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火燒連營 三
軍中將士痢疾發作,攪得劉備心神不寧,急欲用一場大勝,來穩定慌亂的軍心。
八月八日,劉備親自率軍出營,來到漢中城下,遣人叫戰。
任憑蜀軍如何的百般辱罵,馬超隻是充耳不聞,悠然自得的在城頭上盤膝而坐,與諸葛亮對弈。兩人的旁邊,焚燒著一爐上好的香料,此香乃金城商會最近新研製出來的,清香淡雅,且兼具提神醒腦之效用。
兩人渾然不似在七十萬大軍的環伺之中,卻像是在杳無人煙的隱居之所,彷若無人的執子較量。
沒能得到回應,劉備惱羞成怒,一連派出數百人,以蜀地的鄉音俚語,大聲的叫罵了足足半日,可縱是他們喊得口幹舌燥,城頭上始終未曾有過半點動靜。
叫罵無果,劉備懾於紅衣弩炮等大殺器的威力,又不敢直接攻城,怏怏的收了兵馬,退回到了連營之中。
劉備退去的同時,馬超放下了手中的棋子,站起身來,來到城垛口,看著潮水般退走的蜀軍,微微笑道:“孔明,這火候,可曾恰到好處?”
諸葛亮回以一笑,衷心的讚道:“吾王英明,世間一切,又有何人何事能逃得過吾王的慧眼?”
“你這馬屁拍的……舒服!”馬超虛空點了點了諸葛亮,哈哈大笑了起來。旁人的讚譽,馬超絕不會放在心上,可諸葛亮的稱讚,卻不在此列。能得到諸葛亮衷心稱讚之人,這個世上可不多。
卻說劉備回到連營之後,麵色陰沉的坐在王位上,一言不發。
“諸位可有破敵之良策?”劉備陰沉著聲音問道。
蒯越站出來說道:“大王,馬超足智多謀,諸葛亮詭計多端,此二人聯手,不可小覷。大王遠來征伐,自冬至夏,馬超始終堅守不出,是欲待我軍內部生變也。今我軍將士多有染痢疾者,不利於戰事,馬超仍是龜縮城中,實無道理,恐其中有詐。因此,在下以為,我軍不宜輕易出戰,應以靜製動。”
“以靜製動?本王大軍在此間已耗費半年光陰了,還需要什麽以靜製動!”劉備不悅的說道。
他現在隻想著能擊破漢中城,斬殺馬超,哪裏有心情聽蒯良在這廢話?
黃權站出來也勸道:“大王啊,馬超、諸葛亮,皆當世大才,未可輕敵啊。蒯大人方才之言,有理啊。”
“騰”!
劉備猛地站起身來,喝道:“馬超匹夫之勇,諸葛亮乃鄉野村夫,能有什麽謀略?不過是些投機取巧之輩罷了!本王大軍數度兵臨城下,此二人不敢出戰,實乃心存畏懼也!何足道哉?!區區十幾萬兵馬,豈敢與本王百萬大軍爭鋒?”
劉備麾下的兵馬,有七十餘萬,但是對外,卻是謊稱百萬,以混淆視聽,威懾天下。假話說的久了,連劉備都忘了是假話了,順嘴便把百萬大軍給說了出來。
見蒯良、黃權的勸諫毫無作用,反而惹得劉備不快,其他還想勸諫的人,頓時打起了退堂鼓,安靜的站在原地,緊緊地閉上了自己的嘴巴。
若說劉備部下,有誰能勸說劉備改變初衷的話,唯有法正法孝直。
在劉備占據荊州,未能拿下益州的時候,法正便已經暗中投效了劉備,給了劉備一個先入為主的好印象。隨後在整頓益州的一係列事情中,法正展現出了超凡的手段,風頭漸漸壓過了把《西蜀地形圖》送給劉備的張鬆,隱隱成為了益州舊有官員中的第一人。
之後,法正接連給劉備出謀劃策,讓劉備在鎮壓益州境內奮起反抗的豪強時,處處占據先機,進而統一了整個益州,以雷霆手段,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對益州的整合。
在然後,劉備決意征討漢中,又是法正站出來鼎力支持,為劉備籌備糧草,征調士卒,做好了前期的準備工作,得以讓劉備順利的踏上了征程。
後來與邊境線上的十五萬漢中軍交鋒,也是法正獻上奇謀,劉備這才能一戰而定,收服大量的漢中降兵。
這些事情,展現出了法正過人的智慧以及政治眼光,並且,他用一些列的動作,向劉備表明了他的絕對忠誠。讓劉備漸漸地忘卻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龐統,把法正擺放到了原先龐統的位置上了。
其他人的話,劉備不會聽,可法正的話,劉備還是能夠聽進去一些的。
在眾人的期盼中,法正終於站了出來,來到劉備的麵前,對著劉備深深地行了一禮,而後才開口說道:“大王,漢中城是早晚要拿下的。隻是我軍目前痢疾爆發,於軍心不利,此時並非出戰的最佳時機。且八月酷暑,我軍暴曬於烈日之下,難免會有更多的將士沾染痢疾。當下之計,我軍應暫避烈陽,遷到水源充足之地,消解酷暑。待軍中痢疾消弭,再行動兵也不遲。還望大王明鑒。”
劉備沉思了好久,反複掂量了一下,覺的法正說的也有道理。左右已經耽誤半年多的時間了,也不差一、兩個月的時間。還是等盛夏過去之後,等到秋高氣爽,軍中將士們的疾病消除了,再和馬超決一死戰也不晚。
一念及此,劉備點了點頭,道:“是本王心急了。諸位力勸有功,還請不要怪本王偏執。”
見劉備鬆了口,大帳內的眾人紛紛鬆了一口氣,剛要把懸著的一顆心放回肚中,卻又聽劉備繼續說道:“傳本王令,全軍保持合圍漢中城之勢,撤軍二十裏,躲到草木茂盛、依溪傍水之處,等到夏去秋來,再與馬超決一死戰!”
