹琴破我笛音,我甚是不服呢...”賽仲俞說愈含羞,腮上隱隱一陣羞紅...“表妹你那點雕蟲小技還是不獻醜為妙...嗬,居然大家是同道中人,那我還願意與他切磋切磋...”楊春俊道。

“嗯甚好,我已派人方圓百裏搜尋,一旦一有消息,便會快馬回來稟報...”賽仲俞道。

楊春俊顏色自信:“哼哼...居然敢在我音族領域玩琴,真是不知死活!”

“是啊...”賽仲俞若有所思,心裏還暗暗想著那公孫向東...“報---”三日後一早傳令兵飛奔殿上。

“報告主帥、賽大人,城外囁雲洞發現有琴聲!”

“好!即刻出發!”楊春俊下令。

囁雲洞內,琴聲淒涼又蕭條,更是和悠遠的笛聲合奏,有種曠古爍今的慈悲...楊春俊揮臂,命將士不許上前,他閉上雙眼,細細品味這番笛聲---“果然是世外高人!笛音清雅幽奇,琴聲也疾徐有度...”楊春俊體會著...“那笛聲必為公孫向東所吹奏,上次就是這番同樣琴音破解我的笛聲的!”賽仲俞道。

“來人啊,擊鼓鳴金!”楊春俊下令。

“咚嗆咚嗆咚嗆...”囁雲洞下聲勢浩大,披天蓋地,掩蓋了所有的聲音...“主帥請看!”司馬長大呼,公孫向東踱步而出,站在洞口,半山腰的山風流水般灌入其衣裙,其居高臨下,頓顯王者風範!

“呃...”楊春俊一驚:“此人儀表不凡,跟我所想象的判若兩人!你確定是他擄走了師伯...”楊春俊問道。

“嗯?哦哦!是他!”賽仲俞看著公孫,神才恢複。

公孫向東從身後搬出六尺竹琴,坐若觀音,對山下所有人莫不在意...“兄台,我乃音族元帥楊春俊,方才聞你琴聲不凡,敢否比試一番...”楊春俊道。

“要比就請吧,比完你們速速離去,莫要打擾我師傅的清修。”公孫向東道。

“什...什麽你師傅,那是我陶欽竹師伯!”賽仲俞羞澀地喊道。

楊春俊在賽仲俞耳邊悄語:“你別急嘛!我自有辦法讓他束手就擒...”賽仲俞自是不信,雖然口中說道:“表哥加油!”

“哼。”楊春俊詭笑一聲,急坐陣中,八位樂師以八卦之勢分坐周圍,不言不語...楊春俊立刻奏起一首《北國風》。那琴音脆亮高亢,疾馳古樸,大有磅礴之勢!宛若大軍逼近!勢不可擋!士兵聞聲一鼓作氣!軍心大振!

公孫向東聽罷,纖手清波,十指淡彈---《江南雨》。此音和煦靜雅,清閑致遠,境界明顯高出一層!如果說楊春俊的曲子是一個熱血奔騰的北國大漢,那公孫向東的曲子則是一位白發蒼髯的南海道人...士兵們不敢高聲,隻細細地聽,都為公孫的曲子所動容,望著楊春俊,猜想其用什麽曲來應敵...楊春俊繼續撥弦,定一定神,奏出一首《雙龍戲珠》。此曲幽深奇特,中庸和順,可以說是古曲的典範,奏得王者無敵!無懈可擊!

公孫向東接著撥上弦,一首《蕭瑟三江》,古樸淡然,飄逸優雅,看似波瀾不驚,實則若神仙出洞!這次雙龍遇到逍遙的神仙,還是略遜一籌...楊春俊聽得入迷,幾乎忘了下來該彈奏何曲...俄然!他感覺到這斯有幾分道氣,就以牙還牙,奏出一首《軟風》。《軟風》是極具代表的道家之曲,曲風*輕快,鬆弛虛脫,恰似天邊的流雲一樣高深...公孫向東聽得微笑,同樣奏起了《印台》。山間徐徐生風,吹得人人一陣迷離...公孫向東的《印台曲》,恬靜野逸,持重宏空,令人頓感時空之飄移,人生之渺茫,如同觀音閉目,如來抿唇,不言不語,卻又大音稀聲,大象無形!

