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250章 寄於厚望

字體:16+-

然大明也設過總督宣大、山西諸鎮軍務兼理糧餉的些職位曆來都是文人官員擔任,很多還是加有大學士銜的六部大員,如果黃來福的任命成真,那他將成為明末第一個以武人身居如此顯赫高位者。

如果說僅僅讓黃來福總督兩鎮軍務,而不兼理糧餉的話,或許文官們的內心還會好受些,但萬曆皇帝讓黃來福總督兩鎮軍務的同時,還兼理兩鎮的糧餉,這就由不得他們強烈不滿了。

眼下的大明,文官地位之所以遠遠居於武官之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控製著地方各鎮衛所武將們的命脈——糧餉財政。如果如明初一樣,大明的武將們在糧餉上大體都能自足,文官們自然沒什麽能實質控製武將的地方。

不可否認的,文官們的嗅覺是靈敏的,在萬曆皇帝詔擬黃來福總督兩鎮的消息一放出來,他們就想到了那可怕的前景,如果此例一開,武將們都能主理各鎮軍務與糧餉的話,那他們的權勢將大大增強,到時各鎮文官們怎麽辦?

一想到那個暗淡的前景,眾人是不寒而栗。一時間,反對這個任命的人潮絡繹不絕,甚至很多人還喊出極為誅心的言論:“此例一開,唐季武**國,藩鎮割據就在眼前!”

在這種反對的浪潮下,內閣與兵部的官員們都表現出了自己的骨氣,不願意在萬曆皇帝發下來的聖旨上副署。這讓萬曆皇帝大怒,他是個極為堅持地人,而且有一個脾氣,如果看誰順眼地話,便會自始至終地維護他。

當年李如鬆人稱武將中囂張跋扈第一人,幾十年中,百官彈劾他的奏疏超過一千份,不過萬曆皇帝始終袒護他。不論李如鬆在活著還是死去,他都享盡了哀榮,眼下萬曆皇帝對李如鬆這種維護又轉到了黃來福身上了,他非常相信黃來福對自己的忠誠是不會改變的。

萬曆皇帝放出話來,如果各部還是不肯副署自己任命旨意的話,他將利用中旨的形式直接下令,而且那六百萬兩日本人賠款也將考慮遲些轉交給戶部百官。

在萬曆皇帝這種威脅下,各部官員屈服了。他們現在不想與皇帝鬧得這麽僵,他們互相安慰道:“事情還不是那麽糟,黃來福隻是個異端人物,不代表整個大明武將都是這種人物!他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對於他,以後有的是方法應對。”

六月十日,內閣與兵部官員副署了萬曆皇帝的聖旨,任命黃來福為總督山西大同兩鎮軍務糧餉,並兼領山西鎮總兵之職,還兼顧塞外屯田等事等。

這天中。兵部還發給黃來福到任勘合。還有一些禦製到任須知等。

在眼下地大明。凡除授官員。都要給於到任勘合。天下各軍鎮。各布政司等。都編一字為號。山西是午字號。

此外還有官員們地到任須知。這是明太祖時就親自敕諭地。好讓上任地百官明白一些為官之道及到任所知地。

黃來福匆匆翻了一下。光授職文冊上地須知目錄。就有數十條之多。到了地方上需要盤點掌控地政務。更達百條之多。顯見做官這個東西。說簡單也簡單。說起複雜來。也是非常複雜地。

木已成舟。黃來福身為兩鎮總督己成事實。百官們退而求其次。就等著看黃來福地好戲了。以一武人總督兩鎮軍務。還要兼理兩鎮地糧餉。這可不是個簡單地事。

山西。大同這兩鎮中。都設有巡撫。還有各鎮內各道地兵備們。緊緊地控製著地方上地軍隊。糧餉。倉堡。屯田等物。以往以黃來福之能。山西鎮總兵之貴。也隻能影響五寨堡。寧武關。神池堡等區區數堡之地。眼下兩鎮數百個城池堡壘。無數地文官們刁難。他忙得過來了嗎?

對於黃來福,萬曆皇帝是寄於厚望地,放在以往時,黃來福鎮守過的軍堡地帶,慢慢都能自給自足,不但不再需要國家撥款不說,有時還可以向上麵交納大批地稅銀,萬曆皇帝希望黃來福鎮守大同鎮與山西鎮後,也同樣能如此。

雖說眼下黃來福帶回來了首批千萬兩的倭人賠款,然而大明庫貯匱乏地情形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這筆錢並用不了多長時間。眼下大明九邊軍隊共有八十餘萬人,他們一年地額餉就超過四百萬兩白銀,還有大批的民運糧、民運草等,這是國家的一個沉重的負擔,有生生將大明拖垮的趨勢。

加上現在很多邊地文官武將以空名冒支軍餉,而對部下軍民多加克減,致使邊民多次發生嘩變,萬曆皇帝很擔憂將來的局勢,他希望邊鎮之事,改變能從黃來福開始。

不過萬曆皇帝也明白黃來福將來麵對局勢的困難,他賞賜了黃來福尚方寶劍與禦賜金令箭,就是下麵的巡撫、兵備,還有總兵,副將之等人,如果不聽從他的調令,他也可以將他們先行免官收押,然後專折稟奏萬曆皇帝,這是個巨大的權力。

