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五百零九章 朋友歸來

字體:16+-

燒了一會,殷元去摸了摸暖氣片,然後笑道:“成了,撤掉火爐。”

然後,宮人撤掉了宮裏的火爐,起初還覺得不如有火爐的時候暖和,但是過了一會之後,宮裏已經暖和的像春天了。

李世民笑道:“哈哈,奇妙的辦法呀!這樣一來,立政殿就不會有飛灰了,對觀音婢大有好處。”

長孫皇後現在暖氣片旁邊,感受著裏麵的溫度,笑道:“真是奇思妙想,懷素有心了。”

李世民道:“此次,太子和懷素有大功,朕要賞。”

說完,來回的踱了兩步道:“朕怎麽賞,對於殷懷素來說都是九牛一毛,再賞,就隻能給個官職了。朕賜你一個銀青光祿大夫,至於實職,複你少府少令。”

殷元嚇了一跳道:“陛下,說句有私心的話,我是您的女婿,替自己的嶽母學了點事就加官進爵。這事就算是臣不怕自己被彈劾,也怕有人跟陛下在朝堂上聊聊國事家事。雖然皇家的事都是國事,但是難免有心之人胡說。”

李世民冷笑道:“朕豈能怕幾個老儒。”

長孫皇後笑道:“陛下,你就聽懷素一句吧,到時候你們倆,搞不好就成了眾矢之的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那好,銀青光祿大夫一個就行了,等過了年,再提你複職的事情。”

殷元拜謝了李世民。

李世民摸著胡須道:“至於太子,行孝道之事,朕就不賞了。國事為重,太子以後當勉勵之。”

李承乾立刻謝恩,搞得殷元反應了半天才明白,這句話就意味著李世民要給李承乾加擔子了。

晚飯在立政殿,菜一上桌長孫皇後就笑道:“宮裏禦廚如今能做出這麽好的菜來,還得說我們雉奴聰明呢!懷素,你教的很好。”

李治拿著雙筷子,立刻坐的直直的,樣子頗為傲嬌。

小兕子舉起手大聲道:“還有我,我也去品嚐了,我是裁判。”

李世民道:“朕也是裁判。”

小兕子很高興的跑到殷元身邊道:“嬌嬌姐什麽時候進宮來,我很久沒看見她了。她一定是有了好多新的玩具,自己玩的高興就忘了我了。”

李治總是去殷家,所以他搶答道:“我知道,嬌嬌妹妹最近在學琴,但是不愛去學。我看見她找了好多小孩子,最近一直在玩五子棋,還在家裏弄了一個蹺蹺板、一個空心的鞠,每天都要騎著鐵馬在國公府到處跑幾圈。”

李世民看了看李治,突然道:“懷素,你妹妹今年幾歲?”

殷元心裏知道咯噔道:“年方五歲,還小,不懂事。”

其實,殷嬌已經六歲了,殷元怕李世民還搞什麽聯姻,於是心虛之下謊報了一歲。

李世民“哦”了一聲就沒了下文,搞得殷元心裏特別的不踏實。

小兕子噘著嘴道:“下次,我也要去玩。”

李治搖了搖頭道:“我是去跟先生學習的,你還小,都說了你過幾年才能去,難道你忘了。”

小兕子道:“我不管,我想去。”

李治道:“聽話,不去。”

李世民皺眉道:“雉奴,你妹妹想去,你就帶過去就是了。作為兄長,你怎麽如此不懂得愛護妹妹。”

李治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他本來是想帶著小兕子的,是李世民不讓,現在倒好,變成自己的錯了。

李治替李世民背鍋,背了也就背了,實在是沒什麽大事。

但是李承乾這時候道:“兒臣也想跟懷素學一些本事,是不是也可以?”

李世民麵色一變道:“你去幹什麽,你那麽好的老師教不會你,懷素就能麽!”

李承乾一愣道:“兒臣知錯。”

殷元是個不能被拉攏的人,李世民還沒老,不想把這麽個人交給儲君。

李世民神色稍緩道:“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想跟懷素學本事,那你隻需學就是了,但是拜師大可不必,也別把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弄到懷素的府上去。”

這就等於李世民給李承乾開了個口,殷元也默認了。不是因為殷元想開了,想幫助李承乾扭轉命運了。而是,他想讓世上少一些荒唐的事情。也是為了,長孫皇後對他私下說過的一句話,那句話是“太子乖張,我怕他走上歧途。懷素,你能不能幫我一個忙,以後勸他走正途。”

為了這句話,殷元願意讓世上少一個荒唐的事情。往後,就看李承乾的造化了。至於李恪,殷元從來沒想過讓他去爭天下。

殷元當晚住在了李治的寢宮裏麵,第二天一早去拜了長孫皇後,然後就出宮帶著李治去浪了。

李承乾終於拿出一副洗心革麵的樣子,把以往的荒唐收斂了起來。認認真真的拿起書本讀書,認認真真的辦事,好像他真的聽進去了。

貞觀十一年臘月,李恪回來了,去找孫思邈的人也傳來消息,他們已經和孫思邈在路上了。

殷元去城外迎接李恪和程處默、李震,隨行的還有馬周。

之後,大家馬上去複命了,到了晚上,李恪才趕到了食舍,見到了早就在那裏等待的殷元。

李恪走進來笑道:“還是這個地方好,高歌縱酒,好不快意呀!”

殷元笑道:“你回來了,自然是一醉方休。但是,那幾個家夥哪去了?”

李恪道:“都來了,隻不過他們倒黴了點,估計是被家人絆住了。你沒有特意說今天要來,應該都來不了了。”

殷元道:“無妨,今天喝完了,明天接著喝。”

李恪拿了一杯酒,和殷元碰杯,喝完之後,相視一笑就坐了下來。

李恪看起來越來越成熟,他本來長得很好看,現在又添了幾分剛毅,還真是個美男子。

代州的事情,已經全部進去正軌了。國貿所,正式成為了大唐的一個衙門,李恪回來之後,留下了李景恒那家夥,卻隻落了個副職,正值被李世民派過去的人給擔任了。不過,李景恒身份特殊,而且對國貿所十分熟悉,估計去了誰都無法撼動他的。

此次回來之後,所有人都要論功行賞。李恪,終於修煉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人,雖然功成身退,但是誰都會記得,在殷元離開之後,李恪主持之下的事務,樣樣順利。

殷元說起自己成婚的時候,李恪哈哈的大笑了幾聲道:“沒想到吧,我來了,而且還喝了酒,就是沒打擾你洞房花燭。”

殷元無奈道:“不仗義啊,你既然來了,竟然不等我敬你一杯酒,真是不仗義呀!”

殷元笑道:“其實,大家知道來的不是時候。所以,隻能偷偷摸摸行事,父皇氣的七竅生煙了,誰還敢大張旗鼓呢。喝完喜酒我們就出發了,一路上日夜兼程啊!就為了你一杯喜酒而已,這還能算是不仗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