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手準備 上

字體:16+-

袁紹盤踞河北,占據著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冀州,此外還有盛產軍馬的幽州和精銳軍士的聚集地並州,這三個大州連在一起,足足占據了大漢的整個北部地域!

曹操想要染指北邊,哪怕隻是一寸的土地,都繞不開袁紹這個攔路虎。曹操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將士們連年征戰,體能並非處於最佳的狀態,庫府內的錢糧存儲,更是捉襟見肘,是在不利於向袁紹這樣的羌氐發起正麵進攻。

可曹操更清楚,袁紹剛剛占據幽州,勢力紮的還不穩,為了穩定幽州的局麵,袁紹不得不從冀州分出一些人手、錢糧填補到幽州去。這個時候,正是曹操發動戰爭的好時機,若是再過幾年,等袁紹把幽州也徹底穩定下來,將整個黃河以北的地區打造的固若金湯,曹操的局麵可就被動了。

所以,曹操明知沒有必勝的把握,卻也隻能咬著牙發動著一場戰爭,因為他實在是拖不起啊!要知道,單單是冀州一個州每年所產出的錢糧,就抵得上兗、豫兩個州外加三分之一個青州了,再拖下去,也隻能是讓袁紹的兵馬錢糧越積越多,對曹操有害無利。

之前在打下徐州之時,曹操狠心下了屠殺令,令數十萬平民百姓慘遭橫死,並不完全是因為曹操要為父報仇,實在是他真的沒有那麽多糧食來供養這些人口。

要知道,這些人口每年所需要食用的糧食,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而在短期內,他們又不能生產出相等價值的糧食來,必定會大大的拖累曹操,他可不願意像袁紹那樣拆東牆補西牆,把庫存的大把糧食投放到短期收不到回報的徐州去。

從那個時候起,曹操就在為征討袁紹布局了。實在是時間不等人,否則的話,曹操又豈能不明白人口的重要性?所以他寧可犧牲掉數十萬的百姓,也要縮短備戰的進程,拚著身家性命,去和袁紹鬥上一鬥!

接下來的十多天時間,曹操除了處理政務,便是和麾下的主要謀士們,共同研討出征袁紹的大體方針,謀士們做出了多種部署,將可能出現的大問題一一規避,力求拿出最為完善的部署來,可是這些部署,卻都被曹操一一否決。

即將到來的大戰,不能有半點閃失,曹操要的不是盡量,而是必須!必須要贏得這場大戰,一旦輸了,後果是什麽誰都清楚。

在反複的推敲中,時間過得很快,周瑜代替馬超寫給曹操的書信,在曹操的忙碌中被呈遞到了他的麵前。

打開書信,仔細的看了一遍,曹操連日來因為勞累而有些無神的雙眸,瞬間便明亮了起來。

再看一遍,曹操的嘴角出已經掛上了明顯的弧度了。

等看完第三遍,一陣爽朗的大笑聲從曹操的口中發出,令荀彧等人不明所以的看向了曹操。

曹操放下書信,洪亮的說道:“昔日吾與馬孟起煮酒論英雄,便知他絕非池中之物。孟起今日來信,重提舊事,意欲與吾兩路起兵,共同征討袁紹。長安的義勇軍將會以並州為戰略目標,驅動威州的草原戰士兵分數路襲取並州各地,先聲奪人對袁紹產生強烈的衝擊;待袁紹調兵遣將之後,我軍再提兵北上,渡過黃河遞到冀州,與馬孟起形成齊頭並進之勢,令袁紹顧此失彼,首位不能相顧。”

言罷,曹操將周瑜代寫的書信遞給了荀彧,示意他看完之後進行傳閱。

待眾人都看完之後,曹操說道:“諸位都看過了吧?你們且都說說看。”

被曹操譽為“王佐之才”的荀彧在思索了片刻之後,率先說道:“魏公,馬孟起將門虎子,這些年兵馬足備,糧草充足,麾下能征善戰之將才如雲,運籌帷幄之智士如雨,乃是我軍絕佳的助力。如此一來,便解決了我軍兵力不足的窘境,不必被動的防守反擊了。可正因為如此,若是讓馬孟起在戰場上占據了主動權,以冠軍侯之聲望,恐對魏公的威望不利啊。”

有利必有弊,大局觀很強的荀彧在利弊兩段分析的都很透徹,令曹操不住地點頭。

頓了一頓,荀彧才接著說道:“袁紹乃是魏公眼前的強敵,馬孟起,是魏公未來的強敵。權衡利弊,吾以為應當遠交近攻,先聯合馬孟起解決了眼前的強敵再言其他。但是有一點,冀州最後必須要掌握在魏公的手中,有了錢廣糧多的冀州在手,日後才有和馬孟起周旋的資本。”

最後一句話才是重中之重!

