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27章 變化

字體:16+-

公元1590年4月23日。

五寨堡大東街。

比起去年,五寨堡街容街貌這幾個月中變化了不少,首先是堡內街上的人多了,特別是大東街這一帶。

由於黃來福招募屯丁,五寨堡的人口又不足,這樣一些外地的民戶和流民前來,讓五寨堡的人口增加不少。

反應在街上,就是街上人流多了許多。

其次是堡內各人的麵貌也變了不少,以前那遍布街上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人也少了,各人臉上都帶上了紅潤,許多人還穿上了新衣。

比起以前堡中軍戶臉上的麻木絕望,現在各人臉上都是充滿了對生活希望向往的笑容,笑容似乎帶來了活力,讓整個五寨堡的精神麵貌大大不同。

現在街旁的房屋不全是到處開滿口子的茅屋,那些口子基本上都用新泥堵上,房頂上的草也換了新草,甚至有一些地方還出現了新的磚瓦房。

比如劉總旗以前那快要倒的茅草屋就換成了一座正在新建的瓦房。

這讓五寨堡看起來不再象是一個乞丐窩,多少有些新興城鎮的味道。

最後五寨堡內的變化,就是外地來的商人和進堡來賣東西的鄉人增加了不少,讓堡內的商業味道濃了不少。

五寨堡加外地管轄的各軍堡,本來有人口約六千人左右,五寨堡內本部就約有人口四千。

這六千人中,其中三千多人是18到50歲的壯勞力,一千多人是可以做事的老人,婦女。

還有一些十歲到十五歲可以做事的小孩。

不過這些人,現在基本上都在五寨堡各地農場畜場做事。

除了原來五寨堡幾千人口外,還有約二千多外地的流民和民戶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做事。

如果將五寨堡比作一個大農場,大工廠的話,裏麵就是些穩定的工人,他們每月有固定的工資(月糧),每日還有夥食,相當於後世大工廠的包吃包住。

這近萬人,形成一個很大的市場,還是比較有消費力的市場。

特別是現在五寨堡還處於生產階段,糧食,布匹,青菜,肉食等,都要向外購買,因此,這幾個月中,就吸引了許多商人前來。

特別是那些手眼靈通,感覺敏銳的晉商,一感覺到五寨堡的商機,各人便不斷地向五寨堡內湧來,在五寨堡各處建房設店,流寓定居。

特別是五寨堡的黃金街,大東街上,4月份的這些天中,更是每幾天就有一家晉商的新店開門營業。

比起去年五寨堡內各商客零落,就算有,也隻是一些小芝麻綠豆的商客,真是恍如夢境。

商人的紛紛到來使現在的五寨堡已經有了一些舟楫車馬的味道。

糧食、棉花、食鹽、布匹、煤炭、竹木、茶葉、桐油、生漆、藥材、曲酒等各種物資匯集在此貿易,讓五寨堡越來越熱鬧。

除了店鋪外,街上還有許多衣著儉樸,滿臉皺紋,神情憨厚的鄉民買賣人,擔著自己的一些土特產,滿懷希望地在街上吆喝買賣著。

他們多賣一些青菜、大蒜、蔥、韭菜、茴子白、絲瓜、苦瓜等。

或是抓來了自己的魚、鴨、鵝、雞、豬等,希望能賣一些錢,換一些食鹽、布匹等生活用品回去。

商人的紛紛到來雖然使五寨堡內的糧食、棉花、食鹽等生活物質不用愁,但這些青菜,肉食等生活食用的東西,他們卻不方便押運,這就給五寨堡附近的民堡們提供了一條新的生活希望之路。

本來這幾個月中,看著今年的年景又不好,田中的糧食看來到年底又要收成不佳,這日子真是過不了。

附近民堡中的民戶們是個個愁容滿麵,一些家中有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做事的人還可混個衣食飽足,另一些人怎麽辦。

他們都後悔以前為什麽不去五寨堡各個農場內招募屯丁。

白白便宜了那些外鄉的流民們,不管怎麽說,他們也是五寨堡人啊。

不知什麽時候開始,這些民堡的人已經將自己視為五寨堡人了。

以前的他們,可是很鄙視五寨堡內那些窮軍戶的。

可惜現在五寨堡各個農場的屯丁招募工作已經停了下來,人們多方打聽,得知五寨堡的黃來福大少爺再次招募屯丁,要到年底或是明年初了。

其實黃來福是很想再招募屯丁的,他胸中可是有大計劃的。

可惜,他的錢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銀子,他得放著以備不時之需,這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要有錢,也要等到秋收後看怎麽樣了。

不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於糧食,食鹽、布匹等,民堡鄉農們沒辦法提供,他們很快發現了五寨堡內另一個龐大的需求,那就是這些時間五寨堡內的青菜和肉食價格不斷上漲。

