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陣斬夏侯淵 下
哢嚓!
大將黃忠一刀劈落,夏侯尚竟是沒來得及做出任何的反應,眼睜睜的看著黃忠的大刀,降落到了他的頭頂上,劈碎了他的天靈蓋骨。
與此同時,兩側的成宜和王雙,順利的突進到曹營之中,與黃忠遙相呼應,從三個方向,殺的夏侯尚部下將士一片哭爹喊娘,慘叫聲不絕於耳……
黎明時分,山頭上的火勢漸漸弱了下去,戰鬥也已進行到尾聲了。
夏侯尚帶來的萬餘名曹兵,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絕境中,大部分被黃忠、成宜、王雙三人率部斬殺了,餘者連爬帶滾的跑下了山,難免摔斷了腿、弄折了胳膊之類的,淒慘無比。
山下不遠處,俄何燒戈得到消息,得知黃忠三人已經占據了山頭後,立刻下令,讓正在阻攔夏侯淵援兵的部眾們,撤出了戰場,從容的回到了威州城中。被俄何燒戈阻擋了小半夜之後,夏侯淵的援兵自知救援無望,隻能帶著從山上逃出來的殘兵敗將,回去向夏侯淵複命。
知悉製高點被黃忠等人拔除,夏侯淵大怒不已,命大將李通等人留守營中,他自己親自帶兵前往,欲要奪回山頭,為夏侯尚報仇雪恨。
此刻的夏侯淵是憤怒的,正所謂舊恨未消,又添新仇。曹休慘死,夏侯淵尚且未能報仇,如今又搭上了夏侯尚的一條性命。這兩個人,可都是曹操的宗族親人,於公於私,夏侯淵都必須要給他們討回公道。
帶著憤怒的心情,夏侯淵帶著兩萬曹兵,直撲山腳之下,在下山的要道上,布下了戰陣,要把黃忠等人活活困死在山頂上。夏侯淵雖然憤怒,可理智未失,故而並未在第一時間發起強攻,準備等山上的黃忠等人,在人困馬乏之後,再發動突襲。
上山的要道上,多出了三道防禦工事,這是黃忠在斬殺夏侯尚之後,派兵臨時修建起來的,這三道防禦工事,就像是把雙刃劍,在暫時抵擋住了夏侯淵的同時,也徹底把黃忠他們,困死在了山頂上。
站在山頂往下觀望了許久,黃忠掉過頭來,冷聲問道:“王將軍,如此自斷退路,這便是軍師交給你的錦囊妙計?”
王雙尷尬的一笑,把手深入懷中,取出了另外一個錦囊,在黃忠麵前一晃,道:“漢升將軍,軍師還有第二個錦囊妙計,是交給你的,不過軍師吩咐了,這個錦囊,要到烈日當空之時,才能交於你打開。”
“哼!故弄玄虛!”黃忠不滿的哼了一聲,繼而又加了一句:“若真有退敵之策,何必非要等到烈日當空之際?百無一用是書生啊!”
一旁的王雙,忍不住吞下了一大口的口水,將目光轉向了別處。百無一用?諸葛亮?那是你漢升將軍沒見過諸葛先生於翻手之間,便召來天雷地火,令夏侯淵倉皇而逃的壯舉!親眼見證過那場神跡的人,誰敢說諸葛亮無用?
時間,緩慢的流逝著。
在難捱的等待中,黃忠數次要率兵殺下山去,為滯留在山頂上的義勇軍殺出一條路來,都被成宜和王雙拚命地勸阻了下來。他們二人,可是知道諸葛亮的本事的,自從相識以來,諸葛亮還沒有估錯任何一件事,拿下威州兵符印信、射殺曹休、擊退夏侯淵……包括遠在千裏之外的馬超,對諸葛亮的任命,這一樁樁一件件,哪件事不是在諸葛亮的掌控之中?
所以他們二人,對諸葛亮有著強烈的信心,遠比黃忠對他的信任堅定千百倍。
好不容易等到正午時分,烈日當空之際來到,黃忠急吼吼的向王雙伸出手來:“快快快,將錦囊拿來!”
見時候已到,王雙不再猶豫,把錦囊取了出來,遞到了黃忠的手中。
黃忠接過錦囊,打開細細的看了起來,看完之後,竟是呆立在了當地,良久之後,才歎息道:“諸葛軍師,真乃神人也!”
