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雙橋鎮事件3
第七十六章雙橋鎮事件3
“走吧。”
莊生曉夢和孟老並排走在前麵,黎洛曦和小師弟連忙跟了上去。
從雙橋下來以後,幾人又退回了鎮子裏。
孟老一個人住,子女都出去打工了,到今年為止已經有兩年沒有回家,空蕩蕩的鎮子裏,他也隻是白天在這邊生活。
畢竟花了錢修的房子,這個家還是要人守著才會充滿人氣。
幾人折回了之前走過的兩排幾乎一模一樣的房屋建築,在一家門口有很多腳印的屋子前停了下來。
孟老將門打開,然後帶著幾人進了屋子,一樓是以前對外租給商戶或者自家開店的所在,裏麵還堆著一些貨櫃之類的東西。
幾人上了二樓,屋內裝修的很溫馨,看起來也很幹淨,在窗戶和門口的位置有著經常被擦拭的痕跡。
孟老邀請師徒三人在沙發在坐下,然後起身給幾人各自倒了一杯水。
“你們先喝點水,等水開了我再給你們泡茶。”
孟老雖然看起來有六七十歲了,但是身子骨還很硬朗,人也精神。
“謝謝孟老。”黎洛曦和小師弟站起身來,他們還沒有老人家給他們服務的想法,當即也跟著進了廚房幫忙。
到最後了解了廚房裏的東西放哪兒之後,孟老直接被小師弟趕出了廚房去陪師傅,自己和黎洛曦留下來做飯和燒開水。
小師弟經常做飯,這燒菜水平是沒說的,很快就做好了幾個家常菜讓黎洛曦端了出來。
看著熱氣騰騰的飯菜,孟老眼睛有些濕潤,自己有多久沒有在家裏麵吃到別人給自己做的飯菜了?
上一次在這張桌子上吃到兒子做的飯菜還是兩年前的事情了,那些記憶裏的畫麵有些遙遠卻又無比清晰的在腦海中浮現,孟老有些傷感。
“孟老,快吃飯。”黎洛曦將盛好的飯碗雙手遞了過去。
“嗯。謝謝丫頭。”孟老眼睛微紅著接過來,歎了一口氣,有些感歎的說道:“我最小的孫女兒估計也和你差不多大,隻是已經有兩年沒有見到她了,我又不會用智能手機,沒辦法視頻,想他們了也就隻能打打電話。”
孟老的話令人心酸無比,黎洛曦隻覺得心裏有些堵得慌,卻無處釋放,隻能安慰道:“孟老,你放心,隻要將這裏的事解決了,他們就會回來看你了,別擔心,快吃飯吧。”
“好。”孟老這才低著頭端起碗吃飯。
也許是久久沒人做飯給他吃,孟老這頓飯吃的很是滿足。
飯後小師弟和黎洛曦將碗筷收拾幹淨,又倒了開水給幾人泡茶。
“師傅,接下來就隻能等到晚上再觀察了。”黎洛曦和小師弟一起說到。
“嗯。孟老今晚上就麻煩你幫我們安排一下住所。”
“嗬嗬,那是當然了,請你們過來幫忙,怎麽可能讓你們露宿街頭?如果不嫌棄的話就和我一起住老房子吧。”孟老出於習慣說道。
“那倒是不用,你可以安排我們就住在這邊嗎?這樣我們也能快速找到事情發生的原因。”
莊生曉夢直接拒絕道,雖然是抱著帶徒弟出來實踐的心思,但是這事情也不能拖得太久,後麵還有別的單子壓在那裏,能快速解決就最好了。
“這~”孟老有些遲疑,但是看到莊生曉夢師徒三人堅定的目光又將自己的顧忌說了出來,“幾位都知道這條街上晚上不太安靜,我是怕發生什麽事情。”
“哦?莫非住在這裏的人還發生過什麽事情不成?”黎洛曦有些好奇。
“住在這裏的本地人隻要膽子大一些倒是沒有,隻是外地人就不一樣了。
自從雙一橋坍塌重建以後,這裏的居民自己弄得農家小院可以住宿,很多外地人也選擇住在這裏感受當地的美食。
但每隔一個月,就會有一個外地人從住的地方失蹤,警察也來了好幾次,但是卻沒有絲毫線索。”
孟老說的時候還有些心有餘悸。
“那農家小院應該有監控吧?”小師弟有些疑惑。
“有啊,詭異的是監控裏出入院子的必經之路上沒有失蹤之人的身影。”孟老說到這裏的時候,隻覺得渾身散發出某種寒意,忍不住緊了緊自己的衣服。
“那最後警察怎麽說?”黎洛曦也覺得事情似乎很不簡單。
“警察將整個小鎮和周圍都排查了好幾次,就是沒有絲毫線索,最後也成了懸案,而每一次失蹤的地方都在不同的農家小院,到最後還剩幾家打心眼裏害怕了,沒等發生什麽事就將住宿取消了。”孟老有些感歎,這簡直就是小鎮的衰敗史。
又和孟老聊了一會兒,黎洛曦就和小師弟幫著孟老將今晚要住的房間整理出來。
黎洛曦住的那間房間以粉色係為主,看來是孟老孫女的房間,小師弟和莊生曉夢分別住的是客房。也所幸當初他們自己修建的房子,房間夠多,光是客房就足有兩間。
趁著黑夜還沒有到來,幾人回了各自的房間休息,孟老看著人多,今晚上也不打算回老房子去睡覺了,打算陪著幾人。
晚上吃過晚飯,天還沒有黑,小師弟和黎洛曦已經完全沒有了睡意,和師傅說了一聲,兩人出了門。
夕陽的餘暉灑在水麵上,將雙橋下的水麵染上一層金色的色彩。
“走吧。”
黎洛曦和小師弟並肩往橋下走去,以前的農家院就在離雙橋不遠的地方沿河而建,隻是如今都已經全部關門了,再不複當初的繁榮。
河道兩旁種滿了柳樹,長長的柳枝隨著微風不時的在夕陽下舒展身姿,河水在一旁靜靜的緩慢流淌,整個畫麵充滿了讓人內心寧靜又放鬆的力量,如果不是這些詭異事件,怕是這裏早就成了旅遊度假的勝地。
”還真是安靜啊。“
一路往前走了幾百米,也沒有看到半個人影,小師弟摸了摸身上背的包,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視線裏出現了第一家農家小院,一人多高的籬笆編成的圍牆將大門緊緊環繞,籬笆上稀稀鬆鬆的趴著綠色的藤曼,藤曼久無人打理,已經有些缺水,長的並不茂盛。
大門是那種仿七八十年代的木門,門上有著一道布滿灰塵和有些鏽跡的簧片鎖簡單的將門內門外兩個世界隔絕。
木門的上麵是用稻草堆成的一個小型的避雨棚,將小院的招牌和木門護在裏麵不受風雨的直接侵蝕。
兩人站在門口往裏麵看去,偌大的院落裏種了很多盆栽,隻是無人打理很多已經枯萎,院子裏已經看不到桌椅曾經存在的痕跡,沒人用的桌椅集中在一個角落裏被高高堆在一起,外麵還用防塵布將其遮住,隻露出少許桌腿在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