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潛龍騰淵吾願
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竟然陰錯陽差的開創了自己的事業。現在儼然已經是一個隱形的富豪了。並且商業帝國已經初見雛形。
喝高興了,老爺子又是詩興大發。雲龍趕緊拿過筆墨紙硯。完顏赫魯端起碗飲了一口酒,眼望密林深處追古撫今,心潮澎拜。
雲龍則在旁邊給師傅把宣紙鋪好,研磨以待。沉思醞釀半晌,完顏赫魯揮毫潑墨,一筆行草如同龍飛鳳舞一般。
白發白須迎風飛舞,和筆下墨色形成鮮明的對照。飄逸宛若老神仙下凡一般。
瞬間,畢。
雲龍待墨跡略幹則是迎風而立大聲誦讀:
《木蘭花慢》
閑情壯誌懶。
邀金風,
頻杯盞。
傷春秋又至。
宏圖九霄,
形神俱散。
秋水畔楊柳岸,
千百度,
任肝腸寸斷。
錦鱗暢遊翻轉,
漁樵江渚歡顏。
秋殘。
落葉愈纏綿。
夜來幽夢裏,
又回金鑾殿。
揮斥方遒,
雄姿萬千。
兵戎故人翹首,
把酒言歡盡釋前嫌。
潛龍騰淵吾願,
逐夢萬裏無邊。
“好詩,好詩。師傅這首詩氣勢磅礴,恢宏大氣,催人奮進,謝謝師傅的勉勵。”
雲龍端起酒碗站起來敬師傅。
“哈哈哈,不要光是吹捧你師傅,你是不是也賦一首啊。武功倒是進入暗勁了,可是你的文采也讓師傅看看,我的龍兒是否有所提高?”
完顏赫魯興之所至直抒胸臆。一首《木蘭花慢》填完詞後,隻感覺胸中舒坦至極。看到雲龍敬酒不由得讓雲龍也填一首詞。
宋金時期,雖然宋遼金夏割據,天下四分五裂。而從北宋到南宋小朝廷的偏安一隅。不過在中原地區卻也是出現了相對繁榮的時期。
文風鼎盛百家爭鳴,琴棋書畫更是難與比肩。商業也是極為的發達。
這也就造就了可以與唐詩並駕齊驅的宋詞。而這種長短句很快就得到了當時士人的喜愛,就算在大金王朝也紛紛效仿。
由此也就成為了作為皇族的完顏家族,也都是以宋詞這種長短句來作為抒**懷的一種方式。
代代傳承就算到了完顏赫魯這一代,也是在宋詞的節奏中成長起來了。
到了雲龍這一代,盡管完顏赫魯並沒有刻意的讓雲龍著重學習宋詞,而是唐詩宋詞元曲都是同步學習的。
不過雲龍還是和師傅一樣特別喜歡宋詞這種長短句。更是一有時間就醉心於在各種詞牌中徜徉填詞。
要說雲龍做的詩完全可以出一本詩集了。
隻是雲龍並沒有去想這個事。
現在雲龍聽到師傅的指令,欣然接受。其實就算是完顏赫魯不要求,雲龍的內心早已經是激**不已,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沉思良久,雲龍也鋪上一張宣紙,拿起師傅的毛筆,沾著端硯台裏剛才剩餘的墨汁,一筆漂亮的毛筆字瞬間揮就。
不過是舉手投足的揮毫潑墨,還是眉宇間的神態竟然和完顏赫魯有八分神似。
可見雲龍從小到大到處都是師傅的痕跡。
形似而神更似。
一首《鵲橋仙》躍然紙上。
指點山河,
縱舟飛遏。
滄桑誰解落寞。
狼煙萬丈征塵裏,
灰飛幾許任評說。
古道斷橋,
風高浪急,
征途聲咽忘我。
雁陣分離長夜坐,
夢回沙場唱征歌。
一首《鵲橋仙》書畢。完顏赫魯走上前來,未看詩,先看字。
隻見筆走龍蛇,蒼勁飄逸,頗有大家風範。
竟然比在家裏時氣勢更足。
不由麵露欣喜之色道:
“龍兒書法骨力矯健,筋骨特露,剛健遒媚;結字瘦長,且大小頗有錯落,巧富變化,顧盼神飛,行間氣脈流貫。頗有古風啊。”
雲龍從小就跟隨師傅使用毛筆寫字。臨摹過曆代書法大家的作品,包括王羲之、王獻之、黃庭堅、歐陽詢、米芾、柳公權等名家。
剛開始完顏赫魯讓他使用毛筆主要是一種習慣,到後來就是為了磨練雲龍的性格。
書畫確實是能夠修心養性的。
像現在雲龍能夠每臨大事有靜氣,就是和從小修習書法有很大的關係的。
再到後來就是每次完顏赫魯到集市上的藥房裏去坐診,都是由完顏赫魯口述,雲龍在旁執筆來書寫藥方,自然也是使用毛筆的。
隻是雲龍雖然臨摹了很多的名家作品,但是最後還是喜歡狂草這種彰顯個性的書法形式。
這也可以間接的看出雲龍的性格實際上是相當的桀驁不馴的。隻是從小被師傅用修習書法而讓雲龍能夠鋒芒內斂,韜光養晦。
其實在這幾年雲龍也並沒有把書法給放下,相反在有時候沉不住氣或者心緒不寧之際,總會拿一根樹枝在地上寫字靜心。
盡管和虎王小隊眾兄弟朝夕相處,他們也不知道雲龍是在練習書法。像吳鐵牛有幾次就以為雲龍是在那裏自創武功招式呢?
隻是雲龍既沒有必要炫耀也沒有解釋過。
隻有今天完顏赫魯看到徒兒的字體以後,才知道雲龍的書法造詣已經到了更高層次了。
並且脫離了正常臨摹的範疇,已經自有一種風韻和氣勢。
殊不知書畫和作詩都是一樣的。正所謂境由心生。隨著環境的改變和自己閱曆的豐富自然和原來是有所不同的。
這也就是說為什麽很多大家都是存世作品不多的緣故。
書畫和詩賦都是需要心境的。
不同的心境之下作品風格往往也風格迥異,大相徑庭。
常人甚至難以區分是否為同一個人作品。
“龍兒不敢忘記師傅教導: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隻有勤練不輟,才能不至於落後。”
雲龍聽到師傅的誇讚自己書法,心裏也是美滋滋的。自己一身所學都是拜師傅所賜。
隻有師傅的評價才是最中肯的。
而完顏赫魯也很少表揚雲龍的。
“這首《鵲橋仙》填的也很不俗啊。自古英雄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啊。為師懂你。來來我們喝酒。”
完顏赫魯從雲龍這首詩裏看到了雲龍壯思淩飛的豪情,也看到了即將離開自己和戰友的落寞。
雄心壯誌和淡淡惆悵哀傷讓人不禁百味雜陳。完顏赫魯還是讓雲龍自己消化吧。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難堪冷落清秋節。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肆,師傅,我敬您。”
雲龍接上師傅李白《將進酒》的後兩句,然後一碗酒倒進喉嚨裏。
酒盡杯幹。雲龍把師傅扶到房間休息。
到雲朵兒的房間一看,雲朵兒卻是早已從午睡中醒來,正坐在小書桌上奮筆疾書……
走出門外,一道殘陽猶自光芒萬丈。
夕陽無限好。
隻是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