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四百三十六章 奸雄手段

字體:16+-

涪陵城中的酒席散去,劉備酩酊大醉,人事不知,被管亥、張飛一左一右的攙扶著,才勉強離開了涪陵城。

待劉備大醉而去,蜀中諸將才複又登入大堂,劉聵對劉璋說道:“主公,今日之事,凶險之際。不如,請主公早日回歸成都,以免久後生亂。”

劉璋不悅的說道:“爾等也都看見了,吾兄仁德,絕非他人可比,如此君子,吾委實放心。”

張任踏前一步,大聲說道:“劉玄德縱然無心,但其麾下諸將卻是有意!皆欲吞並西川,以圖富貴也!”

其他人還要再做勸諫,劉璋揮了揮手,搶先喝道:“都不必再多說了。吾與玄德兄兄弟之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見劉璋把話說死,蜀中諸將頗為無奈,隻好躬身退下。

涪陵城外,十裏之處。

脫離了涪陵城駐軍視線後,酩酊大醉的劉備,忽然站直了身體,拂手推開管亥、張飛,目光情澄,哪裏還有半分的醉意?此前的大醉,分明是裝出來的。

“是誰讓你們上演這一幕鴻門宴的?”

陰沉著臉,劉備向身邊眾人問責。

劉封唯唯諾諾的答道:“回主公,乃是軍師事先吩咐下的。”

劉備猛地揮手,“啪”地一巴掌,重重的扇在了劉封的臉上,令他白淨的麵頰上,出現了一個通紅的五指印。

“混賬!軍師遠在營中,不明涪陵城中之事,難道汝也不知道嗎?彼時,蜀兵早已埋伏在大堂之外,隨時可將我等斬盡殺絕,汝可知道?再者說,張任何許人也?乃是槍神門下的大弟子,與馬孟起、趙子龍、張佑維三人,師出同門!以汝的武藝,豈能是張任的對手?!”

劉備凶戾的怒斥著。

這番話,表麵上的在怒罵劉封,可劉備抽在劉封臉上的那一巴掌,就像是同時抽在了管亥、張飛的臉上一樣,令他二人感到臉上一陣火辣辣的疼。

管亥和張飛二人,從劉備一無所有時,便跟隨在劉備身邊,至今已有十多年之久,三人之間,乃是結義兄弟,劉備縱然心中對他二人再不滿,也絕對不會表露在臉上,因為劉備知道,若沒有這二人的鞍前馬後,他劉備什麽都不是,又怎能混到今日這個地步?

更何況,世人都知道,三人在桃園三結義,立誓同生共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劉備若是公然斥責管亥、張飛,非但會喊了他二人的一片赤膽忠心,還會令麾下更多的人寒心,所造成的負麵影響,是劉備所不能承受的。

劉備此生,最大的兩張護身符,一個是他騙來的漢室宗親的身份,另一個,就是他不遺餘力,花費十多年的時間,積累起來的仁德之名了。他要是真的問責與管亥、張飛,必然會讓他的仁德之名受到不可彌補的損失。

而劉封就不同了。從輩分上來說,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劉備身為義父,教訓一下義子,本就是無可厚非的。從這件事的起源來講,此事本就是劉封先挑起來的,若是他得手了,倒也罷了,可卻偏偏並未得手,沒吃到羊肉,反而落了一身膻。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考慮,劉備拿劉封來當出氣筒,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還最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讓管亥和張飛,知道他劉備的心意,絕非任何人可以違逆的,哪怕是一手撐起了大半個劉備集團的龐統,也不行!

在荊州,隻有一個主人,便是他劉備!

“大哥,此事是我等考慮不周,大哥便不要怪罪賢侄了。”管亥開口認錯,為劉封求情。

“哼!”

劉備怒哼一聲,翻身躍上的盧馬的馬背,而後低下頭來,看向臉上猶然帶著五根指印的劉封,口氣忽的一軟,歎息道:“疼嗎?汝須知曉,汝乃是吾之義子,一言一行,皆需謹慎。稍有不慎,吾父子二人,將死無葬身之地也。汝自幼器宇軒昂,武藝超群,未來,吾是要對汝托付大事的,汝切腹辜負了為父對你的期許啊。”

劉備早年無子,後來收了劉封做義子,對英俊的劉封很是喜愛,常常讓劉封跟隨在身邊,言傳身教,手把手的教導他如何處理事務。劉封每戰必先,亦是為了想要回報劉備的這份厚愛。

當然了,如果不是糜竺的每每糜夫人,嫁給劉備數年後,剩餘為劉備生下了一個親生兒子——阿鬥,這一切,都將顯得是那樣的美好。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是有了阿鬥這麽一個親生兒子,劉備對劉封的厚愛,依然沒有減弱太多,對於劉備這樣一個腹黑的人而言,能做到這一點,倒也頗為難得了。

