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七百六十一章 打斷樹幹

字體:16+-

雖然是李世民臨時起意,但是殷元對於大唐的第一支火器軍隊還是寄予厚望的。畢竟,是他把火器這種東西帶到了大唐,所以自然要善始善終,不要最後搞出來和雞肋,跟李世民說得似的揚一揚威風就算了。

殷元的火槍還不夠二百,但是數目也差不多了,隻要加快速度,到薛仁貴走的時候,能夠湊齊就是了。

殷元拿了兩支火銃,決定給薛仁貴加練,雖然個人精力有限,但是能夠教出一個合格的教練來,也還是不錯的。

殷元帶著薛仁貴騎著馬跑了一會,跑的遠一些停了下來。

下馬佇立,殷元扛著火銃道:“你需要記住的是,火銃這東西雖然威力還是可以,但是麵對敵人的盔甲和盾牌,到底有多大的能力,那可就很難說了。所以,用的時候,也不可能那麽的容易收到奇效。此戰是火器的第一戰,所以打得好不好,也不重要,也重要。雖然,以後可能會有更加精良的火器誕生,威力更大,精度更好,可是一開始就被認為是雞肋的話,以後甚至會影響火器的發展。”

薛仁貴點頭道:“我聽出來了,您的意思是,火器大有可為。”

殷元點頭道:“這不是我認為就是的事情,天下事的規律就是新的代替老的,老的會消亡,不與時俱進的人會災難降臨。火,本來就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但也是很有用的東西。火器的誕生,勢必會增添很多的殺戮,可是殺戮從來都不是我們的目的。”

薛仁貴道:“就像用兵是一樣的,這個道理,很能說得通。”

殷元點了點頭笑道:“所以,還是有很多道理很容易明白的。我要說的是,我之所以覺得火器大有可為,是因為人總是會不停的進步的,現在難以實現的視頻到了以後,也許就不是什麽問題了。至少,你不是已經見過了不用點火的火銃了麽?”

薛仁貴點了點頭道:“不錯,我確實見過了,對此深信不疑。能夠成為天下第一支火器軍隊的將官,我很榮幸。”

殷元笑道:“那,我也就跟著你與有榮焉了。”

說完,抬起了火銃,瞄準了前麵的樹,讓薛仁貴準備點火。

點火之後,鋼砂大部分都精準的落在了樹身上。

薛仁貴在一旁喝彩道:“好,好大的威力,好厲害的神射。”

殷元收起了火銃道:“你今天的任務就是把我剛才打中的那棵大樹,從我打中的地方打斷。我想,你的弓箭玩的特別好,這對你來說應該不是什麽很難的事情吧?”

薛仁貴舔了舔嘴唇,笑道:“剛才,您為什麽不打一棵比較細的樹呢?”

殷元冷笑道:“你覺得,粗壯的樹難打,還是纖細的更難打?”

薛仁貴點頭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以前就玩過您的小火銃,自己幾斤幾兩我十分清楚,所以要是玩砸了,您也得原諒我。”

殷元道:“我知道,但是上次我沒有好好的教你,今天我不是準備好好教你麽,你怕什麽?”

薛仁貴點了點頭道:“一定不會辜負你的。”

說完,薛仁貴開始了裝彈藥,說實話他的動作實在是很笨拙,笨拙的讓殷元覺得他這人好像很沒天賦啊!

不過,接下來薛仁貴的表現可以說是很亮眼了,至少在殷元的悉心指導下,他能夠打中目標了,別管是不是打到了殷元打中的地方,好歹他也能打中了。就是,這東西和弓箭的區別還是有點大,薛仁貴得好好的熟悉熟悉。

好在殷元準備的彈藥足夠多,所以天快黑的時候,薛仁貴終於沒辜負殷元的期望,把大樹打倒在了地上。

殷元帶著薛仁貴回城,趕在宵禁之前,兩個人來到了食舍裏。

食舍有個好處,要是不願意和武侯費唇舌的話,完全可以住在這裏,反正這裏什麽都有,餓不著之外也不用害怕風吹日曬。

兩個人很快就進入了吃吃喝喝的環節,薛仁貴總是惦記著殷元的知遇之恩,殷元總是躲避著和一個冉冉升起的將星交往過密的嫌疑,所以兩個人像這樣獨處的機會並不多。所以待在一起,有很多家常的事情可以聊,也可以說一些最近的新鮮事。

薛仁貴已經是當了父親的人了,相濡以沫過來的妻子是個不錯的賢內助,想想以前不得誌的時候,薛仁貴難以掩飾那種幸福感。聽彭籍的話進京,可能是他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了。但是剛進京的時候,他可沒想到自己能夠崛起的如此迅速。這並不是一個缺乏猛將的年代,他能夠迅速的崛起,背後自然少不了殷元的推手,另外他本來也就是一個很爭氣的人。

兩個人喝完了就倒頭睡了,第二天薛仁貴去把自己的兵馬調了過來,統共來了四百多人不到五百人。本來,他的騎兵行動,不需要太多的輜重糧草的配合的,但是此事事關重大,所以選的人數多了一些,二百條火銃,二倍的人馬,這就是大唐第一支火器軍隊的配置。

軍隊裏不乏有個殷元一起打過仗的軍人,看到殷元出現,立刻引起了一場騷亂。畢竟對於他們來說,能夠見到殷元,並不是一件很隨便的事情。他們有他們的職責,而殷元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殷元笑眯眯的看了看眾人,笑道:“好了,不用太激動了,咱們不是第一天認識了,這裏還有很多人一起喝過酒,生分的話,我也是會生氣的。”

老兵有個好處就是,盡管有時候不敢管教,但是他們打仗的時候不需要你費盡心機的去解釋。更不會一場仗打完之後,枉死無數人。血,本來就應該流到該流的地方去,這就是老兵。

殷元帶著眾人在禁苑附近開始了訓練,很快所有人都發現,他們的將軍薛仁貴,顯然已經掌握了火銃的用法。這很立竿見影,對於薛仁貴有好處,對他們來說,也說明這並不是很難學的事情。

所以,有時候薛仁貴不得不覺得,殷元可能已經算計到了這世間的一草一木,所以才能夠每次都做到一切剛好,恰如其分的感覺。

這群騎兵的勇悍是毋庸置疑的,旁邊駐紮的雲塘就很羨慕薛仁貴能夠統領這支大唐最特殊的騎兵,但是他就沒有這個機會。

雲塘也屬於沒有背景的年輕將領,但是很可惜他所有建功立業的行為都好像在殷元的影子之下,給人感覺好像沒有多大獨立行動的能力。而且誰都知道,雲塘是殷元的鐵杆追隨者,這一點李世民當然也一樣清清楚楚,所以,能去的人不會是他,盡管他都已經守了火器署很長時間了。

一個人恪盡職守沒有什麽錯,可是時間久了,總是會覺得缺乏新意。雲塘不僅羨慕薛仁貴,也懷念殷元帶著自己出去打仗的日子。其實,如果殷元不如,那自己出去打仗,樂趣好像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