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大周忠臣
聽到戚連城話語,慶昭不由驚怒交加。
沒想到魏王如此膽大妄為,竟敢討要大周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的意義,那也不用強調,一旦周天子失去玉璽,周皇室僅存的威儀,也會**然無存!
至於戚連城所說的三大寶物?
那是大周皇室,自古相傳的異寶。
第一件寶物,乃是一柄上古神人煉製出的黑星玉斧,賜予開國周皇作為兵器,無堅不摧,沉重異常,唯有天生神力者方能使用,象征著周朝先祖的赫赫武功。
第二件珍寶,是產自南蠻的萬香木,據傳將其磨成藥粉服下,可治百病,佩戴於身,能夠萬毒不侵,而此種神木在南疆早已絕跡。
第三件珍寶,是一塊白色的玉石,其上帶有天生紋路,據傳乃是天書,蘊含大道至理!入夜時分,常見彩色霞光閃爍玉石之上,見者可延年益壽。
天下人都知道,三大寶物乃是大周皇室自古相傳的至寶,是周朝統治天下的象征。
可是現在,戚連城不僅討要三大寶物,更要傳國玉璽,這真是膽大包天!
慶昭怒視戚連城,喝斥道。
“大膽,玉璽和三寶,皆為我大周傳國重器,豈能交到亂臣賊子的手中!”
戚連城麵上一怒。
“這麽說,周朝皇帝是想賴賬了?慶昭,你可知道賴賬的後果?”
戚連城語氣冰冷,其中更有威脅之意。
大帳中,氣氛一下變得緊張。
慶昭將手緩緩搭在腰間的劍柄上。
魏國初期武尊蘇護,鼻中怒哼一聲,突然躍步上前,身形如電,呼一掌擊中慶昭的胸口,將那位武師硬生生打翻在地。
隨後他腳尖一挑,便將慶昭腰間的佩劍挑起,奪在自己手中。..
“怎麽,區區武師,還想動手不成?”
慶昭口角溢血,死死盯著帳中一眾魏國武人,下刻終是忍不住,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卻聽他厲聲怒罵。
“亂臣賊子,人人當誅!”
蘇護一聲冷笑,俯身揚手,便是一掌。
啪。
狠狠扇在慶昭臉上。
啪啪聲響,血滴飛濺。
蘇護一邊打,一邊罵道。
“天下間竟有你這般叛逆,誰又是賊子?周皇邀請我們過來,抵禦溫泉穀強賊,卻不願付出一點代價,我們魏國武人,定要為此討還公道!”
周朝禦史大夫季明,此時站在一旁,隻覺心驚膽戰。
“蘇大人,請您住手。慶校尉就算衝動了一些,可他也是我大周派出的使臣,你們怎能這般對他?”
蘇護聽到這話,終於停手,隨後一腳踢出,正中慶昭心口,慶昭一聲慘叫,暈死過去。
見蘇護惡狠狠盯著季明道。
“怎麽,你也想要出手?”
季明不覺退了一步,麵有懼色。
他乃是文臣,如何與武尊動手?
蘇護不屑道。
“這大周的使節嘛,也不能不講道理,若今日你們不付出代價,蘇某可不認得什麽使節!”
蘇護捏著手指,骨節處發出啪啪聲響,上麵還有慶昭的鮮血。
季明心中慌亂,他雖然已經發福,體格高大健壯,但其實乃是文弱之人,怎敢繼續與魏國武人硬頂下去?
季明看向戚連城。
“戚將軍,陛下派我前來,正是為了商討酬軍之事。
所以有什麽事,大家可以商量著辦。
還有慶昭,他行事有些衝動,方才說了些不該說的話,還請諸位不要與他一般見識。
至於說報酬,戚將軍到底想要什麽,可以提出來。
但是傳國玉璽和大周三寶,皆為傳世之重器,不是本使能夠隨便做主的事。”
戚連城點了點頭。
“季大人身為使臣,得到周皇信任,你若向周皇提出建議,講明我大魏王上的要求,想來周皇也是不會拒絕了。”
戚連城說著,看了一眼暈死過去的慶昭,突又冷笑道。
“季大人是聰明人,我聽聞季氏祖上,也是周室分支族人,與我大魏王室乃是同宗同祖,如今季氏在這朝陽城中,更有近千族人。
我家王上早就聽說過季大人的才名,一直都想邀請你去魏國擔任上卿。
若季大人能夠促成此次交易,魏國更願意對季氏開放邊境,允許季氏族人前往魏國購買土地、置辦產業,那可比朝陽城一隅之地強得多,季氏宗族也能發展壯大。
總之,隻要季大人促成此事,那我願意對王上為你表功。”
季明聽到戚連城話語,不由為之心動。
魏國後期武尊駱翔,也突然開口道。
“若季大人不願意答應此事,本官難免要去親自出手,到時候你們季氏族人,還有季家的產業,可未必能夠保全!”
季明額頭,冷汗落下。
駱翔是在拿他們季氏一族的身家性命相威脅。
要說周國皇室對魏國的要求,其實不敢拒絕。
朝陽城被魏國領土包圍,這些年下來,周朝方方麵麵都要受製於人,經常受到魏國的脅迫甚至壓榨。
那些試圖反抗魏國的周朝臣民,大都已經倒在了魏軍的屠刀之下!
所以現在駱翔的話語,不僅僅是威脅,更可能隨時兌現。
如今武盟遭受重創,兩位後期武尊已死,中期武尊隻剩下安初晴一人,他們必然不會輕易得罪一位後期武尊。
話說回來,武盟遭遇變故,幸存的初期武尊們,日後還會不會繼續站在一起,都是一件說不準的事情。
隻憑安初晴一位中期武尊,就能讓那十三位初期武尊完全聽命嗎?
