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吳王回京
說來也巧,殷元離開李治這裏的時候,就碰上了坑哥哥的李明達。
李明達手裏拿著個風車,骨碌碌的正在轉動。
李明達看見了殷元笑道:“先生,你一定是從倒黴的阿兄那裏剛剛出來吧?”
殷元道:“還真讓你說著了,他是挺倒黴的,不過他卻說,他之所以倒黴,都是你的功勞。”
李明達小嘴一撅道:“阿兄又在胡說了,他自己偷偷的跑出去玩,還吃了好吃的,就是不帶著我,所以他這就是報應。”
殷元笑道:“那,下次要是他肯帶著你,你就不會告訴你父皇嗎?”
李明達搖頭道:“父皇要問,我當然實話實說了。再說了,父皇從來不責罰我,說了又有什麽關係。”
殷元道:“來,公主,我來給你說說,什麽是仗義。”
殷元費盡口舌的給李明達一通的解釋,誰知道李明達聽完之後道:“我聽懂了,仗義就是一起做的事情,不能告訴別人,就連父皇都不例外。可是,要是連父皇都瞞著,那不就是不乖,不孝了嗎?”
殷元吃了一驚,暗歎這老李家有點東西啊,這李明達就聰明的很啊!
說殷元是從小看著她長大了,那也一點都不為過。從貞觀八年她就認識了經常能給她好吃的的殷元,從那時候開始,她就以為,殷元也是個哥哥一類的人物。盡管現在變成了自己的先生,可是依然是親近的人。
但是,好像在李治的問題上,她和李世民很能達成統一戰線,並且還充當了很不錯的間諜。所以,李治是越來越害怕這個嘴上沒有把門的妹妹。
殷元無奈道:“唉,你要是這麽說,我隻能說你不仗義了。你看,你阿兄,就是你雉奴哥哥,他平時對你還是挺好的,從小有什麽吃的都讓著你。他有時候犯了錯,那也不是什麽大事,你就算不告訴你父皇,那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當然不會變成什麽你不乖或者是不孝之類的,對嗎?”
李明達想了一會道:“先生,你說的這個,我可不知道對不對。但是,阿兄經常會騙我,你會不會也在騙我呢!”
殷元感覺騙這麽個小孩子好像有點跌份,丟自己的人。
殷元笑道:“我怎麽會騙你呢,你可是我的弟子啊!而且,你這麽聰明,我要是敢騙你,不就被你識破了麽!”
李明達被拍了馬屁,感覺還挺舒服的,於是傲嬌的道:“哼,諒你也不敢騙我。不然,我一定告訴父皇去,而且還要告訴蘭陵姐姐。”
殷元發現晉陽公主雖然年紀不大,但是騙是不好騙的,這個丫頭,確實也是聰明的很。
殷元費勁的把晉陽公主忽悠了一會,到底能不能收到效果,那還是兩說的事情。
長安市開了兩家書店,是殷元開的,盡管殷元屢屢被人詬病,但是好像他幹的這些事已經被李世民默許了一樣。盡管殷元沒有一樁生意在他自己的名下,可是實際上他就是在經商。
兩家書店很特殊,因為花了很大的價錢,買了一排很大的商鋪,商鋪裏麵到處都是硬木的書架,書籍是豎著立在上麵的。每一本書,都有一個漂亮的硬紙皮,在側麵寫著書的名字,作者之類的。
在這裏,不僅僅可以買書,而且可以看書,書架之間甚至有很大的空地,那裏擺放著桌椅。任何人來了,隻要登記一下名字就可以看書,甚至可以帶走,然後看完之後記得還回來。
這一通操作驚呆了唐人,書不是滿大街的石子,而是一件很奢侈的東西,殷元卻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成本,情願虧損一樣。
如果你去買書,你可以任意挑選,但是書架上的書卻不買,反而會去給你找一本新書來,用黃紙包好。
新奇的操作讓長安的百姓感到無比的驚訝,推出三天之後就有人告訴殷元,書無緣無故丟失了很多,有些人借了,壓根就沒準備還回來。
殷元不覺得肉疼,反而笑著說這不是一件壞事,然後讓人繼續把書補充上架,隻是讓人記住沒有還書的人什麽名字,以後就不要借給他了。
這樣的事情讓很多人覺得肉疼,但是也有人覺得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殷令名就說,這是殷元想當聖賢,真正的有教無類。
於是殷令威“聞名而來”,而且要在書店裏麵充當夥計,以表示自己向殷元學習,為天下讀書人盡心盡力。
殷令威提出這樣的要求,那下麵的人也不敢阻攔啊!說白了,這位也是殷家的少爺,殷元的堂兄弟,正兒八經的主子。
於是,殷令威開始了自己圖書管理員的生涯。並且在不久之後,辦了一件大事。
殷元作為一個拿方案的人,從來不幹那種親力親為的事情,所以書店成了之後他是去了一趟,然後就隻是聽別人報告過,自己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這年頭蒙昧無知,不良信用的人的確是有,但是淳樸的人也不少。殷元就聽說有一個農夫來借了一本書,到了時限之後先是還了,然後再借走,如此往複。直到自己家孩子背會了之後才還回來。問他為什麽,他說家裏買不起紙張,所以讓孩子硬生生照貓畫虎學了一遍,背的滾瓜爛熟。
殷令威聽了這個故事之後,那真是稀裏嘩啦的,恨不得立刻認識一下這位學子,然後接濟他一起讀書。掌櫃的攔住他,並且告訴他天底下窮人多的是,救不過來,要是真有心,在書店裏好好幹,能幫更多的人,或者是讀好書去拯救窮人會更功德無量。
殷元覺得殷令威還真是個性情中人,雖然平時殷嬌總是對這位兄長不太恭敬,但是殷元卻覺得這孩子有前途。
殷元的火器署也建好了,好歹趕在天寒地凍之前讓大家有房子住了,不然,這個冬天得把大家凍死在禁苑之側。為了改善他們的環境,在營房裏麵一水的盤了火炕,而且從房子建設之初就做好了設計,靠著牆壁做了爐子。這麽做的原因是省鐵,不然的話,他建個房子買上很多鐵的話,李世民得找他談話,問問他想幹啥。
天冷了,按理說南方比北方暖和,但是思鄉的人卻總是覺得,家裏比哪裏都暖和。所以,李恪得回京,而且李世民特許他早一點回京,所以還沒到臘月,十一月中旬,這家夥已經出現在了長安城外。
殷元的一切事情按部就班,竟然也能抽出時間去京城外麵接一接李恪去。
李恪此次回京可以說是春風得意,輕裝簡行就一路跑回來了,當然了,他還有很多的東西,在後麵往長安運送呢!為了低調,他就給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