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天下二部完

第57節:兩難抉擇

字體:16+-

兩難抉擇

為避免與契胡騎兵衝突,元天穆將軍隊撤回上黨郡,率領少數親信士卒,在爾朱兆陪伴下,策馬進入閭闔門。元天穆笑著向在樹下飲茶的爾朱榮寒暄:"兄弟,你人才興旺啊,爾朱世隆在洛陽人脈鼎盛,吐沫兒和天光勇猛無敵,還有賀六渾和賀拔兄弟這樣的猛將,平定葛榮,橫掃天下,不足慮也。"

爾朱榮手指在一邊侍立的爾朱兆:"天穆,你帶兵打仗,盡可讓吐沫兒率領三千鐵騎作為先鋒,不要把他放出百裏之外。"

"士卒不過三千?作戰不出百裏?"

爾朱榮點評爾朱兆毫無顧忌:"吐沫兒魯莽好鬥,作戰從不落人後,士卒如他四肢,配合無間,他的三千鐵騎作為先鋒,在野戰中可以穿透任何軍隊的防禦。可是,他沒有知人善任的本事,更不能籌劃長遠,能為將衝鋒陷陣,卻不可以為帥,統籌眾將。"

元天穆從托盤中拿起茶水:"好,有朝一日,我定要用吐沫兒為破敵先鋒。"

爾朱榮不想突然提及恢複故都,繞彎問道:"皇帝明天就要上朝,我當如何應對?"元天穆放下茶杯,盯著爾朱榮:"你真心奉立皇帝?"

"我難道還會變卦?"

元天穆手指四周高聳城牆:"軍隊囤積在可進可退、可攻可守,距離皇宮最近的閭闔門,你還是不放心吧?"

"我不得不防啊。"

"你繼續奉立皇帝,就得打消他的疑慮,兩邊都這麽互相猜忌,早晚必要出事。"

爾朱世隆真心要化解矛盾:"我們明日上朝請罪,奏請追封河陰遇難的王公大臣,尤其是他的兩個兄弟。"

元天穆滿意點頭:"何不現在起草奏折?"

爾朱榮喚來司馬子如,口述奏折,與元天穆反複斟酌推敲,直到滿意,才讓司馬子如下去撰寫和裝幀。

爾朱榮覺得時機成熟,放下茶水:"大哥,我還有一個想法。"

"講。"元天穆猜到爾朱榮還有話說。

"恢複魏國故都。"

元天穆迎著爾朱榮目光看去:"你想學董卓和曹操?"

"我們不說董卓和曹操,單說眼下的形勢。"

"新帝登基,叛亂不息,在這個節骨眼上更不容遷都。"

"可是死了的大臣有兩千多人,通婚固然能暫時緩解危機,卻不能解決根本,恢複平城故都,才能擺脫這些陰魂不散的死人。"

元天穆低頭琢磨半晌:"一旦遷都平城,皇帝落入你手中,成為傀儡,他絕不願意。"

爾朱榮起身,牽來兩匹戰馬,把韁繩交到元天穆手中:"天穆,和我走一趟。"

元天穆騎上戰馬,隨爾朱榮穿越甕城進入洛陽城中,此時正值黃昏晚飯時間,昏暗的街邊空****,渺無人煙,馬蹄擊打在石板路上,嗒嗒作響。爾朱榮手中金杖指向空城:"文武百官死於河陰,百姓聽說軍隊要大肆劫掠,富人拋棄家室,窮人背著兒女紛紛逃命,城中居民不足十之一二,宮廷內院無人值班守衛,府衙也沒有官員處理公務。"

黃昏的洛陽城失去人煙,隻能聽到飛鳥悲鳴,氣氛詭譎,元天穆歎氣一聲:"洛陽雖然是空城,明日頒布大赦令後,人還是會回來的。"

身披鐵衣的爾朱榮在成片的房屋中發現一縷炊煙,緊夾馬腹向這個方向馳去。這座獨門獨院的房舍規模不大,顯然是洛陽普通百姓的宅院。他撥轉馬頭,輕推虛掩房門,木門吱呀洞開。爾朱榮低頭催馬,踏入庭院,元天穆策馬跟進,一個小女孩睜大眼睛,驚恐地望著兩個闖入的不速之客。

一個少婦急匆匆從側室跑出,將女兒摟在懷中,警惕地看著爾朱榮和元天穆,全身顫抖:"求求你們,饒過她吧,她隻有四歲。"

爾朱榮掉轉馬頭離開房舍,收攏韁繩等元天穆從身後追上:"洛陽百姓對我們害怕至極,又恨之入骨。如果王公大臣在大赦後回到洛陽,將皇帝包圍,能與我們捐棄前嫌嗎?天穆,我跟你說句心裏話。"

元天穆靠近爾朱榮:"說。"

"如果不遷到平城,我擔心,有朝一日,你我的人頭都會掉在洛陽城。"

爾朱榮把話說到這個地步,元天穆無法反對,輕拍戰馬,返回閭闔門。天色全黑,明月當空,槐樹下架起火把,石桌上擺滿酒菜,兩人暫時放下心中事,推杯換盞。

元天穆酒足飯飽,拿定立場:"恢複故都的事情,我左右為難。站在朝廷方麵,我應該反對,如果論兄弟情意,遷都確實是保你安全的方法,此事我兩不相幫。"

爾朱榮不強求元天穆支持:"世隆明日早朝將提議恢複故都,請天穆不要阻攔。"

元天穆緩和口氣說道:"明日在太極殿舉行朝會大典,天下大赦,不宜談論遷都。朝會後,皇上在明光殿宴請宗室和親近大臣,那時再提吧。"

爾朱榮答應元天穆,隨即好奇心起:"大哥,通婚之事還要辦嗎?"

元天穆內心仍想極力促成通婚:"遷都與通婚不能並行嗎?"

爾朱榮搖搖頭,望著高聳的永寧寺,此刻女兒就在那裏:"小歌喜歡自由自在的日子,如有一絲可能,我都不願讓她再入皇宮。"

元天穆與爾朱榮擁抱告辭,仍不忘提醒:"你看看四周這些族人,他們的命運都在你手中,你豈能因為兒女情長,讓他們遭受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