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粵式早茶(中)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呢。南粵人吃得了辛苦,同樣也注重享受,更加看重養生。確實是和內地一些省份生活習慣大相徑庭啊。”
雲龍邊吃著這些製作精美的早點,喝了一口茶,若有所思的說道。
“這還是要感謝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好啊。老人家設置了四個經濟特區,然後又在鵬城畫了一個圈,結果鵬城竟然從一個小小的漁村變成了中央直管市。”
遊文隆看到雲龍若有所思的表情,不由得接過話來說道。
“這是現在得益於國家的開放政策好啊。原來那可真是叫做窮啊!一家人隻有一套衣服,誰出門誰才能穿,不出門的隻能縮到被窩裏,餓的皮包骨,前胸貼後背。”
看來遊文隆對那一段經曆是深有感觸啊。說到這裏,不由得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濁氣。
看來是有過感同身受的經曆。
“是啊,據說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期,那可真就是太苦了。看來現在我們的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此情此景,也算是一種憶苦思甜吧。”
雲龍雖然沒有經受過六十年代初期那個困難的時期,但是從相關的書籍報刊上也有所了解。
當然他是沒有吃過這些苦的。雖然從小生活在深山老林。
可是雲龍的師傅除了在學業和練武方麵對雲龍要求嚴厲以外,其他的方麵,對他還是相當寬鬆的。
自耕自種,飛禽走獸取之於山林,偶爾還有盈餘,可以換些零花錢用。
所以雲龍並沒有遊文隆這個年齡段的人,那種感同身受的記憶。
“怎麽說著說著有點跑題呢?放著現在的幸福生活應當及時行樂。過去的早已經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而去了!”
遊文隆一看自己的情緒也影響著大家,不由得緊急刹車。
切換尋找著其他的話題。
“我看遊大哥應該不光這個酒店吧,現在遊大哥都經營什麽產業呀?”
雲龍一想,還是沒必要拐彎抹角,旁敲側擊。還不如單刀直入好些。
“我到蒲甘北來的時間並不多,這不是趕到歲末年初了嗎?畢竟是自己的產業,還是要來看看才讓人放心呢。”
說到這裏,遊文隆不由得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
“結果果不其然,要不是健雄老弟說到前台接待員勒索行徑。我還蒙在鼓裏呢。這種行為嚴重的損害了酒店的對外形象,所以我已經把他們給開除了。”
說到這裏,遊文隆不由得舉起茶杯,向雲龍等人敬茶,沉聲道:
“感謝幾位老弟讓我及時發現了管理的漏洞,能夠及時的進行了補救,否則這樣下去,說不上哪天酒店門可羅雀之際,我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呢?”
遊文隆說到這裏,一口把茶水幹掉了。
“遊大哥家大業大,水至清則無魚,有時候這些雜事也是在所難免的。”
雲龍看到遊文隆沉重的神態,不由得想要寬慰一下。
“正因為家大業大,所以才更要如履薄冰,步步為營才行啊。否則不知道什麽時候沒有被競爭對手吃掉,反而是自己死在了自己的手裏。而最悲催的莫過於自己蒙在鼓裏。”
遊文隆看來是對企業要求很嚴苛的一個人,更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有恩必報嫉惡如仇。
雲龍心裏如是點評著。
“蒲甘北我也不常來,一年來個一兩次而已,在這裏我買斷了一個老坑的礦脈,然後就是那天雲龍兄弟去過的《金玉滿堂》翡翠坊也是我的。其它無他了!”
遊文隆對雲龍的評價極高,心中也更是對雲龍有了長期交往的念頭。
否則他大可不必放棄自己的睡眠,而坐到這裏陪雲龍喝茶吃早點。
“蒲甘北地區毒品和賭場在當地都是合法的生意,並且都是暴利行業。遊大哥人脈如此豐厚,就沒有想過在那些個行業插一腿嗎?”
雲龍笑吟吟的看著遊文隆用探詢的口吻問道。
“黃賭毒這三樣我是不會沾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那些行業就算再是暴利,可是一旦踏入,會讓祖上蒙羞,也會損自己的陰德。特區主席都勸過我讓我幹,但我不會插手的。”
遊文隆說到這裏,語調瞬間提升了許多,目光凜然,語氣堅毅。
從雲龍來看,絕對不是做作和演戲。
而同時雲龍目光從周健雄和吳鐵牛臉上掠過時,看到他們也是微微點頭,看得出對遊文隆發自內心的認同。
“莫非雲龍兄弟想要進入毒品和賭場這兩塊業務不成?”
遊文隆以為雲龍等人是要進入黃賭毒這一領域,不由得乜斜著眼神,語氣中瞬間缺少了原來的親近而問道。
“誠如遊大哥所言,製毒販毒和賭場經營也都是能夠把人害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行當,假如真是賺錢可以不擇手段,那麽這種種讓祖宗蒙羞,有損陰德的錢不賺也罷。”
雲龍感覺到遊文隆剛才看自己的表情,從親近瞬間變成了疏遠,不由得心裏暗自點頭。
一個人嘴上可以說假話,但是能夠同時在神情上也表示出來了,那麽絕對不是做作。
從而雲龍對遊文隆說到對於毒品和賭場的厭惡和反感可見一般。
也在心裏對於遊文隆的話相信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誠如俗話說的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道”可以有很多種理解,你可以認為是“道德”,也可以認為是“道義”。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天道”和“人道”……
“人這一生啊,我們雖然做不到王陽明先生所說的立德、立言、立行。但是我們自己可以做到的就是修身,修德。正如古人所說,德不配位,必有災禍一樣。”
遊文隆聽到雲龍並不是對毒品和賭場有興趣,而隻是好奇而已,目光漸趨緩和。
又恢複原來和雲龍的親近狀態,拿出了好為人師的風采侃侃而談道。
“所以說厚德載物這句話也是說的這個道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隻有修德,才能厚德,隻有厚德,才能載物,否則縱然家財萬貫,依然難逃天道劫數!”
說到盤經論道,雲龍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從小就對四書五經如數家珍。
自然在這方麵就算專家教授也不能把雲龍給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