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四百四十章 毒士賈文和

字體:16+-

長安城中,金華殿內。

大殿上那個至高無上的座位,是空著的。各地呈報來的急報,如雪片般飛來,堆積到馬超座位之下,文臣之首賈詡的麵前。

早在兩日前,馬超便已經悄然離開長安了。各地的疫情忽如其來,隨即而來的,必定會是曹操的大軍犯境,在未雨綢繆中,馬超集結起了奔雷騎和破軍陣。已經與趙雲、關羽等大將率先出發了。

馬超必須要和曹操搶一搶時間,否則,將會步步落後,陷入曹操掌握的節奏中,局麵可就被動了。

先行出發的部隊,馬超隻帶了奔雷騎和破軍陣,這兩支精銳身體素質強悍,且軍務嚴整,不易被疫情傳染,隻要沿途上小心一些,絕不會出現非戰鬥減員的情況。

隨軍的大將中,趙雲、關羽這兩員大將是必不可少的,張遼、張合、蹋頓、太史慈也跟隨在側;副將之中,馬岱、馬玩、楊秋、郝昭、周倉、胡車兒六人隨軍同行。謀士中,以冠軍將軍周瑜為首,陳宮、賈逵、司馬芝三人為隨軍參讚。

馬超率軍出征後,長安城中依然又大量的兵馬在集結,臨近長安的幾個郡縣,不斷地有義勇軍將士湧入,他們即將組成一支十萬人的正規軍,以黃忠為主將,徐晃、太史慈為左右大將,楊阜、成公英為隨軍參謀,隨後出征。

此外,馬超還安排成宜、梁興、李堪、張橫、侯選、王雙等人,各自帶一支三千人的義勇軍,分別趕往各地,一麵協助各地的守將穩控疫情,一麵以鐵血手腕,鎮壓那些從中挑起事端的人。

麵對瘟疫這樣無法以人力相抗的災難,馬超清楚,總會有人在暗中進行挑撥,煽動老百姓們聚眾鬧事的,平時一些遊手好閑的人,也會借著這個機會,作奸犯科。平日裏,這些人隱藏的都很好,馬超想找到他們可並不容易,現在既然他們要主動浮出水麵來,那就一網打盡好了,也好以除後患。

卻說,金華殿內的賈詡,麵對越堆越高的急報,眼中泛起了一絲淩厲之意。

啪!

將一份急報扔到桌案上,把鄭泰、鍾繇、杜幾、周異等留守長安之人,都吸引了過來,賈詡沉聲說道:“主公出征之前,曾派出眾位將軍趕往各地,防止有人惑亂百姓。現在看來,該是時候向世人亮一亮我義勇軍的刀鋒了!”

言語之中,殺意凜然。

鄭泰、鍾繇等人相繼點頭,表示讚同。亂世用重典,現在瘟疫爆發,大亂將起,又有強敵在側虎視眈眈,若是還以懷仁的手段治政,那就太愚蠢了。眼下,必須要以雷霆手段,先將民間的動亂鎮壓下去才行。

“諸位,分別給在外的各位將軍傳令,把躲在老百姓之中,刻意進行煽動,惑亂百姓心誌的,全部挑出來,斬!”

“趁機作奸犯科,遺禍百姓者、動搖軍心者,斬!”

“百姓之中,若有不聽勸告,執意與我軍對抗者,斬!”

“各地已經被疫情傳染的牲畜,以及確定無法治愈的人……斬!”

一連串的命令下來,賈詡接連說了數個“斬”字,冷酷異常。

深諳明哲保身之道的賈詡,在馬超的麵前,很少表現出如此狠辣的一麵。因為馬超從善如流,且智慧卓絕,很多事情,賈詡隻需要稍微一點,馬超便能明白。甚至,不用賈詡開口,馬超就能看到的很遠,看的很透。

以至於很多人都忘了,賈詡賈文和,還有著一個“毒士”的稱號了。當馬超遠征在外,各地形勢危急的時候,賈詡再也顧不得什麽明哲保身,一出手,就是老辣的計策。

別看賈詡接連說出的幾個斬字,看似輕飄飄的,在場之人卻都知道,他所說出的每一個斬字,就代表著,將要有數不清的人頭落地啊!

狠辣,是狠辣了一些,可卻最有效用。眾人之中,有人眉頭輕蹙,認為賈詡的辦法太過狠毒了,但終究還是沒有說出反對的話來。壯士斷腕,自然是需要有勇氣的,更無法避免痛苦相隨,以少數人的性命,換來大局的安穩,沒有人能夠指責賈詡,說他的計策是錯誤的。

用冰冷、睿智的目光,在那堆急報上一掃而過,賈詡再次開口道:“著令,抽調涼州五萬將士,並長安周邊郡縣中,先前曾參與奔雷騎、破軍陣選拔的兵卒,前來長安聽命!”

