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際會
“大家都是舊相識,此刻共襄義舉,前塵往事就不要再追溯了吧?”
不知何時,曹操策馬趕了過來,開口替呂布解了圍。
這次討伐袁術,曹操乃是名副其實的主導者。從大義上而言,曹操是朝廷的丞相,代表天子劉協前來平亂的,自然占據著至高的政治高點;從兵力上而言,曹操所帶的兵馬也是最多的,甚至劉備的兩萬軍,都是曹操借給他的;從整個戰略上而言,在正麵戰場擊潰袁術數十萬大軍也是曹操定下的計謀……總之,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曹操都是這場討袁之戰的弄潮兒,是領袖,是實質上的盟主,自然不願看到內部不睦的事情發生。
曹操這一開口,呂布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好暗地裏瞪視了馬超一眼,將新仇舊恨暫時壓在了心中。
隻要呂布不再繼續挑釁,馬超也懶得搭理他,當下,馬超微微調轉馬頭,朝向了曹操的方向,笑著問候道:“丞相別來無恙啊,孟起可是對丞相想念的緊呢。”
曹操哈哈大笑了起來,指著馬超笑道:“哈哈,一切都好,倒是有勞孟起掛心了。西涼錦馬超之名天下皆知,一別數年,冠軍侯倒是越來越英武不凡了。有冠軍侯這樣的少年英雄坐鎮西北,實乃我大漢之福啊!”
頓了一頓,曹操向側方看去,尋覓到了劉備的身影,熱情爽朗的笑著說道:“玄德啊,來來來,汝與冠軍侯也是老相識了,還不過來敘敘舊。”曹操一直把馬超當做最強的潛在威脅,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能給馬超找點麻煩,劉備對馬超心中早有嫉妒之心,曹操多少也是知道一點的,所以才會在此刻把劉備推出來。
劉備策馬緩緩上前,就馬背上對馬超遙向行了一禮,口中謙遜的道:“不才劉備,見過冠軍侯。今日備親眼見證,冠軍侯勇冠三軍,當真不負先帝與陛下之所托。”
這話說的聽似謙遜,實則,有心之人多多少少還是聽出了劉備的豔羨之意。若說對劉備的態度絲毫未曾覺察的,也就隻有腦子裏長滿了肌肉的呂布的。
馬超還了一禮,泰然自若的說道:“聽聞劉皇叔已得到陛下的認可,確認了中山靖王之後,孝敬帝閣下玄孫的身份,且晉封為左將軍,可喜可賀啊。本侯與有榮焉。”
在場之人都不是傻子,目光在馬超和劉備之間轉了一圈,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隱含深意的笑容。通過馬超和劉備的對話,他們已經猜測到了一些東西。
“哈哈,今日在場之人,都是英雄,大家就不必來回的吹捧了。眼下袁術竄逃,我等還是應該商議一下該如何才能找到他。”曹操見目的達到,便將話題拉回到了正軌上。畢竟,剿滅袁術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當下,以曹操、馬超、呂布、劉備這四人為首,聯合他們麾下的數十位謀士、武將,大家進入到關羽奪下來的袁術大營中落座,在一起商討起對付袁術的下一步計劃來。
這一次大討論,除了趙雲提前一步借故保護劉備的兩位夫人為名,先行離開以躲避馬超之外,與會者盡皆是一時之俊傑。曹操麾下的大將夏侯惇、曹仁,謀士郭嘉、戲誌才自不必說;馬超麾下的大將關羽、太史慈兩人乃是當世超一流的武將,胡車兒、馬玩亦是勇烈異常,謀士司馬芝近來名聲鵲起,足以躋身一流謀士的行列;呂布麾下陳宮、臧霸這一文一武之前便名聲卓著;就連勢力最小的劉備,麾下亦有管亥、張飛兩位“萬人敵”的大將,以及簡雍、孫乾、糜竺這樣的謀士,再加上還有文武雙全的陳到。
如此強大的陣容,集合到一起,放眼天下,絕對是超豪華的配置。這數十人在一起商討戰術布置的盛況,大漢近百年來從未出現過。而他們所針對的目標,卻隻有一個,自然便是袁術。袁術以一人之力,哪怕是有著占據江淮地利上的優勢,想要與這些人為敵,勝算也是非常渺小的。
在數十年之後的史書之上,後來的史學家濃墨重彩的將這一次研討記錄了下來,稱其為“風雲際會”的戰前討論。
經過決意,眾人共同擬定出了除惡務盡的戰略方針,以曹操、馬超、呂布、劉備四人為首,兵分四路進擊江淮,並聯合盤踞江東三郡的孫策,合五路諸侯之力,將袁術消滅在淮南。
在確定了大方向之後,眾人還對糧草物資進行了統一的規劃。袁術數十萬大軍遺落在戰場上的俘虜、兵甲、戰馬等軍資,以及馬超在袁術大營中繳獲的數十萬擔糧草,都在統一規劃的範圍之內。
