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兵王

第154章 考核總結講評

字體:16+-

賈子韜霍然腦洞大開,向後一揮手,後邊跟隨的隊員迅速上來兩個人,七手八腳的把井蓋掀開。

"原來如此……"

望著井蓋下邊的深邃。賈子韜、鄭修傑、馮偉澤三人不約而同的道出了這同一句話。

"好你個趙山河,居然做起了地老鼠?真是太有才了……"

鄧偉澤不由得發出了長長的一聲感歎。

" 這就是戰爭!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通過不斷的演習展現真實戰爭的殘酷。我們把趙山河他們逼得上天無路,進來無門,就隻能挖牆盜洞了。"

鄭修傑也不由讚歎對手的銳意拓取。

"我們現在終於可以向首長匯報了。不管是暴風驟雨,還是山呼海嘯,也隻能硬著頭皮去承受了!"

賈子韜一張臉如同熟透了的苦瓜。一半是綠,一半是紅。

"勝者王侯敗者寇,誰讓我們是失敗者呢!"

鄭修傑也是強作歡顏,說著一點營養都沒有的自我調侃。嘴角帶著苦笑。

……

廢棄化工廠的空曠的籃球場占地頗廣。

籃球架上的木板千瘡百孔。而投籃筐,包括原來的籃網早已不知被狂風暴雨還是烈日嚴寒。

摧殘的支離破碎。

隻有地上的野草,拚命的從斑駁支離的水泥地上鑽了出來。

縱然傷痕累累,猶自在秋風中曼舞……

操場上,東北虎中隊、華南虎中隊、馬來虎中隊、新兵班分列兩排。

而新兵班和三個中隊間隔至少十米。

如同楚河漢界。

三個中隊的排麵是丟盔卸甲,垂頭喪氣。

新兵班的排麵是精神飽滿,鬥誌昂揚。

"趙山河出列,匯報本次任務完成情況。"參謀長石磊在隊伍前麵大聲點名。

"報告首長,趙山河奉命前去解救人質。現在十名人質以安全解救。已送往醫院檢查身體。我方共十人參與行動。無一傷亡,現已全部入列。請首長指示!"

趙山河快步走出隊伍,給首長敬禮後,底氣十足的匯報任務完成情況。

然後目光炯炯,對隊長鐵錚、政委宋濂、參謀長石磊行注目禮……

"我代表猛虎特種大隊向趙山河帶領的新兵班,順利完成本次人質解救任務,表示祝賀。同時對新兵班圓滿通過考核表示祝賀……趙山河請歸隊。"

連續兩個"祝賀"!參謀長石磊欣慰的語氣讓新兵班心裏一暖。

可以看出首長對這次的人質解救任務,暨新兵班的特訓結業考核非常滿意。

"賈子韜、鄭修傑、馮偉澤三人出列!匯報你們本次任務完成情況!"

參謀長石磊再次點名,這次是三個人同時出列。

"我……們……我們……"

賈子韜、鄭修傑、馮偉澤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結結巴巴說出了我們就沒有下文了。

目光飄忽,遊離……

"你們怎麽了?不會是打了敗仗,受了刺激,一下子成了磕巴還是啞巴?

需不需要我給你們放個長假,去醫院找個好醫生給你們治療啊?"

石磊眼中似要噴出火來。

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報告首長,我們這次沒有能夠完成任務。人質被救走,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東北虎中隊中隊長賈子韜硬著頭皮匯報道。

心裏暗道:"反正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

" 本次參加行動共三個中隊,合計一百一十人。陣亡五十五人……重傷十人……輕傷八人……本次任務失敗。請首長責罰!"

"鄭修傑、馮偉澤你們還有補充嗎?"

石磊冰寒徹骨的語氣,讓賈子韜、鄭修傑、馮偉澤心裏無形中冒出一股涼氣。

這股涼氣從腳底板一直涼到頭皮。就像三九天一絲不掛的站在冰凍的河麵上一般。

"報告首長,本次新兵班沒有鑽進我們布好的口袋。而是從下水道潛進來的,給我們造成措手不及……"

馮偉澤與其說是補充。

還不如說是在解釋。

在開脫!

"賈子韜、鄭修傑、馮偉澤暫時歸隊。聽候處理。有請大隊長做總結發言。

聽到馮偉澤的解釋,石磊的心裏猶如吃了一個蒼蠅。

軍隊是一個以結果來論英雄的地方。

輸了就是輸了,當著這麽多人的麵還在大言不慚的找借口。

這家夥可真是被豬油蒙了心……看來他這個中隊長真是當到頭了……

所以石磊不等馮偉澤把話說完,直接聲色俱厲的打斷了。

趕緊讓他們歸隊,別在這裏繼續丟人現眼了。

"本次行動,整體是對新兵班進行的一個特訓科目完結的一個考核。考核通過了,新兵班就不再是新兵班而是猛虎特種大隊的一個小隊!"

"新兵班的同誌們就正式成為了猛虎特種大隊的正式隊員,可以去參加各種任務的執行了。大隊會授予新兵班新的小隊稱號以及授予小隊隊旗。"

鐵錚說到新兵班,毫不掩飾眼中的成就感。

因為這是他上書報告,費心口舌,說服領導。最終同意的招兵改革。

這不僅僅是猛虎特種大隊的創新,更主要是鐵錚個人的創新。

從今天新兵班成功的解救了人質,重創敵人,每個人以一當十,最後取得得完勝成績。

這是鐵錚的驕傲。

從此以後,部隊的軍事改革將以此為範本,進行推廣。

鐵錚的創新模式,也是鐵錚在現代化軍事改革,大膽創新的思路得到了有效驗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句領袖的名言。

也是最後被軍區司令員趙國豪拍板時,再次引述的這句話。

曾經多少個懷疑的目光盯在鐵錚的身上,多少幸災樂禍的保守派在等著看鐵錚出笑話。

曆史上,從大秦帝國的商鞅變法,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吳起變法,再到北宋神宗的王安石變法,再到晚清光緒的戊戌變法……

哪個變法最後都是發起人,都以悲劇收場,留下了千古遺憾。

而在當前,開明盛世。

雖然不至於像封建帝製那樣糟糕的結果,但是對鐵錚未來的晉升通道肯定會有影響的。

而現在,作為立誌一生軍旅,誓死報效祖國的鐵錚。

身上流淌著紅色家族的血液,無時無刻不在奔騰洶湧。為自己理想的實現而振奮不已。

--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