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能鄭泰

字體:16+-

長安城內的文武將官苦勸無果,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馬騰離開了長安,前往許都。

為了馬騰的安全起見,剛剛回歸長安的王越,命門下十名弟子跟隨在馬騰身邊,若是真的有什麽事發生,也好有個照應。深得王越劍術精髓的開山大弟子曲阿便在其中。

留守長安的鄭泰等人,在軍中抽調了五百名精銳,命他們於路保護馬騰。別看隻有五百人,他們可全都是馬騰當初精心培育出來的“胡子軍”,對馬騰忠心耿耿,作戰能力也堪稱強悍。

馬騰離開的時候,恰好是張濟日夜兼程自隴西趕來之際。

數日後,當張濟不辭勞苦的趕到長安城,欲要請馬騰來主持大局之時,卻在鄭泰等人的口中得知,馬騰已經離開了長安,被朝廷應征到許都去了。

這一下,可急壞了張濟,他連忙把威州驚變之時告知了鄭泰等人,希望他們可以早作決斷。

得知烏桓人大局入侵威州,鄭泰頓時麵色一變,驚慌之色溢於言表。

經過這麽多年的磨煉,鄭泰如今可不知是個文官、謀士那麽簡單了,在處理政務更加得心應手之際,他的統率才能,也被進一步開發了出來。

以鄭泰的眼光,他自然看得出烏桓人的真正意圖,那是要切斷馬超的後路啊!

鄭泰著急,龐德比他更著急!

馬超還在年幼的時候,龐德便已經在馬騰麾下效力了,說起來,龐德算得上是眾人中與馬超相識最久的人了,感情也就更深厚一些,如今聽聞馬超有危險,龐德哪裏還坐的住?恨不能立刻點兵出征,插翅飛到馬超的身邊去。

此事事關重大,鄭泰不敢造次,一邊安撫著龐德,一邊與鍾繇、周異以及張濟等人商議了起來,同時,集結兵馬的命令也被傳達了下去,讓將士們提前做好準備。

經過商議,眾人一致認為,想要粉碎烏桓人的圖謀,必須要做到兩點。

第一,即刻派人率軍前往威州與並州的交界處,死死地擋在咽喉要道上,保證馬超主力大軍後路的安全;

第二,整頓兵馬,向威州發出援兵,配合當地的駐軍,爭取將烏桓人牽製在威州境內。

這樣一來,烏桓人就不能威脅到主力大軍的糧道,更不會危及長安了。

商議完畢之後,張濟提出,願意帶兵前往威州,助伐同抵抗烏桓人的侵襲。在此之前,張濟與伐同有過一麵之緣,對伐同的感官也不錯,有張濟前往,伐同必定會全力配合,不存在彼此不信任的問題。

至於率兵前往並州的人選,鄭泰和鍾繇等人思來想去,認為還是龐德最能勝任。

龐德有“白馬將軍”之稱,作戰勇敢,思維敏捷,對馬超又是感情深厚,在軍中的將士們之中又有很高的威望,沒有人能比他更合適的了。

隻是,龐德是馬超留下來鎮守長安的大將,一旦龐德離去,威州那邊若是阻攔不住烏桓人,長安可就危險了。要知道,長安可是馬超集團的心髒啊,一切政令都是在這裏發出去的,就像是一個國家的帝都一樣,若是長安失陷,對馬超集團的打擊將會是致命的。

對此,張濟在考慮良久之後,立下了軍令狀,誓要將烏桓人阻攔在威州,絕不會讓他們踏入雍州一步,來威脅到長安城的安全。龐德也在旁表態,待尋得馬超之後,願意從旁協助張濟。

得到了他們的保證,鍾繇和鄭泰等人也不再猶豫了,立刻下達了出征的指令。

時間不長,張濟和龐德便各自率領人馬,分頭離去。

龐德是從東門出城的,他率領的都是騎兵,攻擊兩萬義勇軍鐵騎跟隨在他的身後,一路風馳電掣的向並州進發。

從北門出城的,自然是張濟了,長安的北邊,就是威州,那裏是張濟的目的地。張濟這次出征,除了本部的兩萬兵馬之外,還在長安城中帶走了整整一萬名義勇軍。畢竟,威州形勢危急,單憑威州本地的駐軍,是很難抵擋住二十萬烏桓人的入侵的,多帶一些人馬便等於是多了一份把握。

長安城的常駐軍,除了奔雷騎和破軍陣兩支精銳之外,隻有五萬人,現在被張濟、龐德帶走了三萬,便隻剩下了兩萬人了。

以兩萬之術來防禦偌大的長安,並不能保證四麵城牆都麵麵俱到,做到固若金湯。為此,鄭泰接連發號施令,將韓暨、鄭渾他們打造的重型武器全都啟用了,分別安置到四麵的城牆上,以成宜、張橫、李堪、侯選四將為防禦使,全天侯守禦在城頭上。

