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三百七十二章 張合潰敗 下

字體:16+-

上郡城頭上,看著城下的戰事,甄逸的麵色變幻不定,心潮起伏,隔空投向馬超的目光,也越來越和煦,大有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喜愛之意。

和甄逸不同,對馬超的能力,甄宓從來就沒有過任何的質疑!

安靜的站立在甄逸的身邊,甄宓的一雙妙目中異彩連連。

天大地大,充斥於戰場上的十多萬人影中,甄宓眼中隻有一人!那個人,是她此生此世認準的男人,更是昂然立於天地之間的英雄!

倔強的驕傲,流露在甄宓絕美的嬌顏上。

在甄氏父女的關注中,城下的戰場上,形勢再一次發生了變化。

原本,張合率十萬大軍出營,在人數上比馬超的五萬義勇軍多了足足一倍,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可在關羽和太史慈率眾出現之後,這個優勢就開始被逐漸顛覆了。

後來,在紅衣弩炮和霹靂車的侵襲下,張合所部損兵折將,損失了將近八千人,再到袁軍三萬騎兵被馬超帶著破軍陣全殲,張合的兵力一降再降,到現在已經不足六萬人了,勉強和馬超那邊的兵力持平,再也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了。

非但沒有了優勢,在紅衣弩炮和霹靂車這兩樣大殺器的威懾下,再加上破軍陣的勇猛,奔雷騎的強悍,袁軍將士們的軍心都動搖了,不可戰勝義勇軍的念頭,無法遏製的在許多袁軍將士的心頭升起,現在,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張合了。

隻要張合能斬殺正在和他交戰的關羽,挽回一些士氣,那麽,一切就都還沒有結束。

對於這一點,身為主將的張合心中最清楚,可是此刻,他卻是有苦自知。

在見到關羽之前,張合便對他多有耳聞。關羽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前力戰呂布而不敗等事跡,張合早就耳熟能詳了。以前的時候,張合認為傳言大多是被誇大了的,可現在,張合知道自己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關羽的刀法,宛如涓涓細流,連綿而不絕;但又似是驚濤怒浪,每一刀都蘊含著巨大的力量,這種看似矛盾的說法,便是對關羽刀法的最好寫照:以連綿不絕之勢,連續發動驚濤駭浪般的攻擊!

正是春秋刀法的精髓之所在!

別人不知道張合的武藝,張合自己卻是很清楚的。別看“河北四庭柱”之首的人乃是顏良,那隻是因為袁紹偏愛顏良,而張合的性格又比較低調而已。若是論起真實武藝,張合有自信能在十合之內擊敗顏良。

但若換做是關羽與顏良對戰,張合估計,顏良很難撐過五個回合。

這樣一比較的話,便可以得出推論,關羽的武藝絕對在張合之上,而且還絕不是技高一籌那麽簡單!至少要強出兩個層次才對!

張合在心中做出的判斷,和曆史上的記載大體相符。關羽成名很早,屬於出道即巔峰的存在,即便是後來到了晚年,關羽的武力也沒有掉下來多少,依然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人物。

而張合與黃忠有些類似,屬於大器晚成的類型,在中年時期才開始逐漸成長到武力值的巔峰。軍事生涯的前期,張合所依仗的並非是武力,而是他聰明的腦袋和統兵的能力。因此,現在的張合,自然是不能和關羽在武力上爭鋒的。

在生死搏殺的戰場,張合能和關羽力戰七十多個回合,已經很是不容易了。

又是一次刀槍相撞之後,關羽和張合錯馬而過,各自向前策馬跑出十多步之後,同時調轉馬頭,看向了彼此。

“張雋義,汝精通韜略,武藝精熟,怎奈卻不識大體。若能棄暗投明,關某願向我家君侯著力保舉,必不會令汝明珠蒙塵。”

看著對麵的張合,關羽沒有發動新一輪的廝殺,反而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在馬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如今的關羽也懂得尊重天下英雄了,而且在言語之間,幾個詞語使用的也是相當到位,顯然比曆史上原本的關羽,要有文化的多了。

張合喘了一口粗氣,微微搖了搖頭,向關羽說道:“關將軍美讚,張合受之有愧。自古以來,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張合既在袁車騎帳下效力,自當為主公分憂。”

聽到張合這麽說,關羽的暴脾氣又上來了,一揚臥蠶眉,怒道:“不識抬舉!”言罷,舉刀便要再次殺向張合。

馬超的聲音在關羽身後不遠處適時地響起:“雲長且慢!”