普通人或許還不能發現,劉備的話中,有什麽不妥。可這番話落在法正、李嚴、蒯越、張鬆等人的耳中,簡直如驚雷在耳,震得他們眼前一片金星亂晃!
草木茂盛之處,豈能藏兵?方今盛夏,天氣炎熱,草木叢中,多有蚊蟲毒物,白日間人聲鼎沸,還沒什麽大礙,等到夜深人靜,毒物出洞,熟睡中的將士們又該如何防禦?
再往更深遠處想一想,馬超、諸葛亮二人,都是善用火攻的高手,倘若他們縱火焚山,引得山林草木起火,試想,連綿成一片的林木,瞬間就要變成一片火海了,到那個時候,七十多萬大軍,又該如何逃出生天?
張鬆等人麵麵相覷,最後把目光落到了法正的身上,以眼神示意,讓法正再次出言勸阻,令劉備收回成命。
看著幾人望向自己的目光,法正苦澀的一笑,微微搖了搖頭。
心中有苦自己知。法正畢竟是益州派係的官員,屬於半路投靠劉備的,劉備能聽他一次勸說,已經很是不容易了,法正若是再次勸阻,劉備必會覺的有損於自身漢中王的威信,不但不會聽從勸告,說不定還要嚴厲警告法正一番。
到時候鬧得君臣盡皆不快,心生隔閡,反倒得不償失了。於是,法正這一次選擇了沉默。
見法正不語,李嚴、張鬆等人緩緩閉上了雙眼,心中忍不住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後麵的事情,已經不在他們的掌控範圍之內了,隻能聽天由命了。
當下,七十餘萬蜀軍,隨著劉備的一聲令下,集體把寨而起,退卻二十裏,進入了叢林之中,借用山林草木來遮擋頭頂上的烈陽。
退軍之際,法正思慮再三,最終還是婉轉的對劉備說道:“我軍退卻之時,必然會驚動馬超,大王不可不防。”
劉備點了點頭,認為有理,招手叫來蜀將吳班和荊州派係的馮習,先是對吳班命道:“率萬餘老弱,拖後壓陣,試探馬超的虛實。”繼而轉頭看向馮習道:“汝率八千精兵,伏於吳班身後,若馬超率軍來襲,即可率兵殺出,本王親自為汝二人壓陣。”
吳班、馮習領命而去,一前一後的率兵來到七十萬大軍的最後方,刻意放緩速度,緩緩而行。
可是直到七十餘萬蜀軍全部撤入了山林之間,漢中城依舊是一片沉靜,就像是城中早已空無一人一般。
在吳班、馮習看不到的角落裏,馬超與諸葛亮並肩而立,靜靜地觀察著蜀軍的動向。
“蜀軍最後方的山穀中,殺氣升騰,必有伏兵。吳班所率之萬餘老弱,誘餌也!”
馬超手按巨闕重劍,沉凝的說道。
諸葛亮緩緩舉起手中羽扇,搭在額頭上充作涼棚,舉目望去,口中說道:“大王英明。我軍若是趁著劉備遷營之際出城追擊,山穀中預伏的蜀兵,多半是要斷掉我軍的後路,令我軍腹背受敵。”
“再等等吧,劉備撐不了多久了。半個月之後,便是我軍的機會。”馬超輕輕伸出手,在風中微微翻轉,似是在感受著風的熱度。
諸葛亮沒有說話,眼角處帶起了一絲笑意。
就在昨晚,諸葛亮私下和龐統秘密會麵,探討出兵攻擊劉備的最佳時機。兩人為了公平起見,各自用毛筆在紙上寫下心中的答案,而後交予對方觀看。
結果,兩人的紙上,是一模一樣的四個字:半月之後!
回想著昨晚的那一幕,在看看眼前馬超從容的神態,諸葛亮越來越覺得,馬超當真是個妖孽!從來沒有人,能像馬超這樣,在文治武功兩個層麵上,都能達到如此的高度!
他,不是妖孽,又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