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圍觀

字體:16+-

王小蕙聽殷元說起,就覺得蔣文清一定是個呆子,結果她沒錯,蔣文清就是個呆子。

王小蕙道:“你居然是殷家弟子,那我真是小看你了。世傳鄖國公殷懷素才能通天,妙解造物之義,是以開門授徒,但外人難以窺測。直至蔣文睿事工部,算學百工無一不精,以嚴謹著稱於世,世人奇之。今日一見,卻沒想到他還有個弟子,居然是個呆子。”

蔣文清大概覺得受到了侮辱,竭力的思考,最後道:“胡說,我可不是呆子。”

王小蕙還要繼續說下去,門外卻是一陣嘈雜的聲音,不過很快又安靜了下來。但就算是如此,她也不說了,因為門外的人在偷聽。

蔣文清也不瞎,能看到門外的人影。忍了一會,突然站起來,打開了大門。

門口蔣文睿首當其衝,王庸緊隨其後,卜思義在一旁策應,看得出來,他們是來看熱鬧的。

蔣文睿有點尷尬道:“弟呀,你怎麽請客人也不告訴為兄一聲,或者是讓卜掌櫃照料一下也好,免得人家說是咱們兄弟不識禮數,給老師丟人。”

卜思義附和道:“不錯,小蔣爺您帶來的客人,我們本該關照的,可是您要是不發話,我們怎麽敢自作主張呢!”

蔣文清不傻,自然不覺得卜思義真的不敢做主。他敢自作主張上火鍋,而且還故意用一隻杯子插兩支蘆葦管,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剩下王庸覺得自己不說點啥,解釋不了自己為什麽來這裏,於是道:“師母想吃糯米丸子,讓我來先通知一下廚房準備好。”

蔣文清一愣道:“師母來了?”

王庸點了點頭道:“師母接了嬌嬌小娘子就來。”

他們這群人,從王小蕙幫蔣文清賣肥皂的時候就行動起來了,幾趟跑下來跑的明明白白的,機不可失。隻要抓住了機會,說不定蔣文清以後成家的事情大家就不發愁了。

王小蕙有點對這群人好奇,一一見禮之後,更好奇這位師母到底是什麽人物。據說是個丫鬟出身,她到底為什麽能讓殷元那樣的男人念念不忘呢!

過了不久,一群人都坐了下來,也不要吃的,坐在那問東問西,但是好歹還沒敢問到人家的年紀、家世、父母之類的。大家覺得,這樣顯得不會太明顯。

過了不久,門被仆人推開,芳桃拉著殷嬌的手出現在門口。明豔恬靜,一出現就吸引了王小蕙的注意。上下打量一番。直呼世間女子,當以此為楷模。

芳桃笑道:“聽說玉成在這裏請客,生怕怠慢貴客,特意來看看。不想,客人竟然是這麽一位美貌的小娘子,那就更不能怠慢了。”

玉成,是殷元賜的字。蔣文睿的字是,蘭相。這兩個字並沒有費思考,也並不難理解。殷元說,他們家就是殷家的芝蘭玉樹,所以效仿故人,取了這兩個字。

王小蕙站起來行禮道:“見過殷夫人,久聞鄖國公征戰四方,在朝賢名遠播,少不了一位賢內助。今日一見,此生大幸。”

在殷家從來沒有人敢叫芳桃做夫人,因為她本來就不是夫人。而且,殷元的婚事世人皆知,誰會故意去提她的傷心事呢!

從眾人的麵色中,王小蕙發現自己失言了,於是道:“姐姐,我不是這個意思。”

芳桃笑道:“不打緊,不打緊的!”

殷嬌道:“沒有錯,嫂嫂自當是殷夫人。不過是殷家誰來了,她都是殷夫人,換了別人,隻怕大家都不認。”

大家不認那是有的,可是殷元都阻止不了的事情,他們又有什麽辦法呢!

王小蕙正不知如何是好,芳桃道:“坐吧,妹妹。我叫你就親切,不知你在長安何處落腳,早晚也好找你去玩!”

王小蕙道:“借住在親戚家,這個不敢勞姐姐費心。小門小戶不好找,殷家卻好找得很,我自當登門去拜訪姐姐的。”

芳桃點了點頭,向蔣文清道:“玉成,你有什麽話要說嗎?”

蔣文清猶猶豫豫的從身上掏出一個木盒放在桌上道:“此乃水晶眼鏡一副,我想送給這位娘子,隻是做不得主。”

芳桃笑道:“既然是你自己的東西,自然是你自己做主。你也是該成家立業的人了,老師的話是約束,可對你自己的事情,也斷不會約束。”

蔣文清道:“師母說得是,在下自然該做主。”然後將盒子推向了王小蕙。

王小蕙很不情願,當自己要的時候不給,現在這一通折騰之後,請示自己的師母才肯送給自己,這就不怎麽珍貴了。東西還是那個東西,但是情義卻差了一些。

王小蕙出身富貴,不管是什麽珍貴的東西也都不是沒有辦法,但是她對蔣文清這個人感興趣。她覺得,被人逗得窘迫起來的蔣文清,實在是有趣極了。

王小蕙道:“小女子足感盛情,多謝蔣公子美意。”

蔣文清有點手足無措道:“不用謝。”

王小蕙將手裏的盒子收好,然後道:“二位蔣公子既然是鄖國公高徒,怎地一人在朝為官,聲名遠播,一人身在草野,籍籍無名啊!”

蔣文睿笑道:“家師行事,務求實效,最不喜歡虛張聲勢之徒。當時家師主將作監、工部事,行的都是前無古人之事。所以,家師認為能算的出修一座橋的用料和錢財就是可用之才,但是詩篇華麗,聖人之言滿嘴的卻未必有用。所以,他便想讓我二人中有一人出仕為官。因舍弟不善言辭,所以這好事就落在了我身上。”

蔣文清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大家在殷元門下,學的是本事,做的是端正的人,哪裏還會去羨慕官場種種。

但是王小蕙的看法卻有所不同,她認為蔣文清呆就呆在這兒,別人得了好處賣乖,偏偏對方還信了。

在王小蕙的眼裏,殷元所創之學始終不同儒家的顯學,有時候也不過是一時鮮於世罷了,以後還會不會被朝廷重視,有沒有機會再通過這樣的捷徑做官,那恐怕還難說得很啊!何況,天底下已經有了一個名聲在外的蔣文睿,還需要一個連話都說不清楚的蔣文清麽!

王小蕙不滿的道:“你真是個呆子,好似世上最重要的事情,隻有你苦心琢磨的稀奇古怪之物。”

桌上的幾個人被她這麽一說,感覺的十分奇怪,這種事情,她有什麽好生氣的。就算是王八瞅綠豆瞅對了眼,也不至於說這種毫無營養的話呀!

王庸倒是個敏感的人,眉頭一皺已經明白了王小蕙的意思。雖然平日裏大家不說,可是這外人的看法和自家人恐怕是大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