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二百八十二章 生日宴

字體:16+-

殷元對李胖子的態度很是滿意,微笑道:“好,很好。既然你覺得沒有問題,那就走吧,順便把能買到的最好的料都給我帶上,料不好,到時候做不好的話,明天我沒人一腳是免不了的。”

李胖子道:“胡說八道,人家皇宮裏還能缺你的三瓜兩棗、幾根蔥蒜、幾塊豆腐不成。我們且去,要任何東西都得是皇上掏錢。”

殷元看著他道:“那我請問,最近周笠讓人帶回來的東西,你今天帶了嗎?”

李胖子搖頭道:“沒有,我憑什麽帶呀。我就是個廚子,隻管做飯,備下的料行不行,跟我有什麽關係?”

殷元突然一腳踹了出去,把李胖子踹的一個踉蹌,勉強站穩又被殷元順手一推,上半身進了水缸,濕漉漉的站穩,就被殷元指著鼻子道:“趕緊去給我洗幹淨把衣服換了,要是今天你給我丟了人,到時候我就把你留在宮裏讓你去伺候皇上。我可是聽說了,皇宮裏除了皇上就沒有男人。”

李胖子吃了一驚,跑了兩步又回過頭來道:“不對吧,要是今天把皇上伺候的太好,那才容易被留在宮裏吧!”

殷元見他居然這麽快就反應過來,於是笑道:“你放心吧,隻要是你今天給我掙了麵子,到時候我會幫你說話,陛下絕不留你。”

李胖子半信半疑的聽了殷元的話,然後就去換衣服了。

殷元拉了幾車東西進宮,結果被人攔下來,根本進不了禦膳房,被一群太監宮女好生刁難。但是不管他們怎麽刁難,殷元始終沒有去管,坐在馬車上閉目養神。

李胖子和卜思義跟人家交涉了很久,卜思義連錢都拿出來了,還是沒能被人放行。著急的二人來找殷元,殷元卻氣定神閑,根本不像緊張的樣子。

殷元不想跟他們計較,是因為不值得。一群狗仗人勢的東西,你要是搭理他們,就已經輸了。

在宮門口耽誤了大約半個時辰,長孫皇後的使者就來了,將這些人狠狠地責罵了一頓,然後立刻帶殷元他們和帶來的東西一起進宮。

殷元全程十分淡定,令所有人都感到詫異。但是看出來的人卻都十分的佩服,今日之後,這裏的人估計是沒一個會覺得自己是皇宮裏的人,可以狗仗人勢的欺負殷元了吧!而且,他們經過這件事,恐怕一頓狠狠地責罰是免不了了。

卜思義從初入宮廷的震驚中驚醒過來向殷元道:“高明啊,公爺!人家都說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是皇宮。您真是把他們當成狗了,往後他們未必知道誰更高明了。”

殷元道:“我本無意與他們為難,都是一群可憐人。但是狗仗人勢,欺負到我頭上,那豈不是找死麽!他們的策略向來是胡攪蠻纏,隻要你動了怒,在皇宮裏你可就百口莫辯了,說不定還要低頭了事。”

卜思義道:“所以您最高明地方就是,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就算是他們再怎麽鬧,您也是不為所動,最後反而是他們被動了。”

殷元點了點頭道:“所以人有時候不能總想著用什麽計謀,其實有時候無所作為也是一種計謀。所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就是這個道理麽!”

卜思義笑著點頭道:“說得好,這就是我道家的無為啊!”

殷元一直認為卜思義就是個純粹的老騙子,根本就不是什麽清靜無為的道士。可是不得不承認,這家夥有時候胡說的時候,很像是有大學問的人。

卜思義看著皇宮裏的建築道:“大唐的皇宮果然比前隋的漂亮,這也說明大唐比前隋要強盛。”

殷元斜著眼睛看了他一眼道:“這種話有機會你說給陛下聽吧,他一定會很高興。再說了,你什麽時候見過前隋的皇宮了?”

殷元覺得卜思義這話純屬胡說,隋朝的國力強盛,直到滅亡都還是那麽殷實。那麽多的糧倉就已經很能夠說明問題了,要不是經曆後來的亂世,華夏這片大地恐怕會比現在更加富庶許多。

卜思義笑道:“公爺你是個聰明絕頂的人,這點卻沒我看得透。前隋縱然再富有,但是到最後帶來了一個亂世,不管出於什麽原因,最後百姓陷入戰亂,民不聊生是真的。在那樣的情況下,皇宮就算是再漂亮,在百姓得眼裏那也是血跡未幹的魔鬼之城。大唐的皇帝仁愛,這一點已經叫世人皆知了,那麽世人眼中的皇宮就算是再簡陋,也會在心裏變成巍峨神殿。”

殷元恍然的點頭道:“說得好,這還是我第一次覺得你這個老騙子也能說一些有道理的話。看來,你行騙這麽多年,倒是也見了不少的天下事啊!”

卜思義笑而不語,雖然才華無法與殷元相比,但是從經曆的進度來講,他已經經曆了兩個封建王朝,見過的事情比殷元多,經驗更加豐富。

進了禦膳房,再也沒有人敢阻攔殷元這些人的動作,這也一定是有人事先告訴了他們。

殷元等廚房裏一切都準備好,隨時都可以開飯的時候才離開禦膳房,向宴會的地方走去。

天色發黑,涼風陣陣。殷元撞見迎麵的來人,先是一愣,隨即道:“臣殷元見過長樂公主,見過駙馬都尉。”

原來來人竟然是長樂公主和長孫衝。

長孫衝和殷元素無往來,而且長孫衝還被方鯉給教訓過。所以,他自然不喜歡殷元,最近他聽說長樂公主屢次去食舍,隻怕早就記恨殷元了。

長樂公主笑道:“懷素,今日宴會對你可也是十分重要,你可知為何嗎?”

殷元道:“能為陛下做晚宴,自然是微臣的榮光。”

長樂公主搖頭道:“不僅如此,而且今日還是我那妹妹的誕辰。所以,這晚宴自然是你準備,合情合理,而且父皇很少因為女兒和兒子們的誕辰如此費心。你可知即使今天你沒有準備晚宴,今晚列席的人也不會少,至少皇室宗親都會到。而且,你也必須到場。今晚的宴會是為我那妹妹誕辰而設,但實際上卻是對你這位國之重臣的賞賜。”

所謂國之重臣,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奉承。因為能夠算得上國之重臣,就說明這個人能為國家辦大事,有時候倒未必在於官階了。重,那是舉足輕重之重。

李世民一再避免對殷元進行過分的獎賞,和他年輕有很大的關係。他也怕殷元越來越被別人不容,變成一個被人天天彈劾的人。況且,一個位極人臣的年輕人,聽著就很像霍去病那樣,不長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