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五百八十四章 最後的諫言

字體:16+-

殷元從來不認為分封是一件好事,能夠使天下長治久安。可是事實上大唐後來的節度使製度,和分封有著同樣的弊病,可見唐代的帝王對於這種製度確實是有所偏好。就算是解決了眼下的事情,同樣難保以後不會再發生。

長孫無忌道:“代州,雖然是邊境,但是你已經在代州有所根基,以後治理代州,抵抗異族也一樣沒有什麽問題。所以,陛下封賞代州對鄖國公來說,那是百利而無一害呀!”

殷元道:“代州雖然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麽戰亂,但是本來就是個重鎮,雁門險關,兵家必爭之地,所以誰要是去當這個地方的刺史,必定勞心勞力,幹得不好,事情可就大了。”

長孫無忌笑道:“可你是你,不是別人。要說別人幹不好還有可能,但是如果你也幹不好,那可就天底下沒有人能做這個刺史了。”

殷元看著對方道:“您要是這麽說,我就更不能當這個刺史了,免得天下人都覺得,我殷元擁兵自重什麽的。”

長孫無忌覺得殷元可以說是毫無保留了,這話換了別人一定不會這麽輕鬆的說出來。這也許就意味著,殷元內心也很抗拒去當刺史,而且,他還是代州這樣地方的刺史。

長孫無忌道:“那,你覺得如果要阻止陛下的封賞,該怎麽做?”

殷元道:“您不是一直在做麽,對於陛下,隻能用勸說這一個辦法,除此之外,想不出任何行之有效的辦法來。”

長孫無忌明白,麵對李世民,不存在太多可以用的計謀。但是,僅憑他自己,好像又勢單力孤。

房玄齡他們早就痛斥過分封了,可是到了如今再讓房玄齡去頂著李世民,這明顯是不太可能了。房玄齡,他並非穩如泰山,相反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所以,長孫無忌覺得殷元應該是個可以一起去的人,因為殷元很受李世民的寵信,而且還經常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長孫無忌道:“但是,就如同你所說,除了勸說,我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殷元笑道:“既然是這樣,您應該並不是不擅長這類事。據我所知,您是大唐少有的幾個能夠勸說陛下的人。而您,絕對是陛下信賴的人。”

長孫無忌無奈道:“恐怕天底下沒有能勸得了陛下的臣子,我隻是一個外戚,還懂得怎麽迂回罷了。”

殷元道:“那現在,就不能迂回了麽?”

長孫無忌麵色發苦道:“你多久沒有進宮去看過皇後了?”

殷元道:“半個月的時間。”

長孫無忌道:“我卻每天都去,她的身體每況愈下,如今再讓她憂心,可就有點不好了。我這個妹妹,已經操心的夠多了。”

殷元道:“陛下心中所愛可不隻有皇後,他不還有兒女麽?”

長孫無忌道:“就太子和魏王他們,不給陛下添亂就是最好的事情了。而且,以他們的身份,陛下要是不想讓他們摻乎這件事,那還是算了吧!不過,如果吳王肯上書,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殷元笑道:“還是算了吧,這吳王最近可是自己惹了一身麻煩,就別讓他再加一些麻煩了!”

長孫無忌好奇道:“麻煩,他哪來的麻煩?”

殷元道:“他最近幹了點大事,把轄下的幾個惡霸給辦了,而且還把人家的地給分了。這年頭的惡霸,誰還沒點關係呢,於是就有人說吳王胡來。”

長孫無忌道:“那不本來就是胡來麽,要不是胡來,他怎麽會這麽幹。其實,我覺得他應該徐徐圖之,他這個人,現在就跟你一個樣子,總是在做事之前一點也不考慮後果。”

殷元道:“幾個惡霸倒不是什麽很嚴重的事情,最近他準備幹點大事,據我所知,他要減稅收,還要興水利。這家夥,真是不折騰就難受啊!”

長孫無忌笑道:“其實,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雖然總是被人彈劾,但是實際上他做的事情卻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殷元笑道:“還是說正事吧,其實陛下的兒女,不隻有這麽幾個。有時候,這兒子跟父親之間總是有點男人之間的隔閡,可是女兒和母親之間,那就好多了。”

長孫無忌道:“哦,你的意思是?”

殷元道:“陛下最喜歡的女兒是,您的兒媳吧?”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拿起杯酒笑道:“我明白了,看來我真的是老糊塗了,辦法居然已經有了,枉我還為此夜不能寐呢!”

殷元笑道:“既然如此,今日何不多喝幾杯呢!”

長孫無忌笑道:“那自然是要多喝幾杯的。”

殷元喝長孫無忌喝完了酒之後就各自回家了,殷元覺得長孫無忌心裏還是有很深的束縛,也許是因為他是個外戚,而李世民是個心裏很明白的君王。

張亮被封鄖國公之後,殷元很快就會變成代國公,但是這個時候,長樂公主出來了,糾集了一幫臣子去勸李世民。而殷元,這次罕見的沒有參與這件事,別人來找的時候,殷元居然裝病了。

殷元裝病,天底下就沒有人會相信。一個血氣方剛的家夥,突然就病了,這是什麽臭毛病。

李世民被群臣逼得太緊,最後把殷元給叫進宮去了。

殷元進宮的時候,天還下著雨呢!殷元走進太極殿的時候,鞋子裏麵都是水。

李世民看了看他道:“你這滿身的水,要是不好好的烤烤火,我看你裝病就裝成了真的了。”

殷元看了看李世民道:“陛下,您這臉色,看起來可不太好吧!”

李世民站起來,走到門口,吹著風道:“春雨貴如油,這場雨真好啊!”

殷元道:“陛下,您還是有話直說,我看您好像憂心忡忡啊!”

李世民道:“最近,他們都說朕分封錯了,連朕的女兒都出來勸阻,可是我看長安好像隻有你最鎮靜,一點都沒有著急,反而裝起病來了。”

殷元道:“我相信陛下自有決斷,何必讓我這個本不該管的人指手畫腳。”

李世民道:“這不是你不該管的事情,而且還是你出的主意,你自己裝病,其實就是為了讓朕找你來。等到了朕到了最後難以決斷的時候,你再出來勸說。”

殷元道:“陛下是這麽說臣的話,臣隻能說您說的是太對了。”

李世民道:“朕都不用問,你根本就不支持這樣的分封。”

殷元笑道:“陛下,那您會聽臣的嗎?”

李世民長舒一口氣道:“可是,你還沒有開始勸說呢!”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還有什麽必要這麽麻煩呢!殷元覺得,李世民這應該屬於是一個並不好笑的玩笑。

殷元道:“陛下,這天底下,哪裏有什麽完美的事情呢!大漢施行分封,結果鬧出了六王之亂那樣的事情,但是到了漢武的時候,推恩令實施,諸王被削弱了。可是大漢,不也成為一個曆史了嗎?”

李世民道:“難道你覺得,李氏的子孫會鎮不住這些封疆大吏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