劉封雙膝跪地,一叩倒地,大聲言道:“父親教誨,孩兒謹記在心!請父親放心,孩兒再也不會魯莽行事了。”

“如此,甚好。起來吧,上馬回營。”

劉備見敲打的差不多了,便不打算再追究此事了。畢竟,能跟著劉備一路走來的,都是對他忠心之人,敲打可以,卻不能讓他們產生背離之心。

帶著百多名白毦精兵,匯合了潛伏在城外的糜竺部隊,劉備與眾人回到了營中。剛到營中沒多久,劉璋那邊就又拍張鬆趕了過來,說是漢中張魯那邊,戰事再起,葭萌關形勢危急,請劉備即刻趕赴葭萌關,抵禦張魯。

聽聞張魯進兵,龐統忍不住擊節叫好起來。

龐統一直在謀劃著,想要幫助劉備在益州樹立起聲望,而後逐步蠶食劉璋的勢力,全據益州。哪知,瞌睡之際,便有張魯送來了枕頭。

葭萌關,在益州之北,與漢中比鄰。劉備到了那裏,大可以借著抵抗張魯之名,暗中拉攏益州的人心,擴充自身的勢力,隻要張魯一日不退,劉備便可以安然的呆在益州了。至於張魯什麽時候能被擊退,那還不是劉備說了算嗎?

龐統的意見,贏得了張鬆的稱讚,張鬆也是這個意思。等劉備率軍進駐了葭萌關,張鬆、法正、李嚴等人,便可以在成都,暗中宣揚劉備的仁德,勸服蜀中眾人,倒戈到劉備這邊來。假以時日,張鬆相信,蜀中明眼之人,最終都會在劉璋與劉備之間,做出正確選擇的。

等人心收買的差不多了,劉備在擊中兵力,一舉擊潰張魯,而後挾帶著大破張魯的威勢,兵臨成都,試問,到時蜀中還有誰能奮起抵抗?裏應外合之下,拿下益州,簡直易如反掌!

商議妥當之後,張鬆滿麵笑容的折回涪陵城,向劉璋複命去了。

而劉備,則是盡起麾下三萬精兵,連同劉璋交給他的一萬多蜀兵,合四萬餘眾,向葭萌關進發。

沿途之上,各地的郡縣早已得到了劉璋的傳令,拿出大量的糧草,任憑劉備予取予求,全然不用劉備擔心糧草的問題。

劉備進兵葭萌關之後,劉璋也回到了成都。

剛一回到成都,蜀中眾文武將官,就聚集到了劉璋的麵前,請求劉璋調派大將,鎮守益州北部、東部的各處關隘,切斷劉備與荊州之間的聯係,以防止劉備在益州地界內,嘩然兵變。

對於眾人的請求,劉璋一概不聽,甚至還有些憤怒,一再強調,劉備並非反複無常、見利忘義的小人。

劉璋縱然無腦,可劉備能把他洗腦到這個程度,也是令人驚歎的一件事了。堪比後世某些傳什麽銷的組織,堪稱後世那些組織的開山鼻祖了。

在一片請求聲中,張鬆與法正站了出來,表示支持眾人的觀點,力勸劉璋在各處關隘布下重兵。畢竟,他二人乃是蜀中的高官,若是始終在對待劉備的問題上,一言不發,甚至傾向於劉備,早晚會引起他人的懷疑,暴露出問題來的,索性這一次,就和眾人保持一致的論調好了。

這樣,才更有利於潛伏在成都,暗中放開手腳,為劉備大肆收買人心。

而且張鬆和法正,也有他們的打算。他們要替劉備招攬成都的各級官員,必須繞開一些人,比如說張任等人。這些人對劉璋忠心耿耿,有他們在成都,張鬆、法正反而不好施展手腳。還不如趁著這次機會,讓劉璋把他們都調派出去呢。

至於張任等人到各處關隘之後,怎麽布防,張鬆根本就不擔心。在他看來,能夠布置在明麵上的防守,都是形同虛設的。他窮十年之功,親手繪製的西蜀地形圖,早就把這些關隘的弱點提前暴露給劉備了,就算劉備到時候拿不下這些關隘,大不了,就避開關隘,從小路直撲成都嘛!

在張鬆和法正的力勸之下,劉璋才勉強同意了眾人的請求,派出大將張任,領兵五萬,前往綿竹關,名義上是作為劉備的後援,向劉備輸送糧草物資,實則,乃是加強對成都的防護。

其後,劉璋又調派白水都督楊懷,副都督高沛,率兵三萬,前往涪水關,關內的五千多士兵,也盡皆歸他二人調遣,用來阻斷荊州方麵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