另派程銀帶領一千義勇軍,在城中巡視,防止地方的細作散布謠言,霍亂軍心。一旦發現有圖謀不軌之人,就地正法,不必回稟。

剩下的武將中,梁興的地位最高,資曆最老,鄭泰便委任他為巡防使,暫時統領城中的守軍,負責都督各處的防禦,並保護冠軍侯府中的華佗、楊婉兒、貂蟬等人。

此外,鄭泰還暗中動用了馬超留下的令牌,給隱藏在暗處的神機營密探們下達了指令,讓他們負責偵查敵情、在暗中配合梁興保護冠軍侯府等任務。必要的時候,散落在長安附近的神機營密探們,還可以集結起來,組成一支部隊,踏上戰場。

之後,鄭泰又將文官們聚集起來,當眾脫下官袍,換上了甲胄,儼然從一位氣度雍容的輔國之才,轉變成了征戰沙場的將軍。並且號召眾人將府中的門客、家奴整合到一起,作為後備力量,以確保長安城的完全。

在馬超的治下,文武將官們是不允許蓄養私兵的,以防止日後逐漸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

在鄭泰的號召下,鍾繇第一個做出了表率,他將府上的門客們全部貢獻了出來,共計二十一人,全部交給鄭泰,由他全權指揮。其他眾人亦是同仇敵愾,有一分力便出一分力,數十位官員最後總共召集起了一千五百多名門客和家奴,也算得上是一支力量了。

這些人,配合著王越的弟子們,成為了拱衛長安、拱衛冠軍侯府的最後力量,排列在戰鬥序列的最後一位上,由鄭泰與王越共同統領。

在長安城中風雲變色之際,冠軍侯府內難免議論紛紛。

眾人的議論,被楊婉兒聽到之後,她便意識到,情勢似乎不太好了。於是,楊婉兒來到了貂蟬的房間內,拉著貂蟬的手說道:“妹妹,咱們二人生是君侯的人,死是君侯的鬼。若果真有什麽不幸發生,也絕不能落到敵人的手中。”

貂蟬反手握住楊婉兒的素手,點了點頭,媚眼中透著無比的堅定:“姐姐放心,真到了那個時候,唯死而已!”

她們兩人都是國色天香的大美人,一旦淪落到烏桓人的手中,後果是不堪想象的,所以楊婉兒才會提前找到貂蟬,與她達成了共識。她們寧願自刎,也絕不會讓旁人占到半分便宜,因為,他們是大漢冠軍侯、驃騎大將軍的妻子!

隨後,楊婉兒和貂蟬以夫人的名義,將長安城內所有文武的妻妾都請了過來,鼓勵她們不要慌亂,不要墮了各自的夫君用鮮血換回來的威名,更不能讓威震天下的義勇軍遭受任何的恥辱。

眾位夫人中,以關羽的夫人蔡文姬為首,紛紛表態,她們絕不會拖後腿,不但不會拖後腿,她們還願意組成娘子軍,協助長安城內的將士們駐守城池,最少,也能做一些給將士們送飯、送水之類的事情。

蔡文姬等人的這個提議,立刻贏得了馬雲祿的雙手歡迎。

這個古靈精怪的大小姐,此時已經年滿十六歲了,身段出落的越發亭亭玉立不說,且骨子便與生俱來的帶著一股英氣。用她的話來說,馬家子弟,從來不會畏懼戰爭!哪怕她隻是一介女流!

就這樣,曆史上第一支娘子軍便成立了,由各個府邸的丫環、仆夫組成,其中甚至有廚娘的存在。

而馬雲祿,便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這支娘子軍的第一任統帥。還真別說,當馬雲祿穿上大哥馬超送給她的那套銀甲,拿上馬家家傳的長槍,飛身躍上坐騎飛暮的馬背時,還真有幾分英姿颯爽的大將之風。

看來,有些人生來便已經注定,所走的道路和絕大多數人不同。作為女子,馬雲祿不識女紅,不愛梳妝,對弓馬騎射卻發自內心的熱愛,美女將軍這條路,顯然是最為適合她的。

不得不說,基因的力量,是強大的,有些時候,甚至強大到可以改變人們常規認知的地步。

且不說長安城中的種種變化,張濟率三萬大軍一路疾行,終於在十餘日之後,趕到了威州的境內。

威州在雍州的北邊,所以張濟所到之處,隻是威州的南部,戰火暫時還沒有燒到這裏,可從北部逃往來的老百姓們隨處可見,不少人拖家帶口的來到這裏,就是希望能躲避烏桓人引發的戰火,他們之中,有一部分人的身上,甚至還帶著傷,這些傷口,自然都是罪魁禍首烏桓人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