關羽收住了就要衝出去的戰馬,回頭看向了馬超,目光中帶著詢問之意。已經很久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對手了,關羽此刻正是熱血沸騰之際,很是期待能與張合拚個你死我活呢。

馬超的目光越過關羽,落到了張合的身上,伸出一根手指,揚聲說道:“本侯願再給汝一次機會,汝若執意不降,便隻能麵對我軍的怒火了。”

張合看著馬超的神色,又與看向關羽的不同。

關羽是因為武力超群,引起了張合的惺惺相惜之意。麵對馬超,張合的心情可就複雜的多了,憤怒、怨恨、欽佩、折服……不一而足。所以他看向馬超的眼神,顯得極為的糾結。

“吾適才已經說過了,冠軍侯便莫要再浪費唇舌了。”

最終,張合做出了和剛才一樣的決定,堅定地拒絕了馬超。

這個回答,其實也在馬超的預料之中。張合心誌堅定,絕不會一兩句話便能動搖的,哪怕他現在的處境並不怎麽美妙。

在曆史上,張合後期與諸葛亮對陣數次,敗少勝多,但卻越挫越勇,從來沒有輕言改換門庭過,這說明,張合在心性上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至少,在麵對生命危險的時候,他不會做出投敵叛主的事情來。

既然料定無法說服張合,馬超又為何還是開了口呢?馬超這樣做,當然是有目的的。

他並非是想著能如此輕易地勸服張合,而是再給周瑜爭取時間,讓周瑜可以趁機率領著後續的義勇軍步兵,將紅衣弩炮和霹靂車推進射程之內,同時也讓激戰之後的破軍陣暫時調整一下,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和體能,投入到後麵的戰鬥中。

另一層意思,馬超也是想借著勸服張合的舉動,令袁軍將士們心中的疑慮和恐懼進一步發酵,進一步弱化袁軍將士的抵抗之心。沒看到連他們軍中的主將,都開始和本侯說起投不投降的事情來了嗎?難道你們這些普通的士兵,不想能繼續活下去?

果然,馬超預想中的事情很快發生了。

在前麵數萬將士的掩護下,周瑜很是默契的猜到了馬超的心思,悄無聲息的率部將紅衣弩炮和霹靂車向前推出了一大截兒,目測距離張合的主力部隊,不足四百步了,已經進入了紅衣弩炮和霹靂車五百步的有效射程之內了。

另一邊,袁軍戰陣中則是不可避免的響起了一片竊竊私語之聲,馬超雖然隔著戰場聽不真切,但從袁軍將士們的麵部表情來判斷,多半是馬超之前的那番話奏效了。

攻心之計!

張合很快便明白了過來,回頭向部眾怒喝道:“大丈夫死則死矣,何故心存畏懼?!身為軍人,戰死沙場便是最好的歸宿!”

在張合的怒斥之下,略顯嘈雜的袁軍戰陣漸漸地恢複了平靜,說明張合平日治軍有方,在軍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看著張合的舉動,馬超渾不在意的點了點頭,低聲說道:“那便戰吧。”

看似沒有任何殺意的一句話,瞬時便令六萬多義勇軍將士充滿了鬥誌!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隻要馬超所命,即便前麵是一座大山,義勇軍也會在眨眼之間將其夷為平地!

眼看著雙方的再一次激戰就要爆發,一陣鏗鏘的腳步聲,忽然在張合所部的身後響起。伴隨著越來越近的腳步聲,武器霍霍之聲、鎧甲鏗鏘之聲,亦是越來越清晰。

這又是哪裏來的人馬?

馬超和張合的心頭同時生出了疑惑的念頭。

彼此對望了一眼,發現對方也有些摸不著頭腦,看來這支兵馬,絕非是雙方視線布下的後手,而是突如其來的一直奇兵,而且還是以步兵為主的奇兵。

終於,在所有人的注視中,一麵大旗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中:漢鎮西將軍、關內侯,黃!

西邊,是馬超的地盤,能被封為鎮西將軍的,自然便是馬超麾下的大將黃忠黃漢升了!

隨著旗幟的明朗,一陣豪爽的大笑聲飄然傳來:“哈哈哈,看來,來的還不算晚呐。主公,末將黃忠來也!”

從黃忠的笑聲中,馬超聽出了很多的東西。

按照出征之前的部署,黃忠所負責的,是後軍的糧草押運事宜。看來,這位年近五旬的大將,並沒有被烏桓人斷了後路、丟了糧草輜重,甚至還有餘力來到主戰場,協助馬超退敵。

此刻黃忠率部投入戰場,身邊卻不見糧草車輛,說明他已經把糧草安全的運送到了上郡城中,然後又從城內跑了出來,繞路切向了張合的身後,斷掉了張合的退路。

在短暫的時間之內,黃忠對戰局做出了最有利的判斷,也填補上了馬超戰術板塊中的最後一處空白!

忠勇黃漢升,果然名不虛傳!真乃大將之才也!

馬超在心中暗自稱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