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三百五十九章 歇斯底裏

字體:16+-

“什麽?!熙兒被馬超殺死了?氣煞我也!痛煞我也!”

黎陽大營之中,袁紹在得知袁熙被殺的消息之後,仰天大吼一聲,身子在座椅上晃了兩晃,忽然噴出一口鮮血,一頭栽倒在了地上。嚇得兩旁的將校謀士們急忙趕上前去,將袁紹七手八腳的攙扶了起來。

眾人又是掐人中,又是撫胸,外帶敲背,終於把氣昏過去的袁紹給弄醒了過來。

袁紹悠悠醒轉,環視了一圈身邊的眾人,眼神中先是一片空洞,隨後忽然迸射出狠毒的目光,伸手抹去嘴角的血痕,陰沉的說道:“馬孟起這是要讓我袁家後繼無人啊!你不仁,就不要怪本將不義了!郭圖,你派人到星夜趕到漠南去,告訴烏桓峭王,讓他們起兵攻打雍州,切斷馬超所部的後路!事後,本將願和他們分關中而治,永生互不侵犯!他們在漠南蟄伏了這麽久,也該弄出點動靜來了!”

不得不說袁紹這一招可是夠狠的。為了牽製馬超,分散馬超的兵力和注意力,袁紹不惜和漠南異族人結成聯盟,誘導二人率部攻打長安。長安一旦被攻破,或者馬超的補給梁道被斷,數以十萬計的義勇軍,難保便要铩羽而亡了

前文提到過,在最近的百年來,並州的上郡等地一直被匈奴人燒殺劫掠,甚至是長期的占據著,曆屆並州刺史或是並州牧都無法擺脫匈奴人的困擾和侵襲,可為什麽袁紹剛一執掌並州,就能令匈奴人知難而退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盤踞在漠南的烏桓人了。

在匈奴強盛的時期,匈奴人擊破了東胡,東胡出身的烏桓人走投無路之下,便投靠了匈奴人。在後來繁衍的過程中,匈奴人對烏桓人極為苛刻,強占他們的牛羊、馬匹、草原甚至是女人,令烏桓人心存怨恨,可限於雙方實力的對比,烏桓人敢怒不敢言。

後來到了大漢的武帝時期,霍去病橫空出世了。這位和馬超一樣,身兼冠軍侯。大漢驃騎將軍的少年英雄,率領大漢精兵大破匈奴,殺的匈奴人敗退千裏,再也不敢到漠南來了。

這個時候,烏桓人發現報仇的時機到了。於是他們毫不猶豫的倒戈,投靠了大漢朝廷,處處與匈奴人作對。兩族人自此便結下了深刻的仇怨。

直到在先漢轉化到後漢的過程中,王莽篡政,他將彼時烏桓王以及各大部落首領的兒子作為人質,強令烏桓進攻匈奴。結果烏桓戰敗,為了保留香火,烏桓人再次投靠了匈奴,叛離了大漢的統治。

再後來,東漢,也就是後漢的開國皇帝劉秀登基之後,匈奴人和烏桓人又聯合起來,趁著劉秀的皇帝之位還未完全坐穩,突然發難,襲擊與漠南相鄰的並州、幽州各地,光武帝劉秀派伏波將軍馬援前往征討,馬援一戰而定,擊破了匈奴。

見到匈奴勢力衰落,烏桓人再次拋棄了匈奴人,重新投入了大漢的懷抱,向馬援請降。馬援聯合烏桓人追擊匈奴,將匈奴人在兩百年後,再次從漠南趕到了漠北去。從那之後,匈奴和烏桓便再也沒有了沆瀣一氣的機會,仇恨反而越來越深了。

說起來,馬超就是和異族人有著各種各樣莫名的緣分。此前他威震羌氐,贏得“神威天將軍”的美名,而今涉及到的匈奴人、烏桓人,仍然和馬超有所關聯。

誰都知道,霍去病因大破匈奴,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驃騎將軍,成為大漢第一位勇冠三軍的象征,如今,馬超完全承襲了他的官職、爵位,甚至在官職上還要比他多出一個“大”字來,乃大漢立國四百年來的第四位冠軍侯;

此外,當年一戰而平定匈奴人、烏桓人反叛的伏波將軍馬援,乃是馬超的先祖,是馬氏家族的第一代家主。和馬超之間的淵源,那就更不必說了。

冥冥之中,有些事情似乎早已注定。即便時光流逝,歲月輪回,仍然擋不住宿命的安排。或許,馬超真如華佗所說,乃是天選之人,注定便是要橫掃異族,實現血脈大一統的。

言歸正題。

近些年來,匈奴人緩過一些元氣,再次南下,侵襲大漢的各地。眾所周知,因為大漢自桓、靈二帝以來,內鬥不斷,國力大大減弱,無力顧及北疆戰事,因此匈奴人便將上郡占據下來不走了。後來袁紹強取豪奪了冀州,進而收服了並州,便和烏桓人聯手,又一次將匈奴人擊敗,令他們元氣大傷,倉皇的逃回漠北休養生息去了。

