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流氓用兵
正因為對於大唐來說很難權衡的事,所以李世民這樣的帝王都在猶豫。
放任吐蕃做大,極有可能威脅大唐邊境,但是如果想要打壓,難道要搭上無數人的性命,追到雪域高原去嗎?何況,許了吐蕃一個公主,並不是毫無好處,畢竟文成公主入吐蕃,確實換來了兩國好多年的安寧。
穿過曆史的迷霧,殷元看到了強盛的帝國無奈的時候。大唐並不知隻有西南有敵人,北邊還有更加可怕的敵人,所以,大唐如果不願意顧此失彼,最後很可能還是會和親,這會成為一個必然事件。
殷元攪和這件事的目的,就是沒想過用和親來解決這件事,而且他還有將吐蕃納入大唐版圖的野心。
不得不說,殷元膽子很大,就是不知道李世民有沒有這個膽子了,不過他估計是有的,畢竟是個帝王,攻城略地的事情一定是很感興趣的。
殷元看著身處上位的侯君集,一時間弄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什麽。
不得不說,侯君集的態度很不讓人喜歡,就連執失思力都有點鬱悶了。
執失思力向殷元道:“鄖國公,如果我們現在進軍吐穀渾,您覺得該如何與吐蕃軍交戰?”
殷元算是被他問的有點懵了,雖然是倉促之間出兵,但也沒理由倉促成這樣吧。要是幾個主要的將領都不知道仗怎麽打,那下麵的士兵恐怕連為什麽參加這場戰鬥都不知道。這不是個好兆頭,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危險信號。
殷元道:“這個問題不難,首先要弄清楚我們到底是來做什麽的,既然是要阻止吐蕃吞並吐穀渾和其他國家,那我們自然要出兵去打,至於怎麽打,當然是找到吐蕃軍隊,聯合吐穀渾和其他部落的兵馬去打。”
執失思力道:“鄖國公的意思是,保住吐穀渾,讓他們如何吐蕃大軍作戰?”
殷元笑道:“將軍當年也曾經參與了吐穀渾之戰,應該知道其實在吐穀渾的地盤上,他們這些住在這裏的人,更能夠適應這裏的氣候。而且,大唐軍隊初來一定水土不服,貿然開戰不利,還是先率軍進入吐穀渾,然後幫助吐穀渾人,讓我們的士兵逐漸調整,等什麽時候適應了,那時候再和吐蕃大戰。”
一直沒說話的侯君集道:“我完全同意鄖國公的看法,上次出征吐穀渾,鄖國公的想法也是和在下不謀而合。這裏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唐軍更適合守城攻城,去和吐蕃人在吐穀渾的地盤上打仗,也還是一件好事,很難確保萬無一失啊!”
殷元道:“凡戰必有勝敗,兵家常事。唐軍厲兵秣馬,未必比他吐蕃差。況且,如果不出我所料,眼下吐蕃兵馬正在加緊攻擊,希望能夠盡快擊敗吐穀渾、黨項等軍隊。此時我大唐軍隊介入,戰事必定膠著起來,對他們絕不會有利。”
侯君集點頭道:“言之有理,那就按照原定方案,以左武衛為先鋒,進入吐穀渾。”
牛進達道:“好,那末將就先走一趟了。”
侯君集道:“進達自然可以旗開得勝,但是這件事事關重大,未必僅僅是一戰之功,如果有什麽變化,到時候隻怕還要鄖國公隨機應變。再加上吐蕃兵強馬壯,所以你們兩路人馬並為一處,一起進發。”
殷元覺得沒有說話的藝術最好不要這麽裝,這侯君集明顯是裝的有點過了。明明可以一句話說話,非得分兩次說,有什麽用呢!這裏的人,那個會被他欺騙,之後對他感恩戴德呢。
殷元道:“侯尚書暫且坐鎮於此,待我們在吐穀渾紮穩腳跟,大軍便可以進入吐穀渾了。”
侯君集道:“不愧是鄖國公,侯某在此,等候二位將軍的佳音了。”
第二天,牛進達和殷元的兩路人馬就離開了鬆州,往吐穀渾進發。根據韓威的消息,如今吐蕃大軍正在挺進,準備攻擊吐穀渾的主力,而吐穀渾戰敗的部隊變成了散兵遊勇,在各處遊**。
二人扯開大唐的軍旗,四處尋找潰軍,漸漸的聚攏起來。
十日後,殷元和牛進達會師吐穀渾的伏俟城。
殷元和牛進達都沒管吐穀渾到底怎麽樣了,隻知道吐穀渾敗得可慘了,到處都是殘兵敗將。殷元和牛進達之所以這麽慢,就是因為他們一路上收了很多的殘兵敗將,隊伍迅速的壯大起來。
在大唐的軍旗號召之下,更多的敗亡的人來投入大唐的指揮之下,所以他們特別的順利,甚至可以說順利的驚人。
伏俟城下,殷元看著戰火之後的殘垣斷壁,苦笑道:“這伏俟城建設應該也很不容易,沒想到接連被戰火毀壞。以後,這天下搞不好就沒有這座名城了。”
牛進達認為他有病,所以才會替自己的敵人默哀,看著對方道:“我請求你閉上你的嘴,然後趕緊帶大家進去休息一下,我們怎麽說也幫他們保留了點尊嚴,享受一下不過分吧!”
殷元道:“不過分,太不過分了。不過我聽說,他們這些人素來大方的人,對於自己的恩人,恨不得把自己的妻子也獻出來。老牛,你平時看著挺老實的,這跑出來之後,明顯是變了呀!”
牛進達道:“呸,你個不要臉,我說的是吃飯、喝酒。”
殷元道:“我也就是隨口一說,你千萬不要真的惦記人家的妻子。”
牛進達想下馬打一頓殷元,但是考慮到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所以還是算了。
大軍進入伏俟城,果然伏俟城還算是富庶,來的也算是及時,最起碼能夠養活大軍和吐穀渾殘兵,這樣一來,腳跟就算是基本上站穩了。
本來,鬆讚幹布要收拾完吐穀渾就去收拾黨項和白蘭等部,但是誰能想到,自己把吐穀渾收拾完了,結果殘兵又重新聚集起來了,而且大唐兵馬還真的進入吐穀渾,準備和吐蕃作戰了。
即使是遠在吐蕃,他也聽說過此次進入吐穀渾的這兩個人的名聲,一個是老將,和一種酒有關係,另一個近幾年在大唐聲名鵲起,聽說在北方以少勝多,用兵很厲害。吐穀渾之戰,殷元也出了奇謀,甚至還斷言當年的伏允可汗結局不好。
可以說,來的兩個人都是很難纏的人。而且,從初期來看,這兩個人剛進來根本就無心找吐蕃大戰,就像乘機把吐穀渾的戰鬥力恢複起來,然後讓吐穀渾和吐蕃再大戰幾百回合再說。
打仗,很少有人真的講什麽道義,但是殷元和牛進達的做派,仿佛是純粹流氓,根本不在乎吐蕃和吐穀渾會怎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