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陣斬夏侯淵 上
馬超對諸葛亮的任命狀,由神機營密探,以千裏加急的速度,送到了威州城中。
在任命狀還在路上的時候,威州的局勢,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被諸葛亮足足耽誤了七天之後,夏侯淵不敢寸進,每日派出大量的探馬,刺探諸葛亮的虛實。直到第八日的早上,探馬回報,並未在諸葛亮的營地中,看到早飯的炊煙。夏侯淵心中疑惑,再次派出探馬,讓他們潛入到諸葛亮的營地中去看看。
曹兵探馬壯著膽子,進入到諸葛亮的營地,發現這裏早已是人去無蹤影了。探馬們連忙把這個消息回稟了夏侯淵,夏侯淵立刻帶兵,親自到諸葛亮的營地中查找蛛絲馬跡。
結果,夏侯淵發現,諸葛亮營地中的鍋灶,確實有不少,按照鍋灶的數量來推算,諸葛亮似乎埋下了一支至少在五萬人以上的伏兵。可是,夏侯淵並非庸才,他從營地中足跡和馬匹糞便入手,很快便理出了一條清晰的思路。
中計了!
這是夏侯淵的第一反應。諸葛亮刻意借用增加鍋灶的方法,讓夏侯淵派出的探馬,每日都能清晰的看到,諸葛亮營地中每日都逐漸增加的炊煙,從而誤導了探馬們的判斷,進而誤導了夏侯淵,做出了錯誤的推斷。
那些炊煙,不過是諸葛亮用來迷惑夏侯淵的,是故意讓夏侯淵看到的,其實,諸葛亮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的援兵,他帶來的義勇軍,充其量在萬餘左右之數,這一點,從馬匹的糞便,以及營地中遺留的足印,便能看出來。
諸葛亮故布疑陣,竟是生生拖了夏侯淵八天之久!
一想到這裏,夏侯淵簡直是怒不可遏,他戎馬半生,立下戰功無數,連曹操都稱讚他為“妙才”,何曾受過這等折辱般的捉弄?
於盛怒之中,夏侯淵依舊保持著一份冷靜,他估算,威州如今怕是已經集結不出太多的兵馬來了。否則,諸葛亮也不會虛張聲勢,以天雷地火之法,重挫了自己部下十多萬將士的膽氣,把自己困在這裏不得兵進威州城了。
至於那所謂的天雷地火,經過這麽多天的思索,夏侯淵也琢磨出個大概來了,諸葛亮絕對無法驅使六丁六甲,多半是預先在地下埋了什麽厲害之物,遇火之後,方能顯現出巨大的威力來,不然,諸葛亮何須讓部下提前釋放火矢?直接施法不就好了?
而且夏侯淵還推斷出,造成天雷地火假象的那種厲害之物,諸葛亮手裏並沒有太多,頂多也隻能是使用這一次罷了。這種殺人於無形,甚至有違天合的東西,豈是那麽容易製造的?
夏侯淵的推斷,已經很接近事實了。
想通了其中的關節之後,夏侯淵再也不願耽擱,立刻帶兵回營,整頓兵馬,準備明日一早,就殺向威州城,生擒活捉諸葛亮,而後一刀一刀的將他淩遲處死!非如此,斷不能消解夏侯淵的心頭之恨。
於是,在第九日的清晨,十多萬曹兵,在夏侯淵的帶領下,分批走出營地,來到了威州城的城下,結成一座大陣,指名道姓的要諸葛亮出戰。
麵對夏侯淵的強勢,威州城內,響起了不同的聲音。
以北宮伯玉為首的一些人,主張堅守城池,依靠城牆的堅固個紅衣弩炮的威力,逐漸蠶食夏侯淵的兵力,消耗他的有生力量。
而老將黃忠,對夏侯淵則是十分的不屑,極力要出城野戰,一挫夏侯淵的銳氣,殺的他再也不敢來犯。
不同的意見出現,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不得已的情況下,北宮伯玉隻好把諸葛亮請了出來,並對黃忠言明,威州的兵符印信,如今全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想要調動兵馬,必須征得諸葛亮的同意才行。
黃忠在馬超的麾下,斬將殺敵,屢立奇功,本就驕傲的很,有沒有親眼見證諸葛亮神奇的本事,哪裏會甘心聽諸葛亮的調遣?在黃忠的眼裏,剛剛二十出頭的諸葛亮,還是個乳臭未幹的毛孩子呢!
黃忠的反應,早在諸葛亮的意料之中。黃忠乃當世名將,絕不是北宮伯玉等人可比的,想要讓黃忠乖乖聽話,可沒有那樣容易。為了穩住黃忠,不讓他冒進而失了先機,諸葛亮當眾與他打賭,賭三日之內,馬超必有新的指令到來。一切,都等三日後接到了馬超的指令,再另行商議,三日之內,則由北宮伯玉帶領隊伍,以堅守為上。
諸葛亮說的很是肯定,可黃忠哪裏肯信?一口便答應下來,願意安靜的等上三日,若三日後,還是沒有馬超的指令到來,黃忠便會提兵出城,與夏侯淵硬撼。
威州城內,眾人剛剛商議完畢,城外的夏侯淵,便開始下令攻城了。
好在,威州城,畢竟是一個大州的治所,城中配備的紅衣弩炮和霹靂車,數量還是很可觀的,其他的各種軍資,儲備的也很充足,足以抵擋夏侯淵短時間內的猛攻了。
北宮伯玉便是依靠著城牆以及兩件大殺器,率領威州的義勇軍,先後擊退了夏侯淵的三次猛攻,在黃昏來臨之際,逼退了夏侯淵。
經此一戰,夏侯淵又損失了數千士卒,不得不退兵回到營中,暫時休整,此後連續兩天,都沒有再派出兵來,雙方進入了短暫的休戰期。
伴隨著異樣的平靜,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很快,便來到了第三日的下午。
看著天邊即將落山的夕陽,黃忠正站在城頭上,目視夏侯淵大營的方向,用力的攥緊了拳頭,狠狠一圈砸在了城牆上。
該是時候,向諸葛亮索要兵權了!如此窩囊的呆在威州城中,心高氣傲的黃忠,早就受夠了!