而麵對魏國的這位後期武尊,恐怕他們季氏根本得不到武盟的援手,更是無法抵擋這般高手的攻擊。
再說,還有這些精銳的魏軍,周朝上下,又有誰能抵擋?
季明想著,一顆心自然沉到了穀底。
雖說季氏世世代代都是周朝的臣子,受到周皇室的禮遇厚待,他季明也算位高權重,願意忠誠於周皇。
但此時麵對魏國的拉攏,還是應該投靠魏國,季氏一族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周朝這艘小船,早已經破破爛爛,不知何時就會沉沒,他季明既然得到重新上岸的機會,豈能不趕緊抓住!
下刻,季明目中落淚,悲聲道。
“季明雖然不才,但身為周朝禦史大夫,又豈能背叛大周?
但我季氏一族,從來都與魏人交好,多有往來,不應該受此牽連。
還有,若是魏王真的有心,不妨在此次交易過後,上表於周皇,要我前往魏國效力便是,如此便是陛下的旨意,我等做臣子的,又怎可拒絕!
此次季明受命為使臣,倒也願意答應魏國方麵的要求,不過還是需要回去請示陛下,請得陛下的旨意,才能真正決定。
再就是傳國玉璽,乃是皇權之象征,除非大周覆滅,否則不可能交給魏國。
至於其它三寶,在陛下那裏,未必就不能商議了。”
季明說著,也不再那麽悲傷,麵上反倒有沉吟之色。
這就有些待價而沽的意思。
他要求魏王上表,將他討要過去,想來周天子不敢不答應了。
那就是向天下人表明,是周皇首先對不起他、對不起季家,而不是他季明主動背叛周朝!
當然到時候,姿態上麵,他還是需要拿捏一下了。
什麽嚴詞拒絕、撞柱假死、慟哭上吊之類的手段,總要去施展一些出來。
那麽周皇對此,也不會坐視。
那樣一來呢,好處、名聲都能到手,季家的未來也都可期,完全可以舉族遷移,進入更廣闊的魏國領土發展。
豈非一舉兩得呐?哈哈。
戚連城聽季明如此說,麵上頓時露出笑容。
識時務者為俊傑嘛~
“季大人能夠想通,咱們就是一家人。等三寶到手,我必會向王上為季大人表功,到時季家在我大魏境內,必會受到優待。
至於說請王上上表,邀請季大人前往魏國任職一事,那也是理所應當。”
其實魏王交給戚連城他們的任務,就是想要周朝的三寶,而非什麽傳國玉璽。
所以按照季明所言,周皇很可能在他勸說下交出三寶,這對戚連城來講,可就是一樁天大的功勞,待他返回魏國之後,必能憑此得到王室更高的封賞!
戚連城想到自己成為魏國的英雄,一顆心也是不由自主的熱了起來。
又聽季明道。
“既然魏王看重,季明也唯有遵從陛下的旨意行事。可惜我季氏世世代代,皆為大周重臣,如今卻要改換門庭。”
那人說著,口中重重一歎,麵上更有悲哀!
季明抹了抹不存在的眼淚,轉而賠笑道。
“當然,戚將軍,還有魏國各位大人在此,季明也不敢欺瞞。
想要陛下鬆口答應,送出三寶,還需要去說服兩個人。
一人是丞相袁開誠,另一人則是李太尉。
隻要他們二人,能與我等同心同德,必會為了保全大周的體麵,勸說天子主動拿出寶物,贈與魏王殿下。
如此一來,我也有把握,將三寶帶到將軍的軍營。
想來那天下至寶,正該有德者居之!”
戚連城大喜。
卻聽駱翔朗聲笑道。
“季大人聰明決斷,可謂前程廣大。戚將軍,何不設下酒宴,招待季大人,省得旁人說咱們失了禮節,不尊周皇。”
戚連城連連點頭。
“駱太保言之有理,來人呐,速速擺下宴席,本將要與季大人把酒言歡。”
季明連道不敢,隨後看了一眼暈死的慶昭。
“此人……唉,暫時不能讓他回去,免得壞了魏王的大計。戚將軍,您看?”
戚連城心領神會,當即下令,命人捆綁慶昭,嚴加看管。
很快。
季明麵帶春風,被魏國武人們,請到酒席之上。
酒酣耳熱之際,季大人再次開口。
“諸位大人,據在下所知,袁丞相素來親近魏國,想來說動他出麵,帶領群臣勸說陛下,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隻是如今的那位李太尉,他素來強硬,對周朝武人軍方很有影響,多半不會答應咱們。
所以在下正有一策,可讓李太尉幫助咱們成事。
李太尉之子李忠,在朝陽城北郊農莊,養了一個名叫彩煙的風塵女子,她為李忠悄悄產下一子,雖是私生,卻也是那位李太尉唯一的親孫。
隻要諸位派遣軍士,將李忠和他的幼子請來軍營,想來李太尉到時也會曉得,天道運轉自有陰晴圓缺,大勢所至絕不可違抗的道理了。
如此,必能使我大魏王上得償心願,將三寶納入王宮珍藏當中,使得天下諸侯共尊魏王。”
聽到季大人的計策,帳中武人們,紛紛開口稱讚。
戚連城更與季明勾肩搭背,熱鬧的好似親兄弟一般……
轉眼到了二月初十淩晨。
許淨明四人,來到朝陽城南麵,魏軍軍營之外。
見那位道士揮手之間,就有一百零八道光華閃過,向著四麵八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