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四百八十五章 爭搶殷元

字體:16+-

柴令武覺得自己還是要尊嚴的,畢竟自己不僅是駙馬,還是李世民外甥呢,怎麽就丟人了呢!

柴令武道:“懷素,你也是駙馬!”

殷元笑道:“也對哦,我也是駙馬,我怎麽忘了,我居然也是駙馬!”

程處亮點頭道:“就像是馳騁的野馬套上了韁繩,你殷懷素以後,也會和我們一樣的。”

殷元冷笑道:“我突然想起一個人來,前段時間也是剛剛成婚,名字叫房遺直,不知道二位有沒有什麽印象?”

說起房遺直,難免的大家就會想到他曾經說過的某句話。現在這裏的男子漢大丈夫,基本上這輩子最大的事情就是伺候好自己的公主夫人了。想一想,房遺直簡直就是個能夠預言的智者嘛!

不知道為什麽,沒有來這裏的房遺直,突然變成了柴令武和程處亮心目中的恨。畢竟,有殷元這樣的人胡說八道,不怕他們沒有產生什麽逆反心理。

柴令武道:“懷素說的這個人,我也認識,還挺熟的。隻是最近新婚燕爾,不知道什麽地方能夠偶遇他呢?”

殷元想了一下,覺的柴令武之所以這麽問,打擊報複的意向可以說已經很明確了。

柴令武雖然是個傻子,和自己的父母更是沒法比,但是這廝要是打房遺直,那還真有可能取勝,畢竟房遺直是個文弱書生,而且也是個不怎麽聰明的人。

殷元道:“你要想找他的話,最好的地方一定是梁國公府,就看你敢不敢去了。”

柴令武搖了搖頭道:“算了吧,總有機會的。”

程處亮覺得柴令武真的有可能找房遺直算賬,於是道:“柴兄,我也對這個房遺直深惡痛絕。所以你如果什麽時候要去,你可一定要帶上我。如果你要是不帶上我,我可以後要跟你算賬了。”

殷元沒說話,看了一眼程處亮。估計這家夥比自己了解柴令武,他這麽做不是沒有道理的。看來今天,這話說得是真的有點多了。

長孫皇後喚了殷元過去,讓殷元坐了下來,恰好在長孫衝的身邊。

估計長孫衝對於長安城中的流言早就有所耳聞,殷元過去的時候,他連看一眼都沒有。

長孫皇後道:“懷素,聽說你大宴賓朋三日之久,直到今日,還有人去恭賀?”

殷元點頭道:“來的就是客人,都不能不慢待。”

長孫皇後笑道:“這也就是你殷家家大業大,換了別人隻怕是辦不起這樣的一場婚事。大唐自立國以來,恐怕還沒有過如此盛大的婚事。”

殷元道:“不好搶任何人的風頭,隻是成家立業,人生僅此一次而已,豈能辦的馬虎。”

長孫皇後點了點頭道:“這倒是不錯,這件事辦的不錯,陛下也很高興。”

殷元心想,給你家女兒辦的,能不高興嘛!

蘭陵公主好像大唐最風光的公主了,畢竟殷元已經辦的轟動了所有聽過見過的人,很快還會傳遍整個的大唐。

長孫皇後道:“蜀王可是數次請求陛下,才有機會入京來,你可有見到他?”

殷元一愣道:“他,來了?”

長孫皇後笑道:“他不僅來了,而且當晚還到過你的府上,隻是第二天,他就日夜兼程的趕回代州了。其實,他在代州,本來已經不需要待很久了。這下,陛下卻有些生氣,隻怕今年冬天能回來,就不錯了。”

殷元真的是一點也不知道這件事,畢竟誰能想到蜀王李恪,會從代州那麽遠的地方跑回來,參加一場婚禮之後立馬趕回去呢!再加上殷元這兩天渾渾噩噩,竟然真的沒發現李恪來過。

殷元道:“蜀王就算有千般錯處,在我這裏,也是重情重義的好朋友了。人之一生,能有這樣的朋友,那實在是天幸。”

坐在前麵的的李承乾道:“是啊,鄖國公和蜀王的交情,真是令人無比佩服。蜀王有你這樣的良師益友,日後必定前途不可限量啊!”

殷元笑道:“良師益友不敢當,在下和蜀王的交情純屬私交。至於前途,我相信以蜀王的本領,他一定會是天底下最精幹的能臣。”

李承乾看了看長孫皇後道:“母後覺得,鄖國公是否太過謙虛了一些。他能夠成為雉奴的老師,可見父皇對他極為推崇的。孤有很多老師,但大都是儒生,不像鄖國公,能夠寓教於樂。”

長孫皇後道:“難道,你也想和雉奴一樣,跟鄖國公學習麽?”

李承乾道:“兒臣確有此意。”

李泰道:“兄長此言差矣,雖然鄖國公寓教於樂,但是難以掩蓋他逼人的才氣,本王最佩服他的才華,恨不得能夠早晚聽他的詩。”

李承乾臉色很不好看,這個時候,他覺得自己已經用上了很降低身段的姿態了,可是這個時候,李泰卻偏偏要搶。

搶殷元這件事,他們倆都想幹。因為,朝中武將集團裏麵的人並不好拉攏,而且他們還有所顧忌,不敢拉攏。但是殷元現在不一樣,他已經沒有軍中實職了,但是他自然是大唐最優秀的年輕將領。而且,殷元在左武衛的威望,已經很少有人能夠比肩了。這個時候拉攏殷元,很可能拉攏到左武衛,還有左武衛和殷元交好的武將。

殷元如何能猜不到他們的心思,於是道:“在下才疏學淺,實不敢當。陛下必定是量才用人,在下的才學,也隻能教晉王一些粗淺算術之類,別的就沒那個本事了。”

殷元說自己沒本事,大概李承乾會李泰並不相信。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搬出李世民來,明顯就是拒絕。李世民雖然確定李承乾繼承自己的皇位,但也不會輕易讓李承乾去交好一個在軍中一呼百應,在朝中敢定國策的人。至於李泰,李世民更不願意看到一個本來就有奪嫡心思的李泰,再如虎添翼。就算是再怎麽寵著李泰,他也知道什麽叫分寸。所以,工部那天大的功勞他給了李承乾,卻沒給李泰。

殷元是李世民心目中的一把利劍,這把利劍必須握在自己手裏,不能過早的交給任何人。就算是早無奪嫡之心的李恪,李世民也不是沒有防備。

長孫皇後很為難,都是自己的兒子,但是他們總是爭來爭去的,一點也不和諧,她如何能夠放心。尤其是,她漸漸地身體也大不如前了,她就更加放不下心了。

不得不說,在殷元和孫思邈的努力之下,長孫皇後才能夠活到現在,不然的話,她可能早就香消玉殞了。

殷元在宮裏,還見到了薛萬徹,這位大唐名將,自從在吐穀渾不服氣殷元卻被殷元打敗之後,再也沒有和殷元有過任何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