因此,附近的一些民堡的民戶們都開始大力種植起蔬菜,養殖起家畜來。

每月逢五寨堡三、六、九的集日時,他們便擔著自己的農產品,每天走個十幾裏路,甚至幾十裏路,到五寨堡內來賣東西,或此以謀生,或是賣一些錢換一些鹽布等生活物質。

※※※“三子,等把些菜都賣了,就給娘和你媳婦兒都扯幾尺花布,做身新衣裳。”

大東街的一個晉商米鋪旁,三子爹臉上滿是滿足的神情,撩起衣袖擦了擦汗,對旁邊不停東張西望的兒子張大三笑道。

三子爹有笑的理由,他今天擔來的一些青菜,蘿卜,還有一些雞、鴨、蛋等,早上來時沒過多久,就賣得差不多了。

想必最多再過一個時辰,他今天和兒子擔來的東西,就可以全部賣完了。

懷裏沉甸甸的碎銀和銅板,讓他的心也是喜滋滋的。

想起自己的婆姨跟了自己幾十年,還沒有換過幾身新衣裳,媳婦兒三年前進門後,也沒過過什麽好日子,三子爹決定,今日無論如何,也要給婆媳二人做身新衣裳,讓二人高興高興。

他的兒子張大三卻是對老爹的話恍若未覺,隻是貪婪地看著街上的景象。

比起自己所住的杏嶺子小山村,五寨堡真是大地方啊,特別是這大東街,怎麽都讓人看不夠。

街上各種店鋪林立,不斷還有新開業的店鋪放鞭炮的聲音傳來,夾著夥計們的賣力的吆喝聲,街頭到處都是熱氣騰騰的雜燴麵攤,羊肉骨頭攤。

豬肉、豆腐、粉條、茴子白燴在一起,滿滿的一大碗的雜燴麵,一大碗才三文錢,一碗吃下去,決對吃飽。

還有那羊肉骨頭湯,羊肉帶骨一起剁成塊加萌蘿卜燉在一起,熱騰騰的,香氣到處彌漫,讓人聞了饞涎欲滴,一大碗也不過四文錢,張大三下定決心,今天雜燴麵和羊肉骨頭湯一定都要吃一碗。

還有大東街街頭那邊的大樂樓,今天是集日,不知道是哪個商客請了戲班在唱戲,那戲真好看啊,看得張大三都舍不得移開腳步。

他心裏感歎,這才是自己夢想中的生活,象以前那樣,每天在地裏刨食,有什麽出息?象老爹一樣,刨了幾十年,還是衣食不周,這樣的日子,什麽時候才是頭?張大三打定主意,有機會一定要留在五寨堡內,聽說黃來福大少爺明年還要招募屯丁,自己到時無論如何,可不能錯過了。

三子爹看了自家兒子一眼,眼中有一些無奈,他這個兒子,從小就不安份,腦中老是稀奇古怪地想著什麽,和自已想的完全不一樣,三子爹都不知該如何和兒子“溝通”是好。

其實他二人這種情形在後世也是普遍存在,不是有一個詞叫“代溝”嗎?“這位老倌,你這菜怎麽賣?”一個五寨堡的軍戶婦女昂首闊步地走過來問道。

三子爹忙滿臉堆笑,恭敬地道:“好讓這位大嬸知道,韭菜每斤一文錢,青菜一斤三文錢,大蒜每三個一文錢,茴子白每斤二文錢。”

“太貴了,便宜點就每樣買五斤。”

軍戶婦女熟練地討價還價。

三子爹滿是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道:“看您真會還價,也好,俺這菜也賣得差不多了,早日賣完,早日收攤,就便宜些賣給您。”

二人在稱菜賣菜,張大三則是有些不耐煩地在一旁看著,又用一些比較嫉妒的眼神看著婦女那紅光滿麵的神情,身上顯是新剪不久的新衣裳。

心中哼了一聲,心想:“不就是一個軍戶嗎?現在過上好日子了,以前哪有這麽得意。”

黃來福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屯丁中,實行嚴格的等級製度,軍戶和民戶的屯丁待遇是不同的,在外招募屯丁時,也是優先五寨堡各軍堡的軍戶們,這樣不免讓五寨堡的軍戶們產生了一種優越感。

也讓一些外地民堡的民戶屯丁們有種放棄民戶戶籍,加入五寨堡軍戶戶籍的想法。

這種想法的產生可說是五寨堡曆史中的第一次,以前民堡的民戶們,聽得最多的就是什麽時候堡內的軍戶們又逃跑了多少,什麽時候聽說過現在這種“黑白顛倒”的事情發生了?不過事實擺在眼前,雖是矛盾不願,也讓許多人的思想慢慢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