對於冀州,曹操可是垂涎很久了。袁紹起兵之際手裏什麽資本都沒有,可他巧取豪奪了冀州之後,立刻鹹魚大翻身,一躍成為了實力最為強勁的諸侯,依靠的便是冀州眾多的錢糧、人口、土地。若不是曹操在起兵時依靠的是家鄉的勢力,說不定他也會把首要目標放到冀州的。

“冀州與豫州,隻隔著一條黃河,在地理位置上,我軍還是占這些便宜的,隻需渡過黃河便可抵達冀州境內而。雍涼之地與冀州隔著並州,想要把觸手越過並州伸到冀州來,可並沒有那麽容易。這一點,隻要運籌的仔細一些,理應不會出現什麽意外。”

程昱借口道出了自己的意見。

馬超是兵馬精良沒錯,可曹操部下的將士們也不是吃素的啊,他們可不是毫無用處的擺設,即便比不上悍勇的義勇軍,但總不至於進攻的腳步要落後整整一個大州的距離吧?在這一點上,正如程昱所言,隻要運作的合理,不出現大的失誤,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戲忠戲誌才在苦思良久之後,第一次開了口:“可是,如此占便宜的事,馬孟起會想不到嗎?就算他想不到,他身邊的智囊們也想不到嗎?諸位可別忘了,當初迎接天子來到許都,加封各路諸侯的時候,馬孟起和他麾下的智囊們,可是讓我等吃了個暗虧呢。難道他們便甘心隻占據並州,將整個北方的中心冀州,拱手相讓不成?”

這個問題,很是尖銳。隻要是思路正常之人,很容易便能得出答案。可馬超卻似乎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冀州的富庶一樣,這就很反常了。

那麽大的冀州,哪怕是擺在地圖上,也足夠的顯眼,馬超會看不到?還是說,馬超的確是因為地利位置的原因,放棄了占據冀州的想法?

“哈哈,馬孟起是傻子嗎?當然不是!他沒有提及冀州的分配,無外乎大戰之前難言勝負,正所謂未慮勝先慮敗。在地理位置上,他又不占優勢,若強行占據了冀州,反倒會激化與我軍的矛盾,大戰之後,兵力疲敝,他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戰勝我們罷了。既然如此,索性也就大方一些,將冀州讓給我們了。以吾看來,就算是讓出來,他也不會白白相讓的,若吾估計的沒錯,冀州早已被馬孟起視為囊中之物了,他絕不會讓我們在冀州過的太長久的,數年之後,一定會兵犯冀州,與我軍揮戈相向。”

同樣作為君主,曹操對馬超的心思揣摩的很明白。

偌大的冀州,豪強林立、人口眾多,在易主之後,絕不是三兩年的時間就能徹底穩定下來的。所以當初袁紹在奪的冀州之後,並沒有立刻向外發展勢力,而是想方設法的穩定冀州的局勢,在將近兩年的時間後,才向比鄰的並州動兵。

需知,並州自丁原被呂布殺死後,早已群龍無首,呂布亦未曾回到過並州,想要拿下並州並不難,可即便是如此,袁紹還是隱忍了兩年的時間,可見想要整頓好地大物博的冀州,絕非一件易事。

想必馬超也是看到了這一點,認為曹操不可能在兩年之內將冀州徹底把控,這才留出時間來,作為下一次爭鬥的緩衝,其本意,說白了就是將冀州暫時寄放在曹操的手裏兩年而已。

曹操這樣一說,也解釋的過去,在場的謀士們也想不到其他的意思,便默認了曹操的這一說法。而後便在曹操的安排下,各自退下,去運作各項繁雜的準備工作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可不是說打就能打的。想要打勝仗,必須在打仗之前,將一應物資的配備、人員的調動、將官的安排,都進行最為合理的梳理,這樣才能勝多敗少。

那些腦子一熱便大動幹戈的統帥,在曆史上也有不少,但曆史無不給出了統一的答案,等待他們的,均是慘不忍睹的大敗!其中一些人,還輸掉了自己的腦袋,細細一想,他們的腦袋丟的絲毫都不冤枉。

荀彧等人退去之後,郭嘉紋絲不動的站立在原地,沒有退下的跡象。

看到郭嘉這個樣子,曹操便知道他有事要和自己單獨說。

伸手指了指旁邊的座椅,曹操笑道:“坐吧。吾說過好多次了,無人之際,奉孝不必這般拘謹。”

郭嘉堅定地搖了搖頭:“禮不可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