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六百零四章 決戰鄴城 四

字體:16+-

鄴城是座大城,城內的百姓約有三十餘萬,人口眾多。

馬超如果過度的依賴紅衣弩炮和霹靂車的話,很容易在遠程轟炸中,因為對這兩大殺器操控不當,而把巨弩和雷石落入城內,對城中的百姓造成無辜的殺傷。

民心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馬超不想因為戰爭而失去民心。因為他不是曹操,做不出“寧可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的事情來。

所以這一場注定會無比艱難的攻堅戰,最終馬超還是決定,要用刀劍去攻克。

這樣做,無疑會讓部下的義勇軍將士們,出現很多傷亡。可在戰場上,流血犧牲,是在所難免的。包括馬超本身在內的每一名義勇軍將士,都已經做好了赴死的心理準備。

代替曹操在外城牆上指揮戰鬥的,是大魏的世子曹丕。

戰火,迅速讓他變的更加成熟。

“敵人要攻城了,各部隊做好應對準備!讓他們知道我大魏的鐵血手段!”曹丕怒吼連連,催促著城頭上的十萬魏軍將士,進入備戰狀態。

誰都知道,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但同樣,每一個人也都清楚,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已經是不死不休之局!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鄴城的戰鬥,就此拉開序幕,從戰鬥的一開始,便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雙方的將士彼此視為死敵,以命相搏。

另一場戰鬥,在鄴城外二十裏的漳河上,於同一時間開戰。

鎮守在鄴城外漳河河畔的,是曹操部下的青州牧臧霸。縱觀整個魏軍陣營,沒有誰能比他更勝任水軍都督這個位置了,畢竟臧霸久居青州,對水戰還是十分熟悉的,比起其他在陸地上征戰慣了的眾將來說,臧霸對水戰已經算得上是行家裏手了。

因此,曹操把整個水軍都交到了臧霸的手上,希望臧霸可以利用擅長水戰這一優勢,能夠在和大梁義勇軍的戰鬥中,成為一支奇兵。

再說漳河。

漳河臨近鄴城,故而鄴城在後世又有“臨漳”之別稱。漳河是鄴城境內的主要河流,自東向西貫穿與鄴郡境內。古時的西門豹治水、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等典故,均出自此處。

曹操入主鄴城之後,便在漳河河畔建造了一座銅雀台,極其的雄偉。而曹操如此重視漳河的原因,因為漳河乃是鄴城水路的交通要道、軍事要衝,漳河河畔的防線,關乎著鄴城的安危。

故而曹操讓臧霸駐守在此,以其麾下精通水戰的青州兵,在漳河構築防線,進可攻,退可守,把優勢握在自己的手中。

周瑜清楚的看到了漳河的地理重要性,所以他在青州大殺特殺了一番,攪動的青州境內人人自危不敢出兵之後,便沿著東海逆流而上,進入了漳河流域,遭遇到了守護在此的臧霸。

冠軍將軍、大梁水軍都督周瑜,跨立在一艘當今世上最大、最堅固的戰艦上,向岸邊的水寨破浪而來!

伏波戰艦!

周瑜所乘坐的伏波戰艦,乃是大梁水軍的旗艦,是韓暨、鄭渾和馬均等將作監的良匠們,根據馬超提供的模型,耗時三年製作出來的,整座戰艦分為五層船樓,其中四層在甲之上,一層在甲板之下。

船體通體都是用鐵力木製作的,耐水性極強,且堅固程度不輸於普通的鐵,在幫助戰艦可以在水麵上更快航行的同時,還大幅增強了船體的抗擊打能力。

越過船體再往戰艦的甲板部位上看,船舷兩側和首尾兩端環繞豎立著二十四根巨大且沉重的圓木,其中十二根固定在船體上,起到牽製的作用,另外十二根則是稍微傾斜著的,用牛筋做成的纖繩將這二十根圓木聯係在一起,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一旦傾斜著的圓木失去了纖繩的束縛,便會從高空呼嘯著落下,向水麵上發起劇烈的拍擊。

這些巨大的圓木同樣是用鐵力木製作的,正是馬超引用自後世的水戰利器——拍杆。

在每一座拍杆之下,還安放著一架早已讓魏軍將士們苦不堪言的紅衣弩炮,二十四架紅衣弩炮按照拍杆的順時針順序排列,在甲板上組成了一個橢圓形,保持著對戰艦四麵八方的激發角度,無論敵人的戰船出現在什麽方位,周瑜所在的這艘戰艦,都可以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打擊。

隻要進入紅衣弩炮的射程範圍之內,就會遭受到紅衣勁弩的勁射!而若是敵手在紅衣弩炮的勁射中,僥幸沒有被擊穿,來到了這艘戰艦的五丈範圍之內的話,那麽等待他們的,將是那從高空狠狠拍落的拍杆。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大梁水軍中一些特別堅固的戰艦之外,沒有任何一支水軍的戰船,可以經受得住拍杆的猛擊,這一點,周瑜非常的篤定。

如果說,拍杆和紅衣弩炮的配備,已經讓周瑜腳下的這艘戰艦,可以被稱為水戰利器的話,那麽在甲板上四層高的樓船上,還有一處令對手膽寒的設計。

和普通的樓船不同,這艘戰艦的樓船之上,有著一個平坦的平台,平台的四周是用濕牛皮和藤甲圍繞著的,濕牛皮籠罩在藤甲的外麵,共同組成了一層堅固的防禦,既保證了堅韌性,還在分量上為整艘戰艦做到了減負的作用。

而在這層防禦的中間,可以容納一百名弓箭手藏身其中,借助著濕牛皮和藤甲的防禦,能夠肆無忌憚的向四周施放冷箭。這個平台如果放在陸地上,那就是一架攻守兼備的箭塔了。

這艘戰艦無論是從工藝上,還是從人性化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從航行速度上,還是從自身的堅固程度來說,都可稱得上是當今世上最為完美、最為先進的一艘戰艦了。

在這艘戰艦的麵前,魏軍中那些號稱“樓船”的大型戰艦,直接就被比了下去,其差距,簡直和航空母艦與木製漁船差不多了。不過這樣的戰艦,在整個大梁也隻有兩艘,一艘便是周瑜的旗艦,另一艘,便是副都督甘寧的戰艦了。

甘寧的戰艦,和周瑜的旗艦呈對角的方向,出現在魏軍水寨的另一個方向上。

除了正、副都督的兩艘旗艦之外,八艘規模同樣巨大的伏波戰艦,緊隨其後,分作兩組,每四艘一組,分別跟隨在周瑜、甘寧的旗艦附近。

隻不過這八艘伏波戰艦,從外觀上看和前麵的兩艘旗艦一般無二,實則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這八艘戰艦並沒有使用鐵力木,因為鐵力木太過稀缺了,隻能退而求其次,使用上好的水柳木打造而成的。

十艘伏波戰艦之後,是一艘艘三層高、可