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讓張春橋去做官
李勣很認真的看著殷元道:“你別說,我還真的想過要當個文臣的,但是很可惜,房玄齡那廝好像比我厲害那麽一丁點。”
殷元覺得房玄齡明顯比李勣厲害的不是一點半點,但是話得說得委婉一點,於是笑道:“是,我也覺得在這方麵,房相並沒有比你厲害很多。”
李勣皺眉道:“下次你奉承的時候,麻煩你不要帶有太明顯的諷刺意味。”殷元笑道:“習慣了就好。”
殷元第二天就找到了芳桃,準備好一切之後,開始聯係墨家,希望墨家那群燒水泥的人能來京城,幫自己建設一個很大的工業區,以後就不再零星的建設了。
張春橋也是很久沒見殷元了,手捧著一堆甜梨當禮物,就這麽走進來了。
殷元看著他,嘖嘖的兩聲之後道:“又不是去家裏,你實在是用不著這麽客氣,還帶著禮物。”張春橋笑道:“那我就不客氣了啊!”說完,拿了一個梨在身上蹭了蹭之後就大咬一口。
殷元皺了皺眉頭道:“今天讓你來就是讓你聯係代州的人,到長安來幫我燒水泥。另外,你收拾收拾行李,去當官。”
張春橋皺眉道:“當年也就是開了個玩笑,你怎麽還認真了,你看我,身上有哪塊肉是適合當官的?”
殷元道:“別廢話了,你現在就去準備,你去工部項目組裏麵,那裏現在雖然是太子的天下,但是我在那裏有很多朋友,你這樣的小官吏進去,根本就沒有人會關注的。”
張春橋道:“我是非去不可嗎?”
殷元笑道:“你要是現在不去,很可能以後我就沒有那個機會能把你安插進去了。你也看到了,我現在可是賦閑在家的人啊!”
張春橋道:“那你好歹告訴我,當官這種事情,到底應該怎麽做?你應該也知道,我從小到大跟當官的,那是沒有一點緣分的。”
殷元道:“當官這種事情就是,事情該怎麽做就怎麽做,要是你不知道的時候,就問問別人你該怎麽做?”
張春橋皺眉道:“我自己當官,還要問別人該怎麽辦?”
殷元笑道:“哦,聽你這話是你準備自己做主啊,那你覺得,如果你立刻走馬上任,你會幹點什麽?”
張春橋馬上就泄了氣道:“我果然什麽都不會。”
殷元道:“那你還說什麽呢,你要是連這個官當不好,你這輩子就徹底沒有當官的命了。”
張春橋道:“為什麽?”
殷元道:“因為,這是我一手建起來的衙門,並沒有太多的麻煩,隻需要憑良心,你就能當好這個官。不過,麻煩還是會有,不然的話,我讓你去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張春橋笑道:“你一手建起來的衙門,不還是替他人做了嫁衣麽!我發現,你這個人還挺喜歡幫別人做嫁衣的。”
殷元道:“你們墨家,難道就沒有這種為別人做嫁衣的道德麽?”
張春橋很認真的回答道:“我想,應該有。”
殷元道:“那就對了,不要怕為別人做了嫁衣,人的眼光,也不能總是局限在自己所熟悉的人身上。你可以看得更遠,放眼整個大唐,甚至更遠的地方,隻要是人類都在你的胸懷之中。那時候,不管你做什麽,都會和目光短淺的人不一樣。我一直深信,這世上不管是人還是物都會有改變,隻是在變化的大小而已。而我們,就是為了這個改變去努力。就像是一隻蝴蝶在煽動翅膀一樣,可隻要時機恰當,或許會引起一陣颶風。”
張春橋看著殷元道:“我跟你許久不見,我看你現在吹牛的本事也是見長了。”
殷元瞪了他一眼道:“你要是覺得我吹牛,其實你可以不聽。但是作為朋友我還是想告訴你,有些話你還是聽一聽,絕不會害你。”
張春橋沒有說話,回身看了看背後,確定沒有任何人來,這才道:“我偷偷告訴你,那天你成婚的時候,我去給你送禮,但是沒有碰見你。但是,跟我一起去的墨家子弟告訴我,他們碰到蜀王李恪的時候,好像方鯉也在。”
殷元眉頭一皺道:“你說什麽,她來京城了?”
張春橋點了點頭道:“不錯,但是現在她應該已經走了。我想,她應該隻是想看看你成家立業的樣子,並不想多做糾纏,所以一定不會久留。”
殷元認為,方鯉不願意久留,大概是因為她根本就不願意看到殷元從此成為別人的丈夫,再也不是那個當年糾纏自己的男人。
殷元道:“這種事情,你為什麽要告訴我?”
張春橋道:“因為我們是朋友,朋友的事情,我沒有理由不上心。我也曾經覺得你在這件事上麵很懦弱,但是現在看來,也許你並沒有錯。拒絕別人,本來就是一看會讓人為難的事情,拒絕一個皇帝,絕對是一件讓人不能想象的事情。”
殷元看著張春橋道:“你知道,為什麽看起來我並不是一個需要拉攏過來然後閑置的人或者是一個需要恩寵的人,可是皇帝非得把女兒嫁給我嗎?”
張春橋思索了一下道:“因為你很特別,特別到讓他根本不能理解,而且極容易脫離他的掌控。”
殷元道:“那你覺得,如果我不把把柄交到他的手裏,我會痛快嗎?”
張春橋點頭道:“絕對不會。而且我在想,他會不會因為這件事,遷怒於墨家?”
殷元笑道:“我想,他應該還不想逼我與他為敵。所以,明知道他會很不願意,我還敢讓你們墨家去做水泥的生意。因為,他是個皇帝,所以也未必什麽事都要和百姓去爭。你們墨家隻需要記住自己是百姓,他就不可能把你們當成是反賊,除非,他想做楊廣,讓全天下的百姓反了他。我早就說話,墨家要立足於世間,就應該化作萬千百姓,傳播道義,改變民風。”
張春橋道:“是,我的確聽你說過很多次。但是墨家,真的要讓天下人都變成墨家子弟麽?”
殷元無奈道:“你好不好給我來個舉一反三,讓我覺得你還是個聰明人。你們墨家沒有必要擴張那麽多的墨家子弟,隻需要從墨家的道義出發,去教化百姓,聯合民間的力量,推動整個大唐的經濟甚至是政治的發展就好了。世上真的沒必要有那麽多的俠客,但是墨家所崇尚的某些道義,卻值得讓全天下的人去學習。墨家,本來就代表了平民的利益,認為平民最需要團結。等到代州的人上京,你見過水泥之後就會明白,其實平民就像是沙子,聚集起來也是堅不可摧的。”
張春橋一臉的佩服的看著殷元道:“厲害呀,這都能讓你說出一番大道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