經磋商,四路人馬按照功勞的大小、兵力的多少,對這些物資進行了統一分配。論功行賞之下,眾人公認馬超的功勞是最大的,雖然他沒有參與正麵主戰場和袁術主力軍的交戰,但是他率部攻克了袁術的大營,收繳了袁術所有的輜重,斷了袁術的糧道,逼迫袁術不得不退出徐州逃回到江淮去,戰略意義重大,他排在功勞簿的第一位上,倒也沒人不服。即便是對他怨毒深重的呂布,在陳宮的悄悄勸說之下,也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來。
不過馬超也沒有居功自傲,趁機提出什麽過分要求來。相反,馬超在這次分配中顯得相當大度。他把手中繳獲的眾多糧草拿了四分之三出來,隻留下了四分之一的糧草供自己的部隊日常所需。要知道,那可是以數十萬擔計數的糧草啊,換了別人,哪怕是曹操,都舍不得這麽做。
當然了,馬超也絕不會過度的無私奉獻,送出大批糧草的同時,他和曹操等人達成了協議,而後命太史慈在眾多的戰利品中挑選出了三千匹上好的戰馬,留在自己的軍中,同時還在俘虜中挑選出正值當打之年的精壯之士五千人,臨時編成了一支步兵,交給馬玩帶領。
說實話,馬超這樣的選擇,令曹操有點看不懂了。他不明白馬超放著糧草、軍械這樣重要的物資不要,為何偏偏做出了這樣的選擇。要說戰馬的重要性,曹操可以理解,他也深知馬超麾下的奔雷騎乃是騎兵中的王牌,選擇戰馬也是合情合理的,可奔雷騎現在缺戰馬嗎?根本不缺啊!騎兵與戰馬之間,是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進行磨合的,絕不是隨便牽出一匹戰馬來,就能讓騎兵的戰鬥力百分之百的能發揮出來的,馬超這樣臨時抱佛腳,怎麽也說不通啊!
再者說,馬超乃是孤軍深入,根本沒有後備糧草的支持,在接下來的戰事中,馬超要麽是坐吃山空,要麽就隻能以戰養戰,在這樣的條件下,馬超不選擇糧草不說,反而選擇了五千降軍,這是何道理?要知道,五千人可不是小股部隊,每天所需要消耗的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這對於目前的馬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負擔。
況且,五千新敗之軍,在短時間內,無論是凝聚力還是戰鬥力乃至精神意誌,都不是說提升就能提升起來的,曹操可不信馬超有通天的本領,能讓這五千敗兵在有限的時間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麽,馬超要這五千不能發揮出作用來的步卒又有什麽用呢?豈非是自尋麻煩嗎?
對此,曹操百思不得其解。
不光是曹操,劉備等人心頭也都有同樣的疑惑,隻是誰也不好明著問出來罷了。
那麽,馬超又是怎麽想的呢?他有著自己的打算。
這次分配,看似馬超吃了大虧,實則不然。先說奔雷騎的軍械配備,都是韓暨和鄭渾親率能工巧匠打造出來的,精良程度遠勝其他地方軍中的裝備。在之前的戰鬥中,奔雷騎的精良裝備根本就沒受到什麽損失,自然也就無需更換了。再說,即便是要更換,也不是袁術軍中所裝備的那些刀劍所能替代的,所以馬超看不上袁術軍遺落的兵甲武器也就不奇怪了。
至於糧草,馬超這次帶來的人馬本就不多,加上新收編的五千步卒,也不過是兩萬多人,對糧草的消耗遠沒有曹操他們那麽大,再說還可以在後續的戰鬥中以戰養戰嘛,退一步來說,就算不能以戰養戰,馬超也並不在意。金城商會發展至今,尤其是在和甄氏商會合作之後,觸角遍布大半個大漢疆土,在徐州、荊州、江淮,都有金城商會或是甄氏商會的分號,馬超根本不會為了糧草的問題發愁。既然沒有需求,索性就大度一些,讓曹操他們在疑惑中不明就裏去吧。
而隻挑選三千戰馬和五千勁卒,馬超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的。奔雷騎遠道而來,戰馬疲累,為了減輕戰馬的勞損,對戰馬進行適當的更換是很有必要的,就算不能運用到戰鬥之中,但至少,在征途中用來代步是完全可以的。馬超打算將這三千匹戰馬分配給奔雷騎中最精銳的三千人,讓他們一人雙騎,這樣就可以節省他們原本戰馬的體力,讓白義良馬在需要的時候,爆發出強悍的速度來。
那五千步卒,短時間內確實無法組成戰鬥力強悍的部隊,可有了這五千步卒,會讓馬超在後續的戰鬥中能夠做出更多的選擇。畢竟,馬超此次帶來的全部是騎兵,缺少多元素的作戰變化,有了這五千勁卒,馬超在今後的戰鬥中便可以采用步騎協同混戰的戰術了,這樣就不容易被對手所針對了。至於他們的戰鬥力方麵,馬超相信有奔雷騎的帶動,他們再差,也是絕對要比原來強的。
這些因素,並不完全是馬超一個人想出來的,馬超畢竟是人不是神,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也無法做到麵麵俱到,其中有幾點,乃是司馬芝的智慧結晶。馬超相信自己和司馬芝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