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章節_第十章 竹墜白虎 第一節 欲善其器
第十章竹墜白虎第一節欲善其器
飛鴿傳書---“表妹,一別數日,一切安好?我王族欲在近日舉行整兵大典,招賢納良,我著實高興,三日之後我會快馬回城來接你和公孫向東。”
賽仲俞一聲歎息,看著公孫向東端坐城門下,琴聲悠悠,心裏很不是滋味---“自師伯去世後,你還是會時常黯然神傷,即使你周圍絢麗多姿,你的世界還是黑白兩個字...為什麽?為什麽你總安然在這樣的單調,公孫向東,你知不知道我對你...”賽仲俞的嘴唇咬得很緊,聽著公孫向東彈奏的琴曲,眼神顯得楚楚動人。
朱機站立左右,聽著公孫向東淒婉的琴聲,遙望天邊,雲卷雲舒,流年如霧...案上放著公孫向東揮筆寫好的詩句,朱機一邊欣賞著琴音,一邊心裏一字一句地默誦起這首名為《入世》的律詩---一出深山裏,策馬不離塵,斟酒醉亭階,撫琴倚城門。香茗飲無味,筆墨書寡魂,獨自廂房中,斜陽憶誰人?風拂宣紙暗,柳墜枯眼疼,夜深不點燈,怕惹寂寞痕。紙扇搖催老,笛吹情愈深,止望青雲起,逍遙酒一樽。
琴聲漸漸止,公孫向東昂首深深吸納一口清氣,便轉身喚道---“朱機。”
“是,大人。”
“坐下來。”公孫向東拿出一小杯斟一杯酒。
朱機上座,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公孫向東淡然一笑---“這般飲酒,可曾嚐出其中滋味?”公孫向東問道。
“嗬嗬...是啊,清水一般。”朱機擦拭嘴角。
“嗯,的確是水。”公孫向東道。
“呃...那大人還喝得津津有味?”朱機不解。
“嗬,飲酒有如觀雲,觀雲有如人生。達物外之物,觀雲外之雲,便能飲酒若水,飲水若酒,自得其所...”公孫向東微閉雙眼。
“大人的意思是...轉移感覺?!”
“嗬嗬!”公孫向東終於朗朗一笑。
“那請問大人方才撫琴一首是什麽感覺,可曾從琴音中感覺出天下大勢?!”朱機追問道。
“天下大勢,正如我方才撥弦時拂過手背的一陣清風,的確令人默有所悟...”公孫向東掐指一算。
“何種感覺?”朱機繼續追問。
公孫向東眉宇間恍惚有一方愁雲,在其又飲一杯“酒”後沉沉吐出了一個字---“亂...”
“何種亂法?方今不是王族雄視天下的麽?”朱機問道。
“嗬...看上去是這樣,但往往風平浪靜之處才是暗藏殺機之時,也可能...是我太過於敏銳...”
“我料大人一定是神思恍惚了,難道你還沒有走出碧竹道人逝去的陰霾?”朱機問道。
“不,我越是想了解天下大勢,越說明我對當今世間已經動心。你看那西邊遊雲呈白虎之勢,正是天意要我琴劍江湖...”公孫向東眸光閃耀:“我想不是我杞人憂天,而是往往大局不定,連風聲也不再均勻。且聽這風吟,不是像猛虎一樣震吼八荒,而是像群狼般陰陰隱嚎...”
“王族天下...要出事了...?”朱機難以置信。
此刻城內賽仲俞騎馬正欲出城---“公孫向東,三日後王族整兵大典,我現去朝廷和表哥會合,他三日後會來接你。”
“啊!”朱機覺醒,看著望著方才一語道破天下勢的公孫向東。
“有勞賽城主,一路順風。”公孫向東道。
“嗯,城裏就交給你和朱機了...”
“城主放心,朱機一定全心全意協助公孫大人!”
“駕---”賽仲俞絕塵而去,公孫向東拿起案上紙扇揮扇道:“速速張貼榜文,命玄音城內所有琴師和鐵匠在半個時辰內到點將台集合!”
“是!”朱機立刻帶兵城內征召。
半個時辰後,人群陸續而來,公孫向東點將台上背對眾人安然撫琴,在一曲結束後,公孫向東轉身,所有琴師麵容安然,心曠神怡,而鐵匠一邊卻躁動不安...“不知道公孫大人召我們來有什麽事啊...”人群議論紛紛。
公孫向東起身站在點將台前道:“如今天下大勢所趨,王族整兵大典近在指日,我音族世代為朝廷效力,定要在這次嶄露頭角...”公孫向東敲打著手中的紙扇,眾人一眼便看出好像有什麽難言之隱。
“公孫大人有話不妨直說。”樂師們齊聲道。
“嗯。小生想改良這把六尺竹琴,希望各位師傅可以幫忙...”
