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下風雲動

字體:16+-

一槍又一槍的直刺,壓迫的許褚喘不過氣來,很快就被馬超占據了上風。

以許褚的武力,本不該這麽快就被馬超所壓製,隻是他連番激戰,體力消耗巨大,此刻又沒有戰馬,一身的武藝大打折扣,自然不是馬超的對手了。

戰鬥中,許褚感到自己的力量進一步流逝,越來越武力抵抗馬超的霸王槍了。

虛晃一刀,許褚跳出戰圈,一把扯掉了身上的衣甲,來為自己減負。這樣他可以減少一些負重,減緩體力的消耗。

馬超沒有逼迫許褚,眼看著許褚扯掉了鎧甲,露出精壯的肌肉之後,他才向著許褚勾了勾手指,示意許褚放手來攻。

許褚怒吼一聲,甩開腳步猛地踏前三步,大刀高舉過頂,呼嘯著奮力向馬超的頭頂劈落。

直刺!

依舊是直刺。

龍舌虎牙的霸王槍槍刃,準確無誤的點在了許褚下斬的刀鋒上,刀槍撞向,碰撞出一連串的火花。

許褚裸衣鬥馬超?多麽熟悉的一幕啊。馬超一邊戰鬥,一邊暗自想著。原本他以為這一段經典的橋段,不會再上演了,卻沒想到還是發生了。不過,這也將是許褚所能留下的最後一段故事了,自今以後,世上將再無許褚這個人!

周圍的戰鬥已經結束,兩千多虎賁軍悉數被斬殺,破軍陣精銳們在外圍處,繞著馬超和許褚圍成了一個大圈。

再次交手三十招之後,許褚的力量衰敗到了極點,被馬超一槍挑飛了大刀,緊接著槍杆一個橫掄,砸在了許褚的腰間,把許褚打倒在地。

寒芒一閃,龍舌虎牙的槍刃抵在了許褚的咽喉上,隻需再向前遞出一寸,便能刺入他的咽喉中了。

“你還有什麽願望為了的嗎?本王可以幫你實現。”

馬超一手握槍,沉聲說道。許褚雖然是敵人,可是他心思單純,忠貞不二,贏得了馬超的尊重。所以馬超願意幫他實現一件未了的事情。

許褚微微搖了搖頭,甕聲甕氣的道:“隻求速死。”

馬超點了點頭,緩緩閉上雙眼,右手向前一送,用鋒銳的霸王槍刃終結了許褚的性命。

一代虎癡,魂歸黃土!

當馬超率部回到北平關,戰鬥已經大體結束,魏軍主力被一網打盡,馬超麾下的眾將則是各有斬獲,繳獲的戰利品、俘獲的魏軍降兵不計其數。

馬超傳令下去,各部兵馬自行進行清點,然後把所有的戰利品交給諸葛亮登記造冊,留待後用。清點完畢之後,各部義勇軍便在北平關內安歇,修整一夜。

一夜無話。

第二日清晨,馬超升帳點將,準備趁著大勝之際,反攻曹操的冀州。

義勇軍的主力有十五萬,幾經戰鬥之後,還有大約十萬人;諸葛亮帶來的部眾同樣是十五萬,現在還有十二萬的將士有再戰之力;公孫瓚帶來的五萬幽州義勇軍,以及北宮伯玉和俄何燒戈帶來的兵馬各有五萬之眾,且多是生力軍。

各部人馬加起來,馬超手中的可用兵力,暴增到了將近三十七萬。這還隻是大梁的義勇軍,若是再加上前前後後收降的魏軍士兵,人數還會再增加二十餘萬。

當然了,馬超不可能把所有的降軍都拉上戰場,畢竟他們剛剛投降,忠誠度存在很大的問題,目前還是靠不住的。但是在降軍中挑選出五萬精銳來,編入到義勇軍各部協同作戰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有義勇軍將士帶著他們,就算他們想要鬧出點事情來,也是不可能的。

兵馬集結完畢之後,已經是又一日的清晨了。

迎著朝陽的光輝,四十二萬大軍分作數批,自北平關出關,在大梁各級將領的率領中,向鄴城的方向進發。

曹操是一代梟雄,這次未能除掉他,給他休養生息的機會,他一定會卷土重來的。所以馬超並不打算給曹操這個機會,決意直搗黃龍,攻打曹操。

四十二大軍的行動,根本瞞不住。

一時之間,義勇軍大舉進軍冀州腹地的消息,漫天亂飛。

曹操剛剛逃回到鄴城,還來不及喘一口氣,就聽到了馬超率軍前來的消息。

大敗之後,魏國的兵力大損,常駐在冀州的兵力,算上各地的地方軍,也不過隻有二十餘萬,如何能抵擋的住如狼似虎的四十二萬義勇軍?

