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新學說
武後明白了,殷元覺得自己太殘忍了。所以,殷元確實是善良的人,李治沒說錯,即使殷元的屠刀見過天底下最多的人血,他的本性,還是善良。
殷元不是容易改變的人,他隻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就算是武後現在把自己的遭遇哭訴一遍,然後再把那兩位的惡行添油加醋的渲染一番,最後也依然無法說服殷元的。所以,還是不說了,免得在殷元麵前形象反而越來越差。
李治經常生病,日常總是看起來很虛弱,也不能經常活動了,殷元總是去看他,也有時候會帶著醫學院最好的大夫,去看一看李治的病怎麽樣。
有時間的時候,李治也研究天文地理,雖然說也就是聽別人說說,偶爾提幾個天真的問題,但是他倒是傾注了不少心血。而且,他還在欽天監裏麵專門找來了人來研究天文,可以說是很重視了。
記憶裏的李治,手捧著書,在讀書和貪婪之間徘徊,有時候被人打擾,會從書本後麵露出一雙活靈活現的眼睛,透露著一股靈秀之氣。如今,看到有時候臥床的李治,殷元就有點接受不了了。好好的人,說病就病了。
在禦花園看了牡丹,殷元和李恪兩個人坐在下麵,李治和武後坐在上麵。
李治道:“王兄,人真的能從海裏航行一圈,然後回到原地麽?”
李恪道:“按照彭籍的說法應該是這樣,因為他們確實和出發的地方相差不大,說起來是南轅北轍,最後的結果顯然不是越來越遠。”
李治目光看向他認為最聰明的殷元道:“先生,這是為何呀?”
殷元笑道:“那是因為,我們總是以為我們腳下的大地是一片,而且還有什麽天柱地維連接著天地。但是,如果我們腳下的大地不是平的一片,也不是方的,那這就可以解釋了。如果,整個大地不是一片而是一顆的話,這就很容易解釋了。”
李治皺眉道:“一顆,那人呆在那裏,下麵可有依托,地動是不是因為它晃動?”
殷元看了看李治這個好奇寶寶,耐心的道:“陛下,看過一些飄在天上的星辰吧,一個球形的,但是,它上麵也有山脈和塵埃,沒有依托,為什麽不會掉下來呢!你看那月亮上,豈不是早晚下麵的部分,要掉的幹幹淨淨。”
李治道:“那,為什麽不掉呢?”
殷元道:“這一定是因為吸引力的緣故,彭籍他們環繞一周而歸,但是肯定是頭頂天的,這也就是說明,大地的任何地方,上麵都是天。我們就在一個像月亮一樣的球體上麵,四周都是我們稱呼為天的東西。而大地,自然會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讓大地萬物能夠牢牢的站立在上麵。所以,我們飛不起來,跳的再好都會掉下來,而且,就算是長了翅膀,也無法脫離大地的束縛。至於地動,那應該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治道:“那,傳說中的神仙,到底住在那一顆星辰之上。”
殷元道:“陛下觀察星辰,不是在找神仙吧?”
李治道:“要是能找到,也可以找一下的。”
殷元笑道:“那恐怕要失望了,迄今為止,還沒找到神仙的藏身之處啊!”
李治笑道:“我倒覺得,可能天底下根本就沒有神仙。遍尋天下都找不到蹤跡,誰能證明真的存在呢!”
李恪道:“我估計,神仙可能飄然物外,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星辰太陽,都是他的手筆。”
殷元看了看李恪,這家夥要追尋宇宙起源麽,顯然這個問題太深奧了,要是討論一下宇宙大爆炸理論,估計大家都得懵。
殷元是很想揭露地球自轉公轉等方麵的事實真相,但是顯然這很扯淡,因為他不好解釋自己是怎麽知道的,畢竟大家要是都生在大唐的話,他就沒可能知道這些,因為他還不如欽天監在這件事上麵傾注的心血大呢!
李恪帶著幾分不尋常的意味道:“陛下,皇後,我以為這天文地理確實是大事,但是比起朝堂上的事情卻是小事。所以,這以後國子監,大可不必搞太多人來學習研究,還是以課業為主。官員晉升,還是要仔細考核,欽天監那幾位,給大把的錢可以,不能讓他們插手政治。最近,那幾位明顯已經成為了陛下的心腹,諸多事情經由他們的嘴裏才能稟告,實在是不合理啊!”
李恪的說法看起來十分合理,但是做帝王的要是有幾個寵臣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隻要沒有把持朝政就行了。李治還沒糊塗,所以寵臣也翻不了天。但是,這寵臣要是武後給安排的,李恪就很不願意了。
如果天下沒有了李恪,李家勢必會少一個保護自家江山的中堅力量,但是李恪在,那就不可能袖手旁觀的。甚至可以說,李恪和想要顛覆李家的人隻有你死我活,沒有任何緩和與妥協。
李治被殷元和李恪的做法弄得已經是明明白白的了,如果天下大事無人可以托付,他必定要依仗武後。但是現在他並不是孤立無援的,不管怎麽樣,他還是對李恪很放心,對殷元也很放心。
盡管天下忌憚這兩個人的人多得很,但是他們倆始終都恪守本分,這一點讓李治十分的心安。就算是李治病的嚴重了,殷元也想著辦法維護朝廷的正常運轉,維護著他李治。雖然皇權和相權總是會存在矛盾,但是殷元並沒有弱化皇權,也沒有加強相權。不拘一格,創新的用人方式,建立了高效而且完備的機構,替李治省了很多心。
李治笑道:“三哥說得對,我應該分清事情主次。以後,我一定不會用他們來做別的事情。”
李恪道:“這種事情不能怪你,隻能是做臣子的不懂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他們應該知道自己的職責,懂得避諱。就算是恰逢其會,也應該充耳不聞。以後,如果有人泄露禁中秘語,或者是幹涉政事,或者借身份之便在陛下麵前替什麽人說好話,臣請陛下斬殺,以儆效尤。”
李治皺了皺眉,他好像越來越心軟了,再過幾年想起當年剛上位的時候的手段,可能都會感到後悔吧!而李恪,自來就是一個行事果決的人,氣勢攝人。
殷元笑嗬嗬道:“那倒不用想吳王說的這麽嚇人,但是懲治還是要的。我們大唐,可以少殺一些人,這沒有問題的。長安外麵朝廷的工廠,多一個人幹活,總是要多產生一些價值,殺了豈不可惜。就算是個長舌之人,如舔水泥的話,誰還能攔著不成。”
李治覺得這個辦法仁慈多了,但是笑道:“那也不成啊,朝廷的工廠一直不如先生建的工廠幹得好,他要是去了之後不吃飯隻舔水泥,豈不是要更落後了麽?”
朝廷的工廠,很多都是重苦力,但是對於一些流放之後很慘的人或者是要殺頭的人,能活著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