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漢中爭奪戰 五
投入攻城的蜀兵,總兵力隻有六萬,而義勇軍三輪齊射,射出的弩箭足足有三十萬支!如此懸殊的比列,令彪悍的蜀兵終於退卻了,沒有人不怕死,尤其是在明知無法抵抗的情況下。
就算沒有劉備的呼喊,蜀兵們的腳步,也已經不由自主的在後退了。
可是,人的兩條腿,是不可能跑的過弩箭的。
第二、第三波弩箭,接二連三的落下,在蜀兵陣中帶起了一片腥風血雨,數以萬計的蜀兵,紛紛發出淒慘的哀嚎聲,被弩箭射中,斃命當場。
前排的蜀兵們慌了,慌忙的轉過身,想要向後逃竄;中間的蜀兵也有心跟著前麵的同伴一起後撤,可後排的蜀兵們,因為距離較遠,並非完全處於諸葛連弩的射程之內,故而心中有些猶豫,欲進不進,欲退不退;他們的猶豫,讓中間的蜀兵們親退兩難,讓前排急匆匆後撤的同伴,與中間的同伴相互推搡、踐踏了起來,有些人僥幸躲過了頭頂上落下的弩箭,卻悲催的喪生在了彼此的踐踏中。
三輪弩箭之後,城頭上的義勇軍陷入了一個短暫的平靜期。
給蜀兵們的感覺,義勇軍似乎正在積蓄著力量,準備施展最強一擊。眼前短暫的平靜,就像是暴風雨來臨之前,天地正在醞釀著狂風暴雨一樣,隻要醞釀完成,短暫的平靜便會被立刻打破,一場狂風暴雨便會到來,席卷天地。
在這詭異的平靜中,蜀兵先鋒戰陣,已是殘破不堪了,再無陣型可言。六萬先鋒軍,隻剩下了不足一半人,且大多身上還都帶著傷痕。
僅僅三輪弩箭,密集的箭雨,便帶走了至少三萬蜀兵的性命。
劉備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異常的疼痛。
三萬能征善戰的蜀兵,那可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了,即便劉備坐擁益、荊兩個大州,麾下士卒過百萬,還是會感到心疼的。
漢中城頭上的義勇軍,可不管劉備是怎麽想的。
短暫的平靜,隻持續了十多個呼吸的時間,便宣告被打破。城頭上,再次出現了萬餘名義勇軍的身影,劉備清楚的看到,一張張諸葛連弩,已經在第四批義勇軍的手中被亮出!
這仗,沒法打了!
劉備急切之間,想不到什麽好辦法,隻能暫時收兵,帶著麾下將士們,狼狽的退走。
來時,劉備是何等的不可一世,退去時,便是何等的狼狽不堪。
十分鮮明的對比。
咚咚咚——
漢中城內戰鼓聲如雷般響起,似乎有至少五千人在同時擂鼓。
不好!
義勇軍要乘勢殺出城來了!這是劉備的第一個反應。
緊接著,劉備的第二個想法便是,義勇軍這是要乘勝追擊啊!劉備絕不能讓義勇軍得逞,再讓義勇軍從自己的身上割下一塊兒肉去。
就算劉備是頭大象,也禁不住如同惡狼般的義勇軍,一塊一塊的撕咬啊。
好漢不吃眼前虧,撤!
劉備當機立斷,率領部眾飛快的退出了戰場,很快便消失在了義勇軍將士們的視線中。
等蜀兵悉數退走,直至看不見了,張遼和徐晃才同時轉過身來,向著諸葛亮深深一拜,歎服道:“相國算無遺策,吾二人拜服矣。”
諸葛亮並不貪功,手中羽扇在龐統、張遼、徐晃三人身前畫了一個圈,微笑道:“此番敗退蜀兵,三位亦是功不可沒。若無三位鼎力相助,亮恐也無力回天啊。”
劉備因懼怕諸葛連弩而退走,實際上,張遼他們卻很清楚,諸葛連弩一次性能發射十分弩箭,威力十分驚人,可是和紅衣弩炮、霹靂車一樣,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便是填裝間隙較長,無法做到首尾相接的緊湊性遠程壓製。
若是有十萬義勇軍,每人手中都握有諸葛連弩,那絕對是無敵的存在;可漢中城內如今隻有三萬義勇軍外加五萬降兵,諸葛連弩也隻有三萬張,遠遠做不到無縫銜接的壓製。
第四批出現在漢中城頭的萬餘義勇軍,其實就是第一批退下去的人,又重新站回到了城頭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第四批人手,那不過是諸葛亮刻意營造出來,誤導劉備的假象。
在經過三輪弩箭的侵襲後,蜀兵損失慘重,諸葛亮料定,心中大為震驚的劉備,絕對無法看穿其中的端倪,更無心細細的觀察,冒充第四批義勇軍的第一批人,手中的諸葛連弩上,是否真的存在弩箭。
事實上,第二次出現在城頭的萬餘義勇軍,先前在齊射過一輪之後,根本來不及重新填裝十根弩箭,也就是說,他們手中的諸葛連弩,全部都是空的,完全是拿來嚇唬劉備的。