長安城乃是馬超軍事集團的軍政中心,地位不可動搖,乃是根本之所在。無論如何,長安城也不能再經受任何戰火的侵襲了。上一次,烏桓人大舉來犯,足夠給所有人敲響警鍾了。現在各地局勢混亂,為防止有人暗中圖謀長安,賈詡準備抽調兵力,補充到長安來,提前做好備戰的準備。

在賈詡等人,一係列的運作中,整個長安,乃至西涼和關中地區,都跟著動了起來,各地郡縣,就像是一部馬車上的某一個部件,圍繞著核心構造,極速的運轉著。

千裏之外,常山郡中,剛好與長安相反,這裏,一片沉靜。

郡守府,大堂內。

龐德高坐首位之上,在他的下手,分別坐著十幾名文武將官。

把馬超傳來的告警書信,傳遞給眾人觀看後,龐德沉聲說道:“諸位,主公的來信,諸位也都看到了。方今我軍後方瘟疫橫行,冀州的曹操不日便將提兵前來,而我常山,必然是曹軍第一個要拿下的地方。諸位且說說,我等,是戰?是逃?”

馬超在書信中,明確寫著,如果事不可為,龐德可自行退走,事後絕不會降罪於龐德。

可龐德並不這麽想,他跟隨馬超超過十五年了,可以說是看著馬超一步步成長起來,成長到如今這個令人高不可攀的高度上的。他深知馬超這些年來,有多麽的不容易,所以龐德並沒有絲毫退軍的意思,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要和曹軍決一死戰了,哪怕是戰死沙場,至少,也能為馬超多爭取一些時間,讓馬超可以將後方亂局,處置的更穩妥一些。

“主公有令,若事不可為……”一名文官,小心翼翼的開了口,還未等他把話說完,坐在他對麵的一名副將便猛地站起身來,怒斥道:“義勇軍中,從無後退之辭!戰死沙場,乃是我等身為義勇軍一員的榮耀!”

隨著這名武將的開口,其他幾名武將齊刷刷的站了起來,同時向龐德拜道:“吾等願誓死保衛常山,與常山共存亡!”

在先前開口的那名文官下首,又一個文官起身說道:“諸位將軍忠勇可嘉,但是可曾想過,主公為何要特意說明,事不可為的情況下,可自行退走?諸位細想,主公早已洞悉了曹操的陰謀,故而,主公是要保存我等的實力啊!依在下之見,還是應以退走為上。”

“一派胡言!主公乃是顧惜龐將軍,與汝等何幹?”一名武將怒喝道。

另一名武將轉過身,麵帶不屑之色,看向適才說話的文官:“無論主公有何命令,我等若是不戰而退,豈非墜了義勇軍的威名?你們都是讀書之人,理應比我等莽夫,更深明大義才對,怎地危難在前,卻要言退?聖賢書上,就是這麽教你們的嗎?”

“以卵擊石,實為不智之舉啊!退一步,則海闊天空,待主公率大軍前來,我等在率軍殺回常山,擊退曹操,豈非上策?”文官之中,有人反駁道。

安靜的聽著部下文武眾人的爭辯,龐德一言不發。他雖是個武將,可並不是莽夫,他知道,眾文官所說的,其實也沒有錯,戰略性的退讓,有時,確實要比一味的蠻幹更有效果。可惜,這裏是常山,這裏,是趙雲的故鄉,更埋葬著童淵的屍骨,龐德若是就此退去,又有何麵目,去見真定侯趙雲?又有何麵目,去見北地槍王張繡?又有何麵目,去見情如兄弟的馬超?

“靜!”

良久,龐德才張開了口,將眾人的爭吵,全部壓了下來。

“諸位,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可是你們仔細想想,如今我軍後方大亂,各地的疫情相繼爆發,主公必須要分出精力,消弭各地的瘟疫。所以,主公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我等身為主公麾下將官,在這個時候,若不能體察主公的苦處,真的撤出了常山,日後,還有和麵目,回見長安城中的各位同僚?所以,常山不能讓,我常山義勇軍,更不能退!曹操被我等多牽絆一日,主公那邊的準備,便會更充分一些。”

龐德沒說的是,他和馬超雖然名為君臣,實為兄弟。他的年紀比馬超虛長幾歲,對待馬超,就像是看待自家的兄弟一般。這個世上,有幾個做兄長的,不想為弟弟分擔危險?馬超讓他撤走,是顧念兄弟之情,可也正是因為這份兄弟之情,所以龐德才更加不能退讓。

見龐德心意已決,眾將官齊齊躬身行禮,口中答道:“喏!”

大家彼此之間,可以因為政見不同,而起紛爭,但現在龐德拍板定了下來,眾人自當齊心協力,輔助龐德備戰。

“命人到城中去,為本將打造一口棺槨。待曹賊到來,本將便抬棺上陣,與曹賊決一死戰!”

龐德目光灼灼,雙眼中,迸射出了無窮的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