同時黃來福還請求萬曆皇帝

己在山西鎮造炮,還有將總督府設在五寨堡之地,|意了。

對於萬曆皇帝對自己的信任與重用,黃來福是心下感激的,自己辛辛苦苦了這麽多年,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同時他也是心情激奮,準備大幹一場,全力施展拳腳,好好地在兩鎮之地,描繪心目中的藍圖。

……

六月十五日,黃來福拜別萬曆帝與在京的父母黃思豪與楊氏,領著山西軍,浩浩蕩蕩地出了京師阜成門,往山西鎮而去。

連五寨營與來福營三千戰兵,還有後勤營一千的輜兵,此次朝戰時,黃來福出兵四千人。不過由於幾年朝戰時,有上百人地傷亡,此外還有親將阿智領了五百火銃兵留在對馬島,所以此次黃來福回去,自然不可能有四千人地滿員了。

不過戰爭中的傷亡是常事,吃了軍旅這晚飯,將士們都有傷亡的心理準備。而且黃來福的軍中對於軍功與撫恤條例完善,每次戰後,黃來福手下的將士都得到大批的好處,此次朝戰同樣如此,大批的將士立下軍功,得到升遷封賞,所以對於戰爭的渴望,山西鎮明顯地比餘者諸鎮強烈了許多。

萬曆皇帝親自在午門城樓上相送,大軍浩浩蕩蕩出京時,街道兩旁圍滿了京師的百姓,對於這隻強悍的軍隊,京師百姓們早己是耳熟能詳了,他們站在街地兩旁歡呼,歡送這隻英雄的軍隊,這讓山西軍上下將士更是昂首挺胸,人人目不斜視,一本正經的樣子。

對於百姓們的歡呼,黃來福倒是神情平靜,當日聽聞自己總督兩鎮軍務與糧餉時,他也是高興不己,不過事情過後,自己心境很快就平和下來,人都是如此,最高興時就是達到巔峰地那一刻,過了那一刻,也覺得事情不過爾爾。

現在的黃來福,早己把心思提到如何處理將來地政務上去了。

……

華北大平原一直延伸到天的盡頭,舉目望去,都是一片的空曠。

官道上,黃來福的總督旗牌儀仗走在前軍的最前麵,密密麻麻的旗牌上寫著“誥贈榮祿大夫”、“中軍都督右都督指揮使”、“總督山西大同兩鎮軍務”、“總理山西大同兩鎮錢糧官”、“總理山西鎮兵務官”“加太子太保銜”等榮銜。

隨在後麵地,又是如雲的旌旗,一幹精壯魁梧地山西鎮軍士,皆是策馬披甲隨行在後,在他們身旁,大多有一匹配換的空置戰馬。在中軍位置,一杆巨大地中軍大,獵獵地隨風飄揚著,那猩紅的赤旗,也表現出主人正如日中天地氣度。

此次行軍並沒有軍務,所以氣氛會輕鬆些,離黃來福前麵不遠,顧大刀身著一身精良的千總級別盔甲,策馬坐在一匹戰馬上,雖然眼下正是六月,陽光猛烈,天氣炎熱,但顧大刀卻是絲毫沒有疲憊之意,神采奕奕的縱馬而行,就是坐於馬上時,也是耐不住地左顧右盼著。

此次朝戰,由於顧大刀斬下了一個倭將的頭顱,所以依勞而賞,顧大刀當升為千總之職。黃來福將功勞薄報上去後,兵部也是全部依從,前些日顧大刀的賞職下來,他己連升兩級,從旗總升為千總之職。

顧大刀自跟從了黃來福後,一心便想效仿姑父建功立業,眼下自己終於達成第一步了,自然是興高采烈,顧盼中,盡是豪情英氣。

似乎是感覺到了主人體內的**,他身下的戰馬也是**起來,不時興奮打著響鼻,顧大刀先是極力控製著身下的馬匹,最後是哈哈一笑,慢慢地策馬在隊前隊後跑動起來。

“大刀這小子,年紀不小了,卻還是小孩心性!這次他回去,也該成個家了!”

看到這個情形,黃來福不由輕輕地笑罵了一句,雖說顧大刀隻比他小兩歲,不過黃來福兩世為人,又輩分比顧大刀大得多,自然是依老賣老地責罵了。

黃來福身旁的江大忠也是裂嘴一笑,道:“少爺,記得大刀今年也有二十五了吧,放在我們這個年紀,孩子都滿地跑了,他卻是絲毫不急,怕是功業之心太切了!”

江大忠原本是參將之銜,此次朝戰後,朝廷的評功下來,他升任為副將之銜,以皇帝對黃來福的器重,身為黃來福心腹大將的江大忠,將來極有可能升任為山西鎮總兵。

或許是年紀大了些,又或許是隨著權位的高重,氣度豐重起來,江大忠己經比以前穩重了許多。

而且他桃花運不錯,眼下在五寨堡中,除了有一妻外,這些年他也納了數個妾室,現己有三子二女。

聽了江大忠的話後,黃來福笑罵了一聲:“功業要有,但家室同樣也要有,他如果再不成親,他姑姑第一個就不放過他!”

說到這裏,黃來福也想起了五寨堡中的妻小子女:“又是離家兩年了,雲娘她們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