不明白黃忠的態度,為何會出現前後如此之大的落差,成宜和王雙忍不住也湊了上去,默默看了起來。
錦囊中的紙片並不大,上麵隻有寥寥數語。乃是諸葛亮預估到,在接連折損了曹休、夏侯尚之後,夏侯淵必定惱怒異常,會親自帶兵前來,欲要奪回山頭,而且兵力大約在兩萬人左右,想要對付夏侯淵,就要先消磨掉他的銳氣,所以諸葛亮才會讓王雙臨時構築三道防禦工事,逼迫夏侯淵不敢強攻上山,隻能堵在山腳處,以圍困為主。
構築工事,消磨對方的銳氣,這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繼續消耗夏侯淵所部將士的體力和耐心。憑著三道防禦工事,隻要黃忠不貿然下山交戰,號稱“妙才”的夏侯淵,是不會主動發動進攻的,畢竟,夏侯淵也清楚,黃忠他們占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又在斬殺夏侯尚之後,士氣正盛,強行交鋒的話,勝負難料。
出於夏侯淵的這種心理,諸葛亮推算出,夏侯淵不會再短時間內發動強攻,那麽機會就來了。有三道防線在手,黃忠等人可以隨意的休息,一旦夏侯淵有所異動,第一道防線便會發出示警,夏侯淵絕不會做徒勞無功的事情。
而黃忠他們就不同了,完全是以逸待勞,甚至可以換著班的到篝火前休息,根本不會遭受什麽寒氣之苦。與夏侯淵所部隨時處於戒備狀態,苦哈哈的站在料峭的寒風中,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再加上,諸葛亮早就判斷出了日光折射的方向,在烈日當空之際,因為山勢傾斜的原因,陽光恰好在山頂上照下來,對黃忠他們沒有任何的影響,但卻一定會影響到夏侯淵所部的視線,隻要他們抬起頭向山頂上仰望,便會被強烈的陽光照得睜不開眼睛。
如此精妙的計算,簡直是未雨綢繆,諸葛亮早在昨日,便已經全都計劃好了。這樣的本事,黃忠還怎能不服?甚至,黃忠第一次覺得,馬超任命諸葛亮為軍師,與賈詡齊平,絕對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情,諸葛亮的確有這個本事!
還是主公高瞻遠矚啊!難怪他年紀輕輕,便能成為這天下間勢力最強的一方諸侯,這份眼光,確實精準!黃忠在心中感慨著。
感慨之後,黃忠又忽然興奮了起來。因為在錦囊中的最後一句話,諸葛亮指名要黃忠出戰,直撲夏侯淵。有著諸多的優勢,此刻的夏侯淵,在黃忠的眼中,那就是一塊大肥肉啊!煮熟的鴨子,還能讓他飛了?這是諸葛亮有心讓他黃忠來立下這天大的功勞啊!
黃忠也不傻,知道這是諸葛亮恩威並施的手段,借此來消弭掉自己對諸葛亮的質疑,讓他黃忠真正的認可諸葛亮,成為諸葛亮手中的一把刀。對此,黃忠並不反感,隻要諸葛亮不作出背叛主公馬超的事情來,黃忠便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又有何不可?誰讓他的腦瓜筋好使呢?他黃忠以後就安安心心做一個衝鋒陷陣的大將,其實也沒什麽不好的。
天大的功勞就在眼前,黃忠的大刀,早已是急不可耐了。
在本步兵馬中,挑選出五千戰力最精銳的將士,黃忠提刀上馬,在烈日的折射的掩護下,悄然向山下殺去。在黃忠之後,是年輕的王雙。王雙帶著本部三千步軍,尾隨其後。成宜則是留在了山頂上,負責防守,以防萬一。
一路從山頭上跑下來,黃忠的心情無比的暢快。因為他清晰的看到,山腳下的那些曹兵,被烈日的光芒刺的睜不開眼,不得不低下頭,沒有一個人能保持仰望的姿勢,長久的觀察著山上動靜的。
兼之黃忠特意命部下將士放輕腳步,連戰馬的馬蹄上,都裹了一層厚厚的棉布,在跑動之際並未發出太大的聲響來,以至於黃忠衝下來一大半的山路,曹兵將士仍是毫無所覺,宛如一大群睜眼瞎似的。這種在光天化日之下,近乎於偷襲的感覺,真的是太爽了。
今日,黃忠要堂堂正正的,將夏侯淵刺殺與戰場之上!
近了,更近了。
直到黃忠所部將士,衝出最後一道防禦工事,衝下山來的時候,曹軍將士們才因為角度的變化,發現了黃忠等人的蹤跡。
“敵襲!呃……”
一名眼尖的曹兵,剛發出一聲驚呼,便被一支破空而來的破甲箭洞穿了咽喉,身體向後一仰,便倒在了地上,他的咽喉處,濺出了一溜血花,滴溜溜的拋飛到了空中。
百步之外,黃忠收起了八寶麒麟弓,摘下九鳳朝陽刀,座下戰馬四蹄紛飛,宛如猛虎般衝入了曹軍的戰陣中,刀光一閃,便斬斷了兩顆曹兵的頭顱。
在料峭的寒風中苦苦站立了半日,大部分的曹軍將士,在寒冷的煎熬中,早已放下了手裏的武器,防止鐵製的武器,因為寒冷而粘到手掌上取不下來。不少的騎兵,更是離開了馬背,躲在戰馬的身後抵擋寒風的侵襲。
當黃忠掄刀殺來時,曹軍便是這樣一種散漫的狀態。五千義勇軍,就像是燒紅的尖刀刺入牛油之中,嘶啦一下,便破開了曹軍的防禦,將位於戰陣中心的夏侯淵露了出來。
夏侯淵未料到,黃忠會在這個時候殺下山,他和大多數的將士一樣,武器放在身邊,戰馬在身前不遠處,此刻再想拿起武器,翻身上馬,為時已晚矣!
“看刀!”
黃忠馬踏曹兵而來,對著夏侯淵掄刀便砍,隻一刀,便將夏侯淵連肩帶背,砍做了兩段!
可憐夏侯淵戎馬半生,卻因一時大意,在沒有武器、沒有戰馬的情況下,連黃忠的一刀都未能抵擋住,成為了九鳳朝陽刀下,名氣最大的一縷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