被嚇唬住了的劉備,竟是不敢再戰,直接退兵了,導致城頭上早已沸騰的火油等物品,根本就沒派上用場。
“劉備畢竟是曆經戰亂,在廝殺中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用不了多久,他便會明白過來的,我們還需早做應對才是。”龐統在這個時候開了口,讓張遼和徐晃興奮地情緒,瞬間恢複了平靜。
張遼和徐晃二人仔細一想,的確如此。劉備可不是二世祖出身,手底下還是有點真材實料的。若是如此就能擊潰劉備的信心,那真的是太小看劉備了。能從一個織席販屢的草根人物,一步步登上漢中王的寶座,誰如果小覷這樣的人,必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很顯然,智謀無雙的諸葛亮、龐統;智勇雙全的張遼、沉穩大氣的徐晃,都不是目光短淺之人,並不會因為一時的勝利,而失去應有的理智。
“以末將判斷,劉備現在急於試探出我軍的虛實,來確定諸葛連弩、以及控弩甲士的詳實數量,由此判斷,今夜,劉備必來夜襲。”張遼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徐晃點頭讚同著,並且還補充道:“劉備的試探,人數不會太多,那樣不利於夜行。但也絕不會太少,畢竟他白天剛吃了諸葛連弩的大虧,是不會白白派人少量人馬前來送死的。末將估計,今夜劉備若派兵前來,人數應在兩萬人左右。”
張遼和徐晃的分析,很是透徹。龐統原本是想提醒諸葛亮這一點的,結果他還沒開口,張遼和徐晃便分析了出來,讓龐統再一次深切的感到,馬超麾下的核心成員,的確是每一個人,都絕非等閑之輩,放在以前,這些人中的每一個,甚至都可以成為一方小勢力的諸侯了。
諸葛亮饒有興致的看著龐統,眼神中略帶揶揄之色,似是無聲的對龐統說著:看到了吧,你若再不亮出點真本事來,將來恐怕很難服眾啊。
龐統心有所感,他看懂了諸葛亮眼神中的意思。想要日後再義勇軍中立足,與諸葛亮一樣成為棟梁柱石,龐統就必須要折服張遼等能力出眾的大將才行。
是時候該拿出真正的本事了。
“二位將軍所推斷的,十分符合劉備的性格。隻不過二位將軍與劉備打的交道少,並不熟悉他的做事風格。”龐統一句話,把眾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而後接著說道:
“劉備此人,表麵上仁義無雙,宅心仁厚,實則腹黑的很。今夜,劉備在先遣隊之後,必定還會再派一支人數略大於先遣隊的人馬壓陣。因為,劉備絕不舍得讓兩萬人左右的先遣隊折損在漢中城下,同時,他也不相信我軍的實力向表麵上展現出來的那麽強悍。一旦先遣隊發現我軍的破綻,隨後的壓陣蜀兵,必定會把壓陣轉化為強攻,趁夜奪城。”
“而且,劉備用人,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在他認為危險程度比較高的戰鬥中,他會派出並非是他嫡係的將領來帶兵;就拿夜晚可能發生的戰鬥來說,劉備派出的先遣隊主將,一定不會是他從荊州帶來的舊部,也不會是益州之中擁護他成為益州之主的臣下,一定會是迫於形勢而不得不投效劉備的蜀軍將領。”
“至於在後壓陣的,按照慣例,在這個位置上,劉備是一定會派出最為親信之人的,以吾推斷,非‘萬人敵’張飛莫屬。”
侃侃而談,龐統就像是擁有未卜先知的神奇能力一樣,一樁樁一件件的分析,把劉備的大提計劃呈現在了眾人的麵前。
對於龐統的話,諸葛亮是深信不疑的,除去龐統自身不遜於諸葛亮的才能之外,龐統是眾人中對劉備最熟悉的人,尤其是在被劉備當替死鬼之後,一心要報仇的龐統,對劉備滿心恨意,促使他對劉備做了更加深入的剖析,把劉備的脾氣秉性、處事風格,摸了個透。
張遼和徐晃二人,則是半信半疑的看著龐統,並未完全相信他的判斷。他們二人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龐統的真實身份,怎麽可能完全相信他呢?最後,他們吧目光放到了諸葛亮的身上,等著諸葛亮做出最後的決斷。
誰料,諸葛亮緩緩舉起了雙臂,慵懶的伸了個懶腰,風輕雲淡的說道:“在城頭上站了整整半日,可是有些累著了。吾去休息一下,後麵的事情,煩勞三位將軍商量著辦吧。”
話語之間,諸葛亮刻意把龐統的身份,提升到了“將軍”的位子上,起話中的深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