“這...這真是...神乎其技...”楊春俊情不自禁竟然受公孫向東所吸,竟隨之合奏起《印台》來!也彈出了潔淨清澈,徐徐淡泊的人生質感...“怎麽回事?!”眾人不解:“鬥琴不是一人一曲麽?怎奈楊元帥隨之齊鳴?”

“不對!元帥中計了!”八卦陣中有人喊道,遂八人鳴笛,將楊春俊由“情不自禁”中拉了出來...“啊!”楊春俊回過神來,恍如隔世...他不敢再彈,公孫向東的曲子第一曲讓他感到道人的飄逸,第二曲讓他體會到神仙之逍遙,第三曲讓他仿佛目擊了觀音轉世,如來降臨!若是接下來再彈,他不曉得還會看到什麽更宏闊的東西...八卦響笛,樂師們意念堅決,楊春俊按捺住心頭的敬畏,明知自己是班門弄斧卻勉強吹起來---一首笛曲,名為《問天》,楊春俊帶著莫名的探測之意小心翼翼地吹著,吹得很鬆軟但厚重,圓潤且明亮,這完全歸功於他有深厚的底子。一般人聽了公孫向東的《印台曲》不是一頭撞死!便是心神不寧...因為那一曲包含了渾厚的佛家思想,讓人不再眷戀凡塵,一心想開脫!最後就隻好自盡了...楊春俊是為了完成這般比鬥,才勉強吹笛的...賽仲俞體會不到那麽多,但她完全看得出來楊春俊的自慚形穢和公孫向東的高高在上,她其實打公孫向東彈奏第一曲便知道,楊春俊明顯技輸一籌,因為不管是奏琴還是吹笛,最講究的就是兩個字---境界!

公孫向東停止《印台曲》,因為他真的怕再彈下去會有人自殺,雖然人死與他無關,但血腥畢竟會幹擾這裏的清修,還是適可而止為妙...抽出竹笛,公孫向東吹起那首《隨緣》,當日的碧竹林的愜意正午,還曆曆在目。

所謂:公孫作詩,不過百字;道人逍遙,不過百時。五湖流水靜,八荒遊雁滯,醉在碧竹林,眸子化作萬古癡!

公孫向東和碧竹道人的這首《隨緣》,世間沒有任何奏鳴能比得上了,可是當時情,已消散;當時景,已空然;最是當時地,已在一片廢墟間!!!

一場大火,茅草屋已經消失在世間。再也找不到那時的風采,都是因為世人的執著的探索,反而將一切全部都毀滅,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了山洞,不為名利,隻求苟安,最後還是被無知的人們咄咄相逼!想到這裏,公孫向東潸然淚下,淚珠順著臉頰,滑入了他竹笛之孔,使曲中一聲有顫...賽仲俞望著公孫若有所思又黯然神傷的樣子,心裏也一陣淒涼和心酸,眼神裏泛滿了憐惜之情...八卦中的樂師再也無心吹笛相逼,笛聲弦般忽斷!八位樂師皆聽得一陣心軟,竟全跪倒在地上,抱頭失聲痛哭...楊春俊眼中也一陣悲戚,熱淚盈眶,吟道:“歎我昨日兮,不堪回首;泣我今日兮,如此執意。聽得此曲,神仙自悲戚,英雄亦迷離!公孫之大懷,天下幾人能及?!”

楊春俊捏緊拳頭又道:“我們如此執著,真是愚不可及!公孫高士請放心,我等以後定會謹遵明喻!再無騷擾!若再犯誓,天打雷劈!都聽清楚了沒有?!”楊春俊厲聲喝道。

“是!”手下將士皆應。

“收兵!”楊春俊帶領將士下山,公孫向東目空一切,望著遠處流雲,緘默呆然,清風又吹動了他的衣裙...自是那賽仲俞,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隨其表哥走下山去...回到府內,楊春俊垂頭喪氣。

“怎麽樣,表哥?”賽仲俞迎上問道。

楊春俊哼一聲,二話沒說,一甩衣襟進了廂房,上官清和司馬長麵麵相覷,自然也料到不是什麽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