說白了,袁紹能奪回上郡,兵強馬壯是一部分原因,此外,他善於利用異族人之間的矛盾,將烏桓人拉攏到自己的陣營,是另外一部分原因。隻不過,勾結外族,怎麽說也是並不能擺上台麵的,所以袁紹在事後給了烏桓峭王丘力居一大筆錢糧作為封口費,將驅趕匈奴人的功勞,全部攬到了自己的頭上。

自那次之後,袁紹便與烏桓峭王丘力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數年來,袁紹一直暗中供給烏桓人糧草,作為交換,烏桓人也沒有再舉兵南下,彼此各取所需,相安無事。

這一次,馬超是真的把袁紹打疼了,打怕了。袁紹不惜冒著勾結異族的罵名,也要將烏桓人這張底牌亮出來,勢要將馬超置之死地了。

不過這樣一來,袁紹的名聲就算是徹底臭了,和異族烏桓人勾結,可不是什麽光彩的事。再說長安是什麽地方?那是大漢的舊都,是當今大漢天子劉協親自賜給馬超的,袁紹勾結烏桓峭王攻打長安,起行為嚴格追究起來,簡直與造反沒什麽區別了。

如果能幹掉馬超,把馬超的地盤據為己有,屆時憑借著龐大的軍事力量和廣闊的土地,袁紹還能震懾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可萬一要是失敗了,袁紹就再也沒有退路了,隻剩下身敗名裂這一條路可走了。

袁紹此刻已經是豁出去了,殺子之仇讓袁紹喪失了所有的冷靜,隻要能殺了馬超給袁熙報仇,其他的,袁紹已經不在乎了。袁紹不在乎,不等於麾下百官們不在乎,聽到袁紹準備勾連烏桓峭王丘力居之後,逢紀等人連忙站出來勸阻:“主公不可啊!和烏桓聯盟之事,斷不可擺到明麵上來啊,那可是造反之罪啊,是要身敗名裂的啊!請主公三思啊……”

眾人的話還沒有說完,袁紹從地上一躍而起,揮手打斷了眾人的話,臉色陰沉如水:“誰也不要再勸說了,吾意已決!再有質疑本將決斷者,殺無赦!”喪子之痛是袁紹最不能承受的一種傷害,袁紹對子嗣的寵溺,那可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袁紹做出這個決定,其實不單單是為了報殺子之仇,更為關鍵的,是袁紹在喪子之痛的刺激下,決定賭上一把。如果事情按照袁紹的設想發展,烏桓人攻破了長安,切斷了馬超的補給糧道,袁紹就可乘機消滅掉馬超的主力部隊,然後揮兵向西,把馬超的地盤據為己有,之後在向南用兵,把劉協、曹操等人統統殺死,到了那個時候,天下間還有誰是袁紹的對手?成王霸業,便觸手可及了!

一眾忠心耿直的將校和謀士臉上帶著猶豫不決的神色,似乎還要在勸勸袁紹,誰料袁紹伸手拔出佩劍,用力擲到地上,大聲說道:“本將適才已經說過了,再有質疑本將決定者,殺無赦!郭圖,還不快去!”

郭圖也被袁紹瘋狂的想法震驚的呆滯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連忙回答:“小人,小人這就去安排人,哦,不,小人親自去一趟漠南。務必說服丘力居和主公結成同盟。”

袁紹冷哼了一聲,不再說話,在座位上重新直起了腰板,向著西邊陰沉的看了一眼,喃喃的說道:“馬超,這一次,本將要將你挫骨揚灰!”

阿嚏——坐在上郡城大廳中的馬超,忽然打了兩個大大的噴嚏。“這是誰啊,這麽狠毒的詛咒本侯?難道是袁紹?”馬超揉了揉鼻子,這才感到舒服了一些。在馬超的身邊呆久了,賈詡、周瑜等人都知道馬超對打噴嚏有個說法,打一個噴嚏就是有人在想念著你;兩個噴嚏表示有人詛咒你;至於三個噴嚏,用馬超的說法,那一定是感冒了。

雖然馬超的語氣顯得很輕鬆,但是賈詡卻無心和馬超一起開玩笑,有些凝重的說道:“主公,你殺了袁熙這件事,真是有些草率了。袁紹愛子如命,得知袁熙身死,說不定會想出什麽狠毒的計策來,從而對主公不利。老夫當時若在主公身邊,一定會阻止主公殺了袁熙。把袁熙捏在手裏牽製袁紹的心神,讓他投鼠忌器不是更好嗎?”

敢於直言馬超草率的,諸人之中,也就唯有賈詡了。

賈詡對馬超的忠城,絕對是毋庸置疑的。此前,他深通明哲保身之道,輕易是不會如此說的,眼下這麽直白的說出口,顯然是因為他心中有些擔憂,唯恐袁紹因此而發瘋,不顧曹操那邊的戰鬥,將全部的遊擊兵力都投到並州來。

不知不覺中,在馬超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賈詡的性格其實也是有所改變的。因為馬超獨具的人格魅力,以及其心中大一統的宏願,賈詡願意為之付出,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