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震驚
姚青青原本打算這件事情風平浪靜徹底平息之後,找個合適的機會告訴給鄭遠山。
然而又怎麽會想到,那個叫做鮮於邵華的北戎國人竟是北戎國的王爺,而且今日還會因為自己派了這麽許多士兵來,在馬王村裏一番屠殺。
隻見院內生靈塗炭,姚青青的心緊緊揪著,麵對鄭遠山的疑問,隻能是將鮮於邵華的這件事情全盤相告。
姚青青從那一日在院內看見渾身鮮血的鮮於邵華說起,一直說到昨天夜裏眼見鮮於邵華幾乎已經康複痊愈,便驅趕鮮於邵華離開自己的家。
趙瑞,秦星雲,鄭遠山,以及挺著個大肚子的王甜兒都是愣在當場。
鄭遠山雙手緊緊抓著姚青青的玉臂,緊張地道:“你怎麽會這麽傻啊,你分明都已經知道這人是北戎國的人,結果你還將他偷偷放在家裏。”
“況且他就即便不是北戎國的人,你也不能把他藏在家裏啊,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你還不和我商量一下,這怎麽能成!”
姚青青自然對於當日之事萬分悔恨,可是現在無論說什麽都已經晚了,可謂是悔之晚矣。
那鮮於邵華騎在大馬上,高高在上,衝著鄭遠山說道:“我躲藏在你家柴棚裏麵的這幾日,我對你這人已經算是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你不過就隻是一個山野村夫罷了,何德何能享有姚青青此等貌若天仙的娘子?我規勸你一句,不如你現在自行了斷,然後我帶著你娘子遠走高飛,錦衣玉食,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鄭遠山和秦星雲簡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難以想到,天底下居然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這個叫做鮮於邵華的,不僅僅是看上了鄭遠山的娘子,而且今天派了這麽多的官兵來,在馬王村中一通大砍大殺,目的就是為了帶著姚青青遠走高飛。
難道他們北戎國的人都是如此蠻橫不講理?
鄭遠山在暗中已然握緊雙拳,決心決意幹脆和鮮於邵華拚了。
由於姚青青此時非常悔恨,所以便緊緊抓的王甜兒的手說:“姐姐,如果當日我沒有心軟,不管不顧這人,也就不會有今天的這件事了!”
王甜兒輕聲一歎,說道:“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既然都已經做了,後悔也沒有用,任由他去!”
趙瑞眼看這麽下去終究不是個事,這北戎國此前他雖然從來都沒有打過交道,甚至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天底下有這麽一個國家。
但是看見北戎國的官兵個個肥頭大耳肚滿腸肥,可謂是真真正正的金戈鐵馬。
今日從玉清城趕來此地的英雄豪傑們,十之七八全部都是在江湖武林之中成名已久了的。
然而北戎國的官兵衝進來之後,對他們一通大砍大殺,削鐵如泥一般!
足以想見,北戎國十分了不得。
倘若任由著鄭遠山和鮮於邵華當場打起來,結果一定是北戎國的官兵將他們亂刀砍死。
被逼無奈之下,趙瑞隻得是硬著頭皮亮明正身,他連忙從懷中掏出趙王令牌,急聲說道:“我乃大商趙王,敢問兄台是何人?”
此話一出,在場的北戎國官兵們一個個的都是臉上一震。
鮮於邵華簡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沒有想到,在孔雀王朝這麽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居然會遇見名震天下的大商趙王!
“你……你說你是誰?大商趙王?”
鮮於邵華用力抓住馬韁,急聲問道。
趙瑞朗聲笑道:“不錯,正是在下,趙瑞。”
眼前的北戎國官兵們互相之間麵麵相覷,每一個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概他們和鮮於邵華是同樣的心理。
“敢問你是誰?”趙瑞緩緩收斂起臉上笑容,衝著鮮於邵華問道。
鮮於邵華緊皺眉頭,說道:“我是北戎國的秦王。”
趙瑞聽見他從始至終從來也沒有聽說過的名號,眉間一挑,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我們大商富有四海,我趙瑞在我們大商又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妨咱們在此交個朋友,兩國之間以後團結友好,你意下如何?”
趙瑞將這個橄欖枝當場扔給了鮮於邵華。
鮮於邵華一時之間滿麵躊躇。
阿育王尚且在世之時,北戎國先前壓根就不將孔雀王朝放在心上,日複一日地在孔雀王朝的邊疆興風作浪。
比如玉清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就是北戎國的目標。
北戎國的國王早就已經下定決心要拿著玉清城作為突破口,早一日將整個孔雀王朝拿下。
可惜就在這個時候,大商和孔雀王朝爆發了戰爭,北戎國的國王實在也是忍痛割愛,連忙收兵,短時間之內不再侵犯玉清城。
正是因為如此,足以可見大商的聲威在北戎國境內那可是數一數二的。
其實北戎國的國王在立下這項國策之時,遭受到了朝堂裏很多大臣們的阻攔。
因為玉清城原本就是孔雀王朝一處獨特的存在,玉清城中有許多武林高手,北戎國倘若是想要以玉清城作為突破口,一定是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甚至是財力。
然而國王一直都覺得玉清城的地理位勢很是良好,相當易守難攻,一旦是在此作為突破口,相信很快北戎國就可以將孔雀王朝拿下。
無論群臣如何阻攔,國王都是一意孤行,非得是將玉清城拿下。
國王作為北戎國的至尊,至高無上,他說的話便是聖旨,旁人隻得聽令行事。
就這樣,北戎國砸下了全年稅收的十分之六,全部都用於在攻打玉清城的士兵軍餉上。
就是如此,一連兩年時間過去。
在北戎國的不斷進攻之下,玉清城雖然已經生靈塗炭,北戎國很快就可以將玉清城徹底拿下,繼而將玉清城作為攻打孔雀王朝的突破口,早一日將整個孔雀王朝拿下。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以大商趙王為首的大商金戈鐵馬,開始對孔雀王朝發動猛烈進攻。
大戰剛一開始之時,國王便意識到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