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
萬曆二十年七月八日,公元1592年8月15日。
農曆的七月八日,己經是秋天了,天氣也慢慢轉涼。
放在五寨堡,想必此時己經全民總動員,開始了春小麥的收割。
不過放在寧夏城附近,卻還是一片衰敗的情象。
斷垣殘壁,家園殘破,人民流離失所。
好在不久前,萬曆帝下旨免了陝西和寧夏兩地的全部稅糧,讓兩地百姓的日子不至於雪上加霜。
此時三邊總督魏學曾,甘肅巡撫葉夢熊,寧夏巡撫朱正色,正在寧夏城下巡視,他們身旁,跟著一大票的各軍鎮的總兵武將。
不過提督李如鬆陪著監軍梅國楨,卻是沒有跟來。
看著城下的情形,朱正色歎了口氣:“兵凶戰危,古有明訓,果然受苦的還是百姓。
按在往日,寧夏向有塞上江南之美譽,灌溉方便,土地肥沃,此時必是麥粒滿倉,哪如眼前這般的滿目瘡痍。”
魏學曾也歎道:“隻是戰火不止,百姓終不得回歸家園。”
葉夢熊皺著眉頭:“就不知寧夏賊哪日能平,看眼前的情形,賊勢仍是眾大,要攻破城池,難啊。”
眾人都是沉默不語,後麵的各位武將也都是大眼瞪小眼,讓他們上陣殺敵沒問題,但讓他們獻計,各人就沒有辦法了。
黃來福心中一動,他走上前去,抱拳施禮道:“總督大人,兩位巡撫,末將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幾個文官都是哦了一聲,連眾武將都是看向黃來福。
魏學曾對黃來福印象很好,他微笑道:“黃將軍有什麽妙計隻管說出來,老夫倒是很有興趣聽聽。”
黃來福回禮道:“是。”
他道:“末將曾看過寧夏城四邊的情形,該城正居釜底,城西北低下,觀音湖。
新渠,紅花渠,金波湖,三塔湖環抱城池。
大人試想,若是遣軍士環城築堤,到時引水灌城。
寧夏城破指日可待。”
眾人都是吸了口氣。
黃來福這計好厲害。
連身後地眾武將們都是議論紛紛。
魏學曾撫須沉吟不語。
朱正色低頭沉思。
葉夢熊出聲道:“此計倒也可行。
隻是引水攻城。
隻慮城中百姓會否死傷眾多。
有違聖上仁義心懷。”
黃來福心想。
這水攻之計。
曆史上就是葉夢熊你想出來地。
果然是你第一個讚成。
想到這裏。
黃來福笑道:“葉大人宅心仁厚。
末將佩服。
大人所慮末將也有想過。
我軍三麵築堤後。
到時放水慢慢灌城即可。
水淹城牆。
使牆根倒塌。
雖水會浸入街道。
卻不會危及城中百姓地安全。”
魏學曾放下心來。
道:“如此。
倒也可行。”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黃來福一眼。
心道:“這個黃來福沒想到打仗厲害。
謀略也如此出眾。”
朱正色也道:“魏公。
此計可行。”
甘肅巡撫葉夢熊看著黃來福笑道:“黃將軍還真是文武雙全,此計我等都想不出,沒想到倒讓黃將軍想出了。”
黃來福看著周圍的武將們都是用嫉妒的眼神看著自己,連忙謙虛道:“不敢,末將也是偶爾所得。”
葉夢熊道:“黃將軍不必過謙了,如寧夏賊平,黃將軍當記一大功。”
他忽然想起一事道:“對了,老夫久研火器。
卻沒見過如黃將軍標下如此犀利的火銃,不知黃將軍那些火銃都是從何而來?”旁邊的各個軍鎮的武將們也是豎起耳朵,五寨堡軍隊彪悍地火銃,他們也見過了,自然也是非常關心。
黃來福道:“無他,隻是讓軍匠們精心打製而以。
試射不過關,器械有問題,嚴加查辦,如此。
自然器械精良。”
葉夢熊笑道:“原來如此。”
半響他又歎了口氣:“精心打製。
談何容易。”
經過討論,連李如鬆和梅國楨在內。
大家都認同了水攻的方案。
三邊總督魏學曾將方案上報朝廷,朝議也認為決黃河水灌城可行。
眼下國庫己經是支撐不住,大家都希望能速戰速決。
很快,在第二天,魏學曾和梅國楨等人就分派將士,繞城築堤,準備水攻。
不過在眾人忙碌的同時,監軍梅國楨卻在寫彈劾奏折了,他認為寧夏城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攻下來,是因為各將攻城不力,相互忌功,還有三邊總督魏學曾無能。
他上疏劾諸將觀望,並將寧夏軍中所見一一上奏:“諸將心不一,但知忌功,不肯立功……諸將口雖唯唯,無有從者,由臣望淺權輕,不足懾服,坐辱君命,雖死無補。
……諸將用兵不及遊戲,因知從前捷報,盡屬欺罔。”
