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七百五十二章 拔得頭籌

字體:16+-

在馬球比賽裏麵,有一個頭籌的叫法,能夠拔得頭籌,那就算是先生奪人了。所以,剛一開始無疑就已經很激烈了。

李恪站在場外,手裏拿著一把折扇,看起來像文質彬彬,實際上他的扇子,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扇子怎麽使,場上的人就怎麽個打法,這都是事先已經約定好的。

殷元手裏握著一根看起來很厲害的馬球杆,裏麵是藤,外麵是上好的牛皮,看起來就很唬人,可實際上他確實是個馬球場上的庸才。

李恪請來的高手隻是個殷元這些人磨合了一天而已,對於他們來說,結果是未知的,但是竭盡全力已經是必然的選擇了。

事先,殷元給了大家一堆奇奇怪怪的護具,言明其重要性,所以這支馬球隊的裝備,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最高的水平。

今天程處默的任務是,對手的主力,他要去拖死對方,讓對方不能夠建功。當然了,如果他不能做到,一樣還會有人去對付對方的。

本來這麽重要的位置李恪是不準備讓程處默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上的,但是殷元卻說,正因為程處默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才能更好的完成這個任務。就算是犧牲一個程處默這樣的隊員,能夠把敵人的主力幹掉,那簡直不要太劃算。

這個主意略顯陰損,但聽著確實是很可行,所以李恪從善如流的采納了。而且,事先也一反常態的沒有好好的約束一下程處默。當然了,程處默也不是那種一定要胡來的人,可到了著急的時候到底會不會胡來,那就不好說了。

殷元看了看對麵的吐蕃人,突然覺得這幫黑乎乎的家夥,可能超乎自己想象的難對付。畢竟,這幫人一看就是經常練習的人,不論是騎術還是馬球技術都是頂尖的。

隨著馬球被高高的拋起,這一場馬球比賽才正式開始。

殷元騎著馬緩緩的衝了出去,衝在最前麵的事崔博良和那幾個高手。

殷元目光如同鷹隼一般的掃過眾人,別的什麽都不看,馬上落在一個矮壯的人身上。據說此人極其擅長短距離的衝刺,在這方麵殷元也不差,但是如果他可以打倒對方的話那沒任何問題,可是要控製好馬,將將好的把這人套住,那就困難了不止一點點。

殷元盡量的控製好戰馬靠近,恰好爭奪馬球的人已經開始搶奪,殷元靠了過去,幾乎貼著對方策馬跑了過去,正好阻住了對方,讓對方沒有機會靠近。

球沒有落在自己人手裏,但是大唐的人明顯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身強力壯的崔博良,衝過去之後一揮杆,把那球打得幾乎飛躍了半個場地,可見這廝力量之大。

坐在觀看席上的李世民眉頭一皺,倒吸了一口涼氣,心道:“這都是哪找來的,怎麽一個個都這麽個樣子,怕不是來打球的,殺人的吧!”

太過僵持了,從一開始就僵持在了一起,大唐的目的似乎並不是拔得頭籌,更像是阻止別人拔得頭籌。所以,從一開場大家的目的就是阻止對方,所以把個吐蕃人圍困在一起,硬是沒辦法吐出包圍。

得益於這幫人的“能力出眾”,他們一個人就能夠問候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人,就像薛仁貴這個人,看見誰表現比較出挑的話,立刻就上去一通問候。問候的方式就是,擋在別人前麵,或者是在別人揮杆的時候,他也揮杆,目的倒是不強,主要是別讓別人得逞就是了。

這樣的打法,一下子就讓場外的人皺起了眉頭,話說大唐的皇子和國公組的局,用得著如此下作嗎?

但是,這明顯隻是剛開始。因為由於一時不慎被吐蕃人領先之後,眼見就要拔得頭籌的時候,李震突然出現,充當大唐隊的頭馬,衝到了所有人的前麵。

吐蕃人當時就懵了,這人不是本來就是個跟屁蟲麽,怎麽會成為頭馬呢!但事實就是這樣,看起來不是進攻選手的李震突然進攻了,而且迅捷無比。

球確實是到了吐蕃人的手裏,可是他們已經沒有任何人能夠追的上李震了,因為程處默那廝,已經出現在了吐蕃人的前麵,開始阻攔。

吐蕃人根本就沒想明白,李震到底是怎麽衝上去的。尤其是被李震纏了很久的家夥,心裏已經開始咒罵了。玩馬球而已,還隱藏實力,是不是玩不起。

這一計,隻能用來拔得頭籌,然後就不好用了,這一點大家無比清楚。首先沒有第二個李震,吐蕃人不可能再吃同樣的虧。

喝彩聲雷動,場下的英國公李勣頗為滿意,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拔得了頭籌嘛!

場上的人更加有意思,拔得頭籌之後所有人齊呼“大唐萬勝”,其情狀與沙場建功無異。

喝彩的人還沒有場上的人會搞氣氛呢,這一幕,多多少少還是有人有意見的。畢竟,自己給自己喝彩這種事情雖然屢見不鮮,但是主場作戰還這麽沒風度,有點不合適啊!

殷元毫不顧忌別人的想法,於是繼續按照提前定好的計謀開展,讓李震放棄僥幸,大家一起全力絞殺。

大唐最彪悍的兒郎們還是低估了自己的實力,他們擁有最好最馴良的馬匹,而且還擁有遠比別人更優秀的騎術。武勳子弟們的才學必須得懷疑,但是他們好武這卻是不假。所以,聚在任何地方都會是一場災難的這麽一群人對上還沒想通怎麽回事的吐蕃馬球隊,其結果可想而知。

心存僥幸的吐蕃人當然不會放棄抵抗,於是幾次變化策略,但是在場外呢李恪洞若觀火,一次次及時調整,依然把吐蕃人困得死死的。但唐人隻要能有一個人出擊,也絕不會放過機會。

馬球是一項激烈的運動,難免會有碰撞。在碰撞過程中,吐蕃人也很快發現這些唐人幾乎武裝到了牙齒。他們不僅不懼怕碰撞而且還敢於橫衝直撞,逼得吐蕃人隻能幹瞪眼。

饒是如此,大唐也勝算看起來並不是很高,畢竟主力並不多,大部分人都是輔助。而且,他們還沒到那種揮舞馬球杆打人的地步。

關鍵時刻,程處默發揮了關鍵作用,困住敵人主力,甚至“不慎”和對方相撞,結果人馬俱傷,程處默也退出馬球比賽。

這時候,李恪突然調整了戰術,場上以殷元為首的幾個人開始瘋狂的策馬飛馳,亂糟糟的衝開了對方,然後詭異的將對方切斷了,中間有李震和殷元,死死的把吐蕃人困在那裏。辦法也很簡單,跑得過他們,也橫的過他們。馬球場是很大,吐蕃人當然可以想辦法越過他們,但是這根本就架不住大唐人要搞他們。很快,又有唐人“掉隊”,前來堵截。殷元和李震再一次衝過來,繼續攔截。

隱藏在大唐隊伍中中的高手“崔博良”終於奏效,再次拿下一籌,順利結束比賽。

崔博良本來不是個高手,但是遠不是吐蕃人眼裏那個圍追堵截的家夥,所以在吐蕃人調整戰術之後,崔博良就變成了一個意外的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