所以曹操連忙調動附近的兵馬前來冀州支援,並親筆給江東的孫權寫了一封人,派人快馬加鞭送過去,讓孫權派兵前來。

不用曹操調派,各地的魏軍,已經有不少人在趕來的路上了。

這次曹操慘敗,鎮守各地的主將早就得到了消息,連忙帶著部下的精銳,從四麵八方向鄴城聚集。

最先出發的,就是留守在許都的曹丕。曹丕深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不顧一切的調動起許都的五萬精銳,帶著大量的糧草輜重,星夜趕往鄴城。

其他的各地主將中,勢力最強大的,便是青州牧臧霸了。他長久鎮守在青州,兵強馬壯,是曹操麾下勢力最大的一路諸侯。

和曹丕一樣,臧霸也認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於是便帶著十五萬青州軍出兵,快速向鄴城靠近。

其餘各地的主將,各自率兵趕往鄴城。各部魏軍,多則三、五萬人,少則萬餘人,紛紛用最快的速度前往鄴城。

如此大規模的調動地方駐軍,勢必會造成後方的空虛,但是現在曹操已經顧不得這許多了,他必須要擊敗馬超,才能讓大魏繼續存在下去。

寫給孫權的書信,被曹操的心腹用最短的時間送到了江東,沿途活活累死了十餘匹上好的良馬。

孫權接到信之後,和部下眾人商議了半日,決定出兵幫助曹操。畢竟馬超的勢力太大了,一旦曹操被滅了,下一個肯定就要輪到江東了。既然已經和馬超撕破了麵皮,孫權索性也豁出去了,孤注一擲的派出二十萬江東軍,任命陸遜為大都督,顧雍為副都督,率部出海,從東海一路北上,向靠近冀州的渤海灣進發。

走陸路顯然是來不及了的,沿著直線走海陸,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有望在大戰開始之初,便能趕到冀州。

馬超兵鋒之所向,牽動著天下所有人的心。令神州大地上的戰士們,蜂擁般向鄴城聚集。

反倒是大梁鎮守在各處邊境線的龐統、張遼、徐晃等兵馬,並沒有盲從,反而是按兵不動。唯有水軍大都督周瑜,早在一個月前就帶著十五萬水軍離開了荊州,除了龐統之外,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裏,去做什麽。

龐統他們都是一方之統帥,或者精通韜略,或者深謀遠慮。他們清晰的認識到,因為路途遙遠,即便是加速趕往北方,怕是時間上也有些來不及了。與其盲目的調動兵馬,反不如以靜製動。伺機進攻曹操、孫權的腹地,來緩解馬超那邊的壓力。

再者說,既然馬超沒有下達調令,那就說明馬超對這一戰有著很大的把握,根本就不需要龐統他們參戰。

當人了,大梁的各部義勇軍主將,也並非是全都按兵不動了。

留守長安的馬雲祿,早就急不可耐了,得知孫尚香為了大義而香消玉殞,馬雲祿怒氣衝天,二話不說就帶著兩萬娘子軍踏上了征程,如今距離冀州已經不遠了,因為出發的時間較早,她將比魏軍的各路援兵率先抵達冀州戰場。

鎮守在並州的田疇,幾乎是和馬雲祿在同一時間,發兵十萬前往北平關。自從被馬超任命為並州牧以來,田疇在政績方麵多有建樹,把並州打理的井井有序。但是在戰績方麵,他還未能建立功勳。

田疇敏銳的意識到,這一場曠世大戰,或是是結束亂世的至關重要的一戰,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他願意在馬超的身邊,見證這一偉大的曆史時刻。

已經和馬超兵合一處的公孫瓚,同樣一紙將令傳到幽州,從幽州再次調動五萬精銳義勇軍,向冀州趕來。

幽州與冀州接壤,在地理上最為靠近冀州,相比雙方其他各路的兵馬,公孫瓚的部隊將會是最先達到戰場的。

有心之人暗中做出計算,這一次大戰,大梁先後出動的兵力將近六十萬。而魏吳聯軍方麵,大魏可算是傾全國之力,集結起了將近七十萬兵馬;吳國則是派出了二十萬江東軍。魏吳的總兵力,達到了可怖的九十萬。

也就是說,大梁將在梁王馬超的率領下,以六十萬兵力,硬撼魏吳聯軍的九十萬!雙方的總兵力,超過了一百五十萬之多!

這個結論一出,震驚天下。

哪怕是傻子,都知道這一戰的重要性。勝者,將席卷天下,成為天下的真正掌控者;敗者,則是將要身敗名裂,萬劫不複。

究竟,誰能獲得這一場曠世大戰的勝利?這個問題,牽動著全天下人的心。

亂世已經太久了,天下人早已厭倦了這樣的生活,他們渴望能夠迎來一個太平盛世。這一戰,很有可能會實現他們心中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