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三百二十七章 遭遇截殺

字體:16+-

殷元的路線並不複雜,那就是繞著順、佑、化、長四個都督府以及定襄都督府、雲中都督府都走一圈。所到之處頒布法令,借巡狩之名,查察民情,再定大計。所謂大計,就是戰馬的事情。

投降的突厥人畢竟還是突厥人,曾經和大唐子民刀兵相向的人。但是在殷元看來,這些投降的突厥人卻是唐朝和西突厥、薛延坨部的天然緩衝帶。如果沒有他們,殷元就要直麵一直關係緊張的敵國,那時候通商的事也會更加的難辦。

殷元的第一站是代州,代州都督張弼是李大亮的救命恩人,本來是李密部將,見到俘虜李大亮之後英雄惜英雄,於是放了他,這才有了後來的大唐名將李大亮。

李大亮是個知恩圖報之人,他向李世民請求,將自己的功勞和爵位都賞賜給張弼。李世民感動之下,張弼才逐漸得到重用。

代州是個重鎮,總管著代、蔚、沂、順、朔、雲六州。這就意味著,李世民還算是很信任這個降將的。畢竟是千古一帝,看來駕馭人的本事真不是蓋的。

曆任代州都督的有張公瑾、張儉之流,算是有能耐的官員。能夠在這種地方治理好百姓,的確是很大的本事了。作為一個封疆大吏,殷元還自問未必有這個本事呢!

進入代州境內,各色人種混雜,突厥人和漢人是主流,但也免不了一些其他的種族。經過大唐人的治理,這裏已經有了很多的農田。

漢人以耕種為生,所以更加注重農墾而不是放牧。所以好像教會投降的突厥人種地,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而且,移風易俗也是征服外族的一種重要的手段。

殷元對於大唐的這種做法表示佩服,畢竟是大唐,兼容並包,無所不容,文化自信很強,屬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輸出大國。

李恪坐在馬上看著一群突厥人,突然笑道:“想當年的突利、頡利可汗都是何等英雄,從草原上起兵一路腥風血雨,殺至長安外。如今突厥臣服,大唐之盛,無人可擋啊!”

殷元覺得李家人還都挺會往自己臉上貼金的。這封建社會,給國家貼金,也就等於給統治者貼金了。但是殷元更加希望統治者的目光能夠長遠一些,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國家的不足,這樣才能夠繼續前行,締造更強大、偉大的國家。

殷元道:“我要是你我就一句話都不說,難道你沒有看到這一路走來,田地荒蕪仍然很多,而且離開牧場的百姓根本不懂經營田地,甚至有些人懶得動彈。你覺得,這是好事麽?”

李恪一愣道:“這當然不是什麽好事,但是我想總有一天,大唐會改變他們,讓他們變得和我們中原的漢人一樣。”

殷元道:“別想那麽遠,就想想當前吧!頡利剛剛被滅的時候,有草原部落來投大唐。大家都高興,可有沒有人想過,這些投降的人會不會有一天思念故國,思念自己從小長大的草原和牛羊。於是,他就跑了,跑到周圍的其他國家去陪伴他的牧場和牛羊。到時候,有些人就高興了,大唐卻有點養虎為患了。”

李恪看著殷元道:“你的意思是,大唐本來就不應該留下他們嗎?”

殷元道:“國強而民附,如果有人背離你,可能是國還不夠強。至少在你我目光所及之處,這裏也有疾苦,還有他們眼中的欲望。”

李恪一愣神道:“欲望,難道他們還想造反?”

殷元腹誹道:“真是拿天下當你們李家的了,是不是感覺所有人都要造反?”

殷元耐下心來道:“欲望就是欲望,未必是帝王欲。你不要談欲色變,人還是要正視自己的欲望的。我所看到他們的欲望,是對家的渴望。說句實話,大唐人並沒有給他們一個很好的家。也許,在武力的威懾下他們還不好亂來,而大唐人的善意早晚會給他們一個安穩平靜、富足的家。但是很可惜,我大唐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李恪總感覺殷元不喜歡權力,甚至不喜歡權貴之人,那麽他到底喜歡什麽,為大唐做這麽多事情,他到底圖什麽?

其實,古人總是把忠君和報國混為一談,但其實上,忠君的未必愛國。曆史上有很多的名臣他們愛國,但是未必和君主有多親近。殷元隻是被逼無奈的去討好李世民,其實他更願意踏踏實實的做事。人過兩世,仍不可空過,上天給了他機會,一定要把握的住才是。

殷元愛的是華夏民族,是曆史上一個震鑠古今中外的盛世,從來不是李家王朝。他愛天下,不愛李家,這個道理,李恪還沒懂。

李恪笑道:“跟著你總是能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我卻覺得很古怪。”

殷元道:“為何古怪?”

李恪道:“你是本朝後起之秀中最為能征善戰之輩,一個軍事奇才。治國安邦,你卻總是用文臣的想法,甚至仁比婦人,真是大唐第一件古怪事。”

殷元看了看他道:“不好麽?”

李恪搖頭道:“沒有不好,反而很好。隻是我覺得,世上沒有第二個殷懷素,從古至今也沒有。”

殷元心想“廢話,過去的這段曆史誰能和自己的經曆相比。”

探馬跑出去很久,回來的時候告訴殷元,前麵有一夥賊寇出沒,恐對李恪不利。

在代州治下出現盜匪橫行的事情殷元一點也不覺得奇怪,但是大唐重兵之下,還能夠拉幫結派的卻不多。殷元眉頭緊皺道:“薛兄,保護蜀王,我去去就回。”

說完,一馬當先衝將出去,身後跟著十餘騎。

殷元上得前去,卻見密林之中似有塵土飛起,連天上飛鳥也不入林。

殷元所帶老兵經曆過吐穀渾戰爭,對於殷元的刺探之道極為精通。所以,方才他們隻是悄悄靠近,探明之後立刻返回。但是這時候林子裏一點也不寧靜,顯然他們都在動。

觀察了一會,殷元連林中有馬縱出,被手下一箭射中,殷元沒來得及喝止,人已墜馬。

殷元不加責怪,繼續望著林子,突然道:“殺過去,跟著我的馬,我前進你們前進,我後退時不得戀戰。”

殷元身上並無甲胄,兵器都是別人幫他拿的。

殷元縱馬飛馳而去,密林中射出幾支稀稀拉拉的箭,但是都沒有什麽準頭,更無威力。

這時間殷元已經入林,入林之後卻隻看到十數人,待一個衝鋒之後,盡數被殺。

殷元突然看見裏麵一堆一堆的柴草,突然道:“快回去。”

大家策馬離開,折返途中突然從斜麵殺出一支騎兵來,令殷元打呼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