人群中有一年輕人,長得是清秀俊美,但穿著卻樸素平常,他隻一句“琴長而音短,豈不為失乎”而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我聽你的六尺竹琴奏出如此小家子氣的音調,實令我失望!”年輕人道。
“呃...你是什麽人!憑什麽說我們公孫大人?”眾人轉身一陣怒叱。
“在下平郎,乃京城琴師,這些年來四處遊走,為尋求知音,聽得公孫大人一曲,不禁令人歎息...”
“哦?既然是同道中人,那可否賜教,在下的琴聲‘失乎’何處?”公孫向東也彬彬有禮地問道。
“器!”平郎也吐出一字:“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的琴,格調太過於低沉,要想發揮你的幽轉琴音,此琴必需要改良!”
“這正是我今日召集大家的原因。”公孫向東道。
“你知不知道古琴象征的意義?為什麽你總是抱著你的六尺竹琴愛不釋手,到現在還是六尺竹琴,其實你早就應當重新打造古琴了!”平郎義正嚴詞。
公孫向東紙扇一揮,在點將台上說道:“琴之所以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因為它代表著華夏悠久的曆史和崇高的地位。‘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傳統古琴本身就代表著傳奇之色彩,它長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琴麵是弧形,代表著天,琴底為平,象征著地,故而是‘天圓地方’。古琴有十三個徽,代表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及閏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很好,那麽公孫閣下為何不願意改六尺為三尺六寸五分呢?你這樣顛覆傳統,有悖於祖宗禮法呢!”平郎道。
公孫向東一聽,輾轉點將台,他撫摸著六尺竹琴上細膩的琴弦,若有所思,思緒回到了十五年前---那年,公孫向東八歲,已經是身強體壯的了,他時常用輕功在竹林裏飛來飛去,惹得一陣竹葉飄搖,竹竿晃蕩...碧竹道人琴聲陣陣,自得其樂,舒然睜開雙眼,見年少的公孫血氣方剛,便一揮琴弦,琴聲如長刀般割斷了公孫向東攀上的竹竿,年少的公孫向東一躍而下!
“師傅,我已經長大了,我也要把竹琴...”公孫向東一臉稚氣。
“嗬嗬!那為師的竹琴送給東兒如何?”
“不行不行,師傅曾說過,琴笛乃音人摯友,師傅的摯友豈能拱手讓我?”
“那東兒的意思是---”
“師傅可不可以幫東兒也造一把,東兒要它成為我最好的朋友,和我一起玩...”
“嗬嗬!那東兒要何種的竹琴呢?”
“東兒要它和我一樣高,和我一樣壯,還要和我一樣穿上幹淨的衣裳。”
“好好,為師答應你!”碧竹道人眯著雙眼一臉安詳,他走到年少的公孫向東麵前,不覺發現公孫向東的成長竟如此之快---“嗬---東兒已經這麽高啦!哈哈哈哈...”
於是,六尺竹琴便應運而生了...點將台上的公孫向東觀這翠氣繞人的六尺竹琴,倍感親切,忽然說道---“實在不好意思平兄台。這把竹琴不能換。”
“嗬嗬...”平郎觀公孫向東心事重重,也抱拳道:“既然這樣,在下也不便打擾,但願公孫閣下一鳴驚人...”
平郎走出人群,微微一笑,就出了城去。
公孫向東依舊對竹琴戀戀不舍,朱機看出公孫心事,上前道:“其實大人也不需多改,隻需將琴弦煥然一新,給琴麵刻上些龍紋圖騰,我們城裏的木匠是遠近聞名的,隻要琴聲動人,何需外表?”
公孫向東一聽,立刻眉宇舒展:“是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把琴,是我唯一能師傅的介質了,我要將它發揚光大!”
“嗬嗬,是啊!”朱機也一片悅然。
“為了讓王族重視我們音族,我將決定為宣皇彈奏一曲。這一曲,需要上好材料的古琴才能配合。各位鐵匠師傅,希望你們不吝打造些軟鐵細絲,為曲所用...”
“大人放心!”鐵匠們慷慨抱拳。
“各位琴師,我想托各位將手下的古琴借於小生一看,小生思忖著這琴上究竟應該紋上何種圖案才顯得神恩如海,神威如獄...”
琴師們眾口一心:“這何需想呢,理所當然的嘛!”
“是何物?”公孫向東立即問道。
“龍---”眾人答道。
“龍...”公孫向東沉思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