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勳官十轉
殷元不太喜歡在無所謂的事情上浪費時間,但是長樂公主卻給他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所以盡管很像是閑扯,他還是這麽做了。
長樂公主切菜的技術真的很鱉足,而且看起來還切的很費勁,但是殷元始終在一旁報以鼓勵的眼神。於是,長樂公主更加的興致勃勃。
很多事情,她隻是沒有嚐試過罷了。其實,人生真的有很多更有趣味的事情,隻是,很少有人能陪她。
殷元做飯的時候,也不管她切的菜有多難看了,直接下鍋。
煮了一把麵在鍋裏,蓋上蓋子後,殷元笑道:“貞觀八年的時候,我總是天黑離開家,趕去和芳桃一起吃飯。那個時候,吃的飯大部分都是麵食,容易吃飽。現在想起來,最為懷念的,就是一碗豐盛的湯餅,有時候能吃三大碗。”
長樂公主道:“貞觀八年,那一年你還沒有現在這麽忙。”
殷元點頭道:“不錯,那些時間,我覺得最省心。”
長樂公主認為,貞觀八年對於殷元來說是一個最重要的轉折,由一個籍籍無名的人,在長安聲名鵲起。至於貞觀九年,那是他崛起的一年,時至貞觀十三年,殷元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人驚歎的地步。再往下走會怎麽樣,長樂公主不清楚,但是很有可能以後,他會變成一個前無古人的人。
飯菜熟了之後,長樂公主才發現,自己切的菜確實不好看,至於味道好不好,那和自己是沒有什麽關係的。
長樂公主看著殷元的吃相,第一次覺得這家夥可能真不是一個細膩的人,但是他做起事情來卻並非如此。雖然,在貴族的禮儀之中,吃飯本來就應該是一件很斯文的事情,至少不應該這麽的粗魯,但是這種粗魯,長樂公主卻覺得能夠很真實的感受到,殷元這個人特有的真實。
長樂公主突然笑了,笑得殷元完全沒反應過來,看著對方道:“公主,您這是?”
長樂公主道:“你吃飯的樣子,就好像別人會搶走你的碗一樣。”
殷元有點囧,看了看長樂公主道:“其實,我家裏的人以前都還是很有規矩的,但是後來,慢慢的就沒有了。吃飯的時候不僅可以說話,還可以吃出聲來。”
長樂公主好奇道:“那,麗貞妹妹呢?”
殷元道:“公主還不至於,但是近來也慢慢開始變化了,至少每天晚上不說半個時辰的閑話,休想讓她入睡。”
長樂公主點了點頭,她覺得那可能才是真的如膠似漆的恩愛,不像很多人一樣,自以為相敬如賓,其實過得都是不真實的生活。禮教的束縛,讓人與人的關係本該更進一步的止步,而且不是止乎禮,而是束縛。
發乎情,止乎禮的禮,和嚴苛而不近人情的禮教,殷元從來不覺得有什麽關係。禮教,任何時候都有它糟粕的一麵,無可否認。
吃完熱湯麵,人也暖和了,身上一股油煙飯菜的味道,兩個人也越來越沒有拘束。在食舍的閣樓裏,長樂公主拿著酒杯喝酒,在殷元去廚房的一會兒,她已經喝的醉醺醺的。
她一定滿腹的心事,但是無處訴說。
殷元走過去拿起了酒杯道:“公主,你這是獨酌啊,不如我陪你喝幾杯?”
長樂公主用手臂支撐著下巴,看著殷元道:“你,是個英雄?”
殷元笑道:“公主覺得我是我就是,公主如果覺得我不是,我明天就改名叫狗熊。”
長樂笑著,就像是個孩子一樣,指著殷元道:“你是個懦夫,好多年前你就是,隻不過後來,你不是了。”
殷元能從中聽出很濃的哀怨來,但是這種事情又不是自己能夠控製的,嚴格來說,這是前麵那位仁兄幹的。
當他眼裏有你的時候,無能而懦弱,無力改變一切。可是當他屬於別人的時候,他突然變成了一個英雄,且柔情蜜意,羨煞旁人。
這對長樂公主的此生,也許是最大的諷刺,但誰又能解釋的清楚呢,反正殷元是不能。
殷元道:“公主,再飲一杯。”
幾杯之後,殷元就把長樂公主給灌醉了,然後找了幾個食舍裏的侍女,伺候她睡著了。
第二天長樂公主醒來的時候,驚愕的發現這可能是這輩子最大膽的一件事了,因為她沒有住在自己家裏,而是住在了一個男人經常住的地方。
這裏本無梳洗的東西,大都是臨時拿過來的,長樂看了看之後道:“殷懷素哪裏去了?”
幾個侍女卻說,殷元昨夜就已經離開了。這種時候,殷元不管昨夜什麽時候走的,他都必須是沒有做過停留的。
長樂公主點了點頭,梳洗結束之後就走了。
待長樂公主走掉之後,殷元才放心的離開。他怎麽敢把一個公主丟在這裏不管不顧呢,但是他是真的不應該留下。所以,他才讓人說自己早就離開了。
回家之後的殷元一覺睡到了中午,直到李姝叫他去吃飯才起床,他總是奔波在三個地方,顯得回家也是一件很繁忙的事情。可是,就算你苦心孤詣,別人卻未必這麽覺得。所以,京城之中對他的詬病漸多。大概覺得,一個做了駙馬的人,還能夠如此光明正大的納妾,實在是膽大妄為且非常好色。
殷元對於京城的言論置之不理,他這個人連一些敵對的人、敵對的事也能夠輕鬆的放下,何況是非議呢!所以,也有很多人極佩服他這種定力。但隻有殷元知道,有些事不是不想在意,而是做了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麻煩,所以有時候吃點虧反而是福氣。
正因為殷元的這種行事風格,李世民才會一直對殷元如此的寵信。於是,李世民考慮再三,殷元的封號還是保住了,繼續做他的鄖國公,張亮卻換了個封號。世襲刺史的事情停止,殷元卻加封了上護軍,已經是勳官十轉了,再加上殷元給他李世民搞了不少的錢,於是李世民投桃報李的,給國公府和公主府兩處,都送了一大堆的東西。
另外就是,崔氏是已故殷開山的父親,自幼撫養殷元,這次李世民嘉獎她,給了她一個二品的誥命,以前她本就是三品的。而殷元的身後,也賜了個五品宜人。
李世民這個命令,殷元覺得已經超出了他對李世民的認知範圍,他有這麽善解人意麽?
話說,崔氏知道殷元可能改封之後,心裏想著自家夫君的家業,戎馬半生的榮耀從此要泯滅了。但是,李世民居然現在給保住了,而且還賞賜到了崔氏的身上。
他李世民,絕對幹不出來這麽漂亮的事情,以殷元的眼光來看,這要不是長孫皇後說的,就是長樂公主說的。君臣也好幾年了,殷元也知道他什麽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