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六百六十七章 養不教父之過

字體:16+-

話說到了正題上,李世民指著書案道:“此乃皇後遺稿,朕欲使大唐女子皆以此為榜樣,所以刊印出來,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殷元笑道:“多大點事,包在我身上。”

李世民道:“休要輕浮,此事必須萬無一失,你要拿出渾身本事去辦,亦不失孝道。”

殷元點頭道:“是的,臣知道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叫了一聲,外麵的武媚娘走了進來。

李世民道:“此乃武才人,已故應國公之女,頗有才華,所以,這件事交給她去辦。不管你需要宮裏做什麽,花多少錢,都可以找她。”

殷元道:“臣遵旨。”

李世民讓武媚娘離開,坐下來道:“說說吧,接下來怎麽辦?”

殷元一愣道:“臣,自然是聽陛下的吩咐,陛下讓臣怎麽做,臣就怎麽做。”

李世民道:“朕可沒有什麽主意,畢竟最終這一切的事情都是因你而起,難道到了現在,還要朕來幫你定計策不成?”

殷元笑道:“這話要是這麽說,臣就大膽了。臣以為,萬事都得求穩,畢竟初次交鋒已經在暗中結束了,大家各自已經妥協了。隻要現在,沒有人非得逼的臣無路可走,那就不急不躁,繼續把該幹的事情給幹了。九層之台,起於累土,沒必要逼的他們狗急跳牆。”

李世民嘴角微微一抽道:“還真是狗急跳牆。”

殷元道:“是啊,我們都看到人家跳牆了,就別讓他們繼續跳了。以後,我們繼續做好自己的事情,時機到了就不用管了,讓他們跳,跳出去也是萬丈懸崖的時候,跳死他們算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那,你覺得王績這個人,可不可以一用?”

殷元笑道:“陛下用他,已經不是一次了吧!可是,陛下應該也看到了,他就是那樣的一個人,想讓他改變,並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所以,還是別搞的大家都不痛快了。”

李世民歎道:“我還以為,你成功的讓自己的弟子娶了王閥的女子,應該是打入了他們內部,卻沒想到,你居然還是個外人。”

殷元無奈道:“您要是這麽說,那還真是沒有錯。這門閥,可不是說進就能進的。他們倒是願意收一條狗,可要是到了收不了的時候,自然會拿出驅狼的棍棒來。”

李世民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了看殷元道:“為什麽,朕總是覺得,你雖然說話粗鄙,但有時候還真是有一些道理啊!”

殷元笑道:“這就叫做,話糙理不糙。”

李世民無奈道:“還是不要辜負你自己的一身才華,你可以多寫一些詩文,收斂一些你粗鄙不堪的說話方式。”

殷元道:“臣還想請陛下能收一收遇事不跟別人打招呼的習慣呢,難道陛下能改?”

李世民皺眉道:“朕,有這個惡習?”

殷元點頭道:“當然有,要不是您覺得晉王還小,不跟他解釋的話,他怎麽會跑到我家裏去,還說要跟我一起,進宮來找您討回公道呢!”

李世民皺著的眉頭變成了倒豎,怒道:“這個雉奴,真是越來越不聽話了,怎麽能不聽朕的話呢!”

殷元指了指自己道:“陛下,再勸您一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晉王有什麽偏差,陛下跟臣,以後嚴加管束就是了,就不要自己暴怒了,實在是有點自己不給自己麵子。”

李世民一愣,突然覺得這句話,應該也屬於“話糙理不糙”的行列。

想了一會李世民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話說的一點不錯,但不知,這話是哪位聖賢說的?”

殷元有點緊張道:“這個,絕不是什麽聖賢說的。陛下,這臣也就這點才學,偶爾說幾句新鮮的,實在是不是聖賢之輩。”

李世民聽明白了,原來這話是殷元自己說的。

於是,李世民端了一會道:“有道理的話就是有道理,不能因為是你這麽個不著調的人說的,就要變得一文不值了。”

殷元笑道:“陛下聖明。”

李世民特別看不慣殷元得意,於是道:“宮裏大宴,蘭陵沒有來,你說,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朕的女兒做了你殷家的人,就不能出來見人了?”

殷元知道李世民是故意刁難,於是道:“陛下容稟,蘭陵公主之所以沒有來,是因為她自然不必來這裏顯得自己得陛下的寵愛,而陛下您,我不會因此而覺得她的孝敬更增了幾分。畢竟,大宴群臣這種事,本就不是一家人湊熱鬧的時候。”

李世民冷笑道:“你的詭辯之道,真的是越來越見長了啊!”

殷元知道騙不了李世民的,但總不能說,蘭陵公主就是睡起來的太晚了,所以自己特意吩咐讓人別吵,讓她睡好吧!

李世民道:“火藥的事情,你也要開始準備了。你需要什麽,先跟朕說。”

殷元想了一下道:“陛下如果信得過臣和晉王,那就讓晉王跟著臣去做這件事。至於人手,臣馬上去找,找到之後,他們這些人就得保護起來,甚至囚禁,等武器見到天日的時候,他們也該有封侯的機會。這,陛下能答應麽?”

李世民笑道:“你倒是很會替自己臉上貼金,難道這些事朕想不到,還要你特意來提醒麽!隻要能有所成就,朕自然不會吝嗇。當然了,你覺得朕吝嗇是有道理的,畢竟你已經富甲天下了,連朕的衣食,都快要靠你了。”

殷元道:“陛下這個話就有點不對了,但凡是天底下的事,都不可能一人單槍匹馬而成。做生意這種事,一個人自然不成,給出力的人應得的報酬,那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臣做的生意,那是在大唐律法的邊緣上來回試探,就這種情況,要不是陛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早就幹不了了麽!所以,這就是陛下讓了一步,所以才能有這麽大的生意,那分一半怎麽了?

有時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不管看起來有人如何忙碌,如何付出,可是臨門一腳的關鍵如果不解決,那就什麽都沒有。這最關鍵的地方,看似毫不費力,貢獻卻是最大的,自然應該得到最大的回報。這,是自然之理。”

李世民道:“哦,自然之理?”

殷元點頭道:“當然了,天底下還有很多類似的道理。比如,一群人去做事,有時候就是兩成的人幹了八成的事情,得到了八成的利益。就像是修築朱雀大街,兩成的人是主力,八成的人什麽技術都沒有,換了誰都會挖土一樣。”

李世民驚訝道:“這,也是個自然之理麽?”

殷元點頭道:“是的,經過臣多年的觀察,將其命名為二八律,而且可以說,放之四海皆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