他奏折中還反應了平亂軍中缺少旌旗金鼓,各軍中缺少糧草,軍馬病餓死過半,特別重要的的是軍中缺箭。
他還抱怨各將不聽自己的,讓自己不能全力任事:“臣之官為虛設,不若早賜罷斥,得離行間……”看了梅國楨地彈劾奏折後,萬曆帝自然是大怒。
此時原西北經略鄭洛也彈劾魏學曾幾點:擅啟邊隙,招撫玩寇,掩敗不報,舉止乖方。
朝臣方從哲也鼓動言官彈劾魏學曾招撫劉東陽,許朝,停軍固原十日不進,坐失戰機。
李渡河遲緩,鬆山,河套被韃虜所占,我軍被動。
到了這時,萬曆帝更是怒火不可抑止,當下下令免去魏學曾的督撫職,改由葉夢熊代領。
不久後,又令錦衣衛將魏學曾逮捕入京。
萬曆二十年七月十七日,公元1592年8月24日。
經過城下近十萬官兵的努力,到了這天,環城大堤築成,總長1700丈。
剛好這天上午,朝廷聖旨到,罷秩魏學曾,命葉夢熊代之,也授予尚方寶劍。
由於事先朝廷已接到梅國楨的奏疏,彈劾諸將觀望。
萬曆帝念師久無功。
都是因為主帥紀律不嚴。
調度失策,以至各將士皆不用命,奸誤國事。
所以他下令將各路兵統於一,由總督統一調度,監軍專司監紀,無侵事權。
當時寧夏城下十二萬大明軍隊。
分為了幾部,魏學曾統的西北四鎮為一部、甘肅巡撫葉夢熊為一部、李如鬆領的宣府、大同等鎮軍為一部。
督撫、監軍各自為部,各有調兵權。
此時城下的大明軍隊,才真正的指揮統一。
當天下午,新督撫葉夢熊召集魏學曾、朱正色、梅國楨,還有各鎮軍將們會議。
葉夢熊與魏學曾大不相同,敢於殺伐決斷,連一向跋扈慣的李如鬆也懼怕他三分,不敢不前來聽命。
葉夢熊隨後整肅軍紀。
頒布各種軍令,城下地十餘萬大明軍士,無不是肅然聽命。
萬曆二十年七月二十一日。
公元1592年8月28日。
葉夢熊下令決水灌城,立時茫茫大水向寧夏城撲去。
城上叛軍惶恐一片,看著城外水位不斷高漲,城牆根上也不斷現出裂縫,堵都堵不住,城內的拜,李東陽等人都是手足無措。
拜急忙派養子克裏益突圍去向河套地蒙古順義王力克求援。
李如鬆得知後,命親將李寧追趕,斬克力益等二十九人首級。
拜求援未成。
拜不死心,隨後又派出部下攜帶黃金、繡蟒等財物,去向河套部地卜失兔求援,請他急往靈州,占據下馬關,阻隔官兵餉道。
這一次,拜聯係到了卜失兔。
經過激烈的爭論後,卜失兔決定出兵,他與河套部的莊禿賴聯合。
集兵三萬,分兩路增援拜。
一路兩萬人,由土昧、弭糾雷率領,進攻定邊、小鹽池。
一路由打正率領,率一萬蒙古騎兵,從寧夏後衛花馬池西邊的沙湃口攻入,進攻官軍的側後。
新督撫葉夢熊得知幾萬蒙古兵來援拜地消息後,兵發兩路反擊。
首先他命令山西副總兵官黃來福,領著自己標下的二千三百人馬。
還有寧夏副總兵官麻貴。
領著自己標下的四千多人馬。
二人合兵近七千,阻擊打正。
二人還隨帶一些葉夢熊撥給的炮車相助。
此外葉夢熊判斷河套部幾萬人來援。
定然是後方空虛,他派遣董一元率兵五千,乘虛出塞,定要搗其巢穴。
而且葉夢熊又派遣甘肅遊擊龔子敬,提苗兵八百人堵在沙湃口,到時斷打正部地後路,並與出塞而回的董一元會合。
葉夢熊命令傳下後,眾人都是緊急行動起來。
很快,黃來福和麻貴便集合自己標下的兵馬,南渡黃河,往靈州城方向而去。
說實在,此次出戰,是黃來福主動要求的,如果可以的話,他寧可與蒙古人野戰,也不願意再進行那殘酷地攻城戰了,自己的精兵,不是無意義地消耗在那的。
看到黃來福這麽積極,主動去和蒙古人作戰,城下各將都是驚訝,好好地在城下不好,去和蒙古人作戰?那可是凶多吉少,連李如鬆都很驚訝。
當然,看到黃來福這麽勇猛,葉夢熊當然是很高興,他大大地表揚了黃來福一番。
而聽說自家大人要領兵出寧夏城到外地作戰,五寨堡軍隊地各個將士們,從軍官到士兵,個個都是歡喜得嚎叫。
這些天,在寧夏城下,眾人都是鬱悶無比,這種攻城戰,真是沒一點意義,一點本領也施展不開,又拿不到軍功,各人隻想著什麽時候可以痛快地到野外撕殺。
此時機會來了,眾人個個都是摩拳擦掌,討論著將來自己可以斬敵多少,拿到多少首級。
這種好戰的樣子,看到城下別的軍隊眼中,又是一番感受。
這些天的攻城戰中,五寨堡軍隊損失150人左右,為了補充兵源,黃來福從五寨堡輜兵中,挑選了150人補充進來。
這些輜兵,雖說精銳度比城下許多大明軍士要強,但卻沒有資格進入五寨堡軍隊戰兵營中,此時他們被選進來,個個都是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