轉身走下城頭,來到了州牧府的大廳,黃忠大踏步而入,急吼吼的大聲說道:“諸葛孔明!三日的時限已到,主公未曾有隻言片語派人送來,按照之前你我的賭約,快將兵符印信交於我手!”
大廳中,諸葛亮端坐在主位之上,悠哉悠哉的喝著泉茗香茶。北宮伯玉、成宜、俄何燒戈、王雙四人,圍坐在他的身周。
聽到黃忠的話之後,北宮伯玉四人,同時將頭轉了過來,落到了黃忠的身上,剛要再勸說黃忠,莫要意氣之爭,諸葛亮忽的放下了茶杯,微笑著說道:“落日還未墜山,漢升老將軍何故如此急躁?”
“好好好!吾便在這裏等著!待太陽落山,看你還有什麽話說!”黃忠一賭氣,索性也不走了,拉過一把椅子坐了下來,一雙虎目,炯炯有神的盯著諸葛亮。
在黃忠的注視中,諸葛亮依舊是風輕雲淡,渾然不在意,繼續慢悠悠的喝著他的茶。直到他喝完了兩盞茶後,掙紮在西山之上的落日,終於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氣一般,搖搖晃晃的墜落了下去,隻留下一片餘暉,停留在大地上。
“騰”的一下站起身來,黃忠大聲道:“太陽已然落山,諸葛小子,這下你沒話說了吧?”
黃忠的步步緊逼,讓北宮伯玉四人,都顯得有些緊張起來。他們可是親眼看到諸葛亮,在揮手之間,驅動六丁六甲,引發天雷地火,重挫夏侯淵的,心底早已對諸葛亮生出了十分的尊敬之意,見到黃忠為難諸葛亮,他們的臉色,自然好看不到哪裏去了。
“漢升將軍莫急嘛。”諸葛亮輕輕伸手,向大廳外一指,笑道:“來了。”
黃忠連忙轉身,順著諸葛亮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道全身包裹在黑色披風中的身影,宛如鬼魅般,越過府衙的層層看守,徑直來到了大廳之外。
神機營!
神出鬼沒的神機營!
那名神機營密探,來到大廳的門檻外,停步不前,雙手恭敬地從懷中取出一封臘封的密信,彎下腰來,將密信高舉過頂,口中說道:“主公有密信在此,請黃老將軍及各位將軍過目。”
侍奉在大廳中的北宮伯玉親兵,連忙上前幾步,接過神機營密探手中的臘封,遞到了北宮伯玉的麵前。在這名親兵轉身的時候,駐足在門外的神機營密探,便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來無影,去無蹤。
大廳內的眾人,目光都被馬超的密信吸引,唯有諸葛亮,一直看向門外,暗中讚歎道:冠軍侯果然名不虛傳,單單是這一支神機營,便絕非常人能訓練出來的。
在諸葛亮感慨之際,黃忠和北宮伯玉共同拆開了馬超的密信,快速的看了一遍信中的內容之後,忍不住雙雙大吃一驚,尤其是黃忠,他霍然轉頭,看向諸葛亮,不敢置信的驚呼道:“主公竟然任命汝為左軍師中郎將?”
難怪黃忠吃驚。軍師中郎將這個職務,品階雖然並不算太高,卻是一方諸侯勢力的核心之所在,軍政大事,皆可一言而決。而且,被馬超任命為右軍事中郎將的,便是號稱“毒士”的賈詡。可見在馬超的心中,諸葛亮的地位,是與賈詡齊平的。
如果說黃忠對諸葛亮的本事,有所質疑的話,他對賈詡的才能,卻是心服口服的。在馬超外出打仗期間,賈詡便是馬超的代替者,這麽多年來,從未出過半點差錯。尤其是這次,威州等三個大州爆發疫情,還是賈詡先知先覺,而後又以殺伐果決的手腕,震伏了潛藏在暗中的宵小,為穩定三大州的大局,奠定了基礎。
年紀輕輕的諸葛亮,竟然能和賈詡這樣的人物相提並論?黃忠心頭很是疑惑,可他知道,他的主公馬超,還從未看錯過任何一個人,尤其是,馬超在任命狀上,不但蓋了金印,還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態度顯得很是歡喜,甚至是……客氣,足見馬超對諸葛亮,是如何的信任與器重了。
“末將黃忠,願聽軍師調遣。”
最終,黃忠放下了驕傲,真誠的對諸葛亮拱手說道。
諸葛亮也知道,黃忠語氣中的真誠,是出於對馬超的尊敬,而並非是對他諸葛亮的認可。但這並不重要,因為,諸葛亮自信,自己很快就會獲得他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