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食堂裏的客人
李治見對方隻給了自己一勺紅燒肉,於是道:“再來一勺,我要吃肉。”
那大媽笑道:“好,小孩子長身體,多吃肉。”說完,給李治又大了一勺肉。
李治覺得,那個小碗應該裝滿了也沒多少,於是道:“菜給我少打一種,多給我一碗肉。”
那大媽看了看殷元,明顯是問詢的意思。
殷元道:“沒事,吃完就讓他出去給我搬磚,不會消化不了。”
李治打了兩碗肉,心滿意足的跟著殷元坐下了。
這時候,一個髒兮兮的,看起來比李治還小的孩子,帶著個小妹妹來了。結果,這大媽二話不說,肉菜都給上了。
李治一愣道:“唉,這話怎麽說的,我是混飯吃的,他就不是了。你可別說,這兄妹兩個,能給你工地上幹活。”
殷元點頭道:“沒錯,他們倆在大門口看人。有車馬來的時候,就跑過去告訴耳背的看門老漢,他們屬於雇傭的。”
李治道:“什麽話呀,你不能雇一個耳朵不背的看門,這不就都省了嗎?這就是混飯,那個耳背的也在混飯。”
殷元笑道:“沒錯,他們可以算是混飯吃。但是那是因為他們穿的衣服,連你身上的一隻鞋底都換不來。難道,你晉王也想學他們?”
李治覺得殷元在教育自己,嘴裏的飯也不香了,坐在那裏靜聽。
殷元覺得李治這個年紀,他不知道人間疾苦也不是他的錯,於是笑道:“下次混飯吃,你一定要穿的再差一些,再給手上弄點土,這樣看起來,就像樣了。”
李治會心的一笑,馬上又大口吃起自己的紅燒肉來。
殷元看著李治,明顯感覺他還是個孩子心性。殷元很喜歡這樣的孩子心性,就如同一張白紙一樣的單純,未來也有無限的可能。教導這樣一個孩子,遠比教導那些心智已經成熟,看起來很聰明甚至能夠舉一反三的人要容易得多。
李治正在吃飯,殷元卻看到門口又出現了一群人,正在往食堂裏麵張望。而且,看樣子這都是一些有了一定年紀的人。不過,最重要的是前麵問話的人,好像嘴巴特別的幹淨,一根胡子都沒有。
殷元道:“你出宮的時候,帶人了?”
李治搖頭道:“一個都沒有。”
殷元皺眉道:“以你的身份,一個人都不帶,你怎麽出來的?”
李治道:“這個其實也容易,因為出宮的人比較多,所以我出宮自然不用帶著別人。到了你這裏之後,父皇說,你這個地方雖然看起來誰都能進來,但是秩序井然,一定不會出什麽亂子。所以他讓我來找你,說是找到你之後,縱然突然跳出來千軍萬馬,也是沒有任何危險的。”
殷元皺眉道:“你父皇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在哪?”
李治疑惑的看著殷元道:“當然是在這裏了,難道他在皇宮裏說話,我能在這裏聽到嗎?”
殷元大吃一驚,站了起來看了看人群簇擁之下的李世民,黑著臉道:“晉王啊,下次你父皇的行蹤,記得告訴我一聲,不然我這腦袋可就不保了。”
李治沒反應過來,殷元已經飛身跑了出去,現在食堂的門口,躬身行禮道:“殷元來遲,請您恕罪。”
李世民見殷元沒有點破自己的身份,禮卻也已經行過了,心裏很滿意,向殷元道:“貿然打擾,你無錯,我來這裏隻是一時心奇。這裏都是你的長輩,想進去吃一口飯,可以嗎?”
殷元道:“各位能夠光臨,實在是蓬蓽生輝。能夠賞臉在這裏吃頓飯,那更是還在下天大的麵子。諸位,裏麵請。”
殷元掃視一下,竟發現房玄齡、長孫無忌、李大亮、閆立德、閻立本幾個也跟著李世民來了,還有雷打不動的李君羨。剩下的,倒都是不會給殷元增加壓力的人。
殷元帶他們進去之後,立刻吩咐廚房再做飯,但是李世民堅持要與民同樂,連餐具都要用一樣的。
最後,殷元給他們每個人打得滿滿的,又額外給加了點菜和水果,用盤子裝著,讓他們坐下來。
李世民看了看殷元的桌子上擺的明顯特殊,特別不滿意的瞪了殷元一眼,然後起身去和李治坐在一起。
李世民看了看李治滿嘴的油和還沒來得及動筷子的一碗肉,皺眉道:“別人都是半碗肉,你怎麽就兩碗肉了,你難道肚子就比別人金貴?”
殷元走過去笑道:“那是因為別人都是成年漢子,他卻是個要長身體的孩子,所以給他多一點。”
李世民虎目圓睜,盯著對麵的兄妹道:“他們呢,怎麽沒有肉?”
殷元回頭一看,那一對兄妹的桌上碗還在,肉已經沒了。雖然說有可能吃完了,可是據他了解,這兄妹每次吃夠都小心翼翼的,根本不可能把肉吃沒了。
殷元走了過去,看了看那小丫頭的衣服上濕濕的一片油漬道:“小丫頭,你把肉拿出來,放在衣服裏麵拿回去也就不好吃了。你要是想拿回去,哥哥給你拿個碗,你端回去好不好?”
這小丫頭像是犯了錯一樣,默默地從衣服裏麵掏出來幾塊肉,已經看起來糊成了一堆。
李世民不知道怎麽的,突然就感傷起來,歎了口氣道:“民生多艱,實乃肉食者之罪也,我沒臉吃肉,這兩碗肉,給他們兄妹。”
他隻有一碗肉,他卻要給兩碗肉。李治警惕的看了看他,然後準備立刻下筷子,卻被李世民憤怒的攔住道:“混賬,你少吃一頓,會餓死你嗎?”
李治看著李世民,有點怯懦的退後,然後道:“民生多艱,既然是肉食者之罪,自當懲處無能之人。但是無能者誤國,未必是無德者才會誤國,若一縣吏不能保境安民,使百姓富足,如果與民同甘共苦,甚至分了自己的家產,又能夠周濟幾個人。一碗肉隻是一時口腹的滿足,對於百姓來說,生活難以為繼,一時之快有何用。別說是自己碗裏的肉,大腿上的肉割下來也沒幾斤,如何能夠使百姓富足。”
李世民沒想到李治還振振有詞,抬起巴掌就想抽,但是又一想,這話說的不是沒有道理。而且這種理想,他很熟悉。一直以來,殷元就是個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發財,卻做著能夠使百姓吃上飯的事情。就好像是,將自己修行的更加強大,然後去幫助更多的人。這方麵,殷元的確和很多別人嘴裏的大善人不同,但是長安附近的百姓,卻從來沒覺得殷元是個無恥的斂財商人。
李世民看了一眼殷元,他明顯已經知道這是殷元教出來的好學生了。不然,李治一個孩子哪來這麽多驚世駭俗的理論。在這個取仕得看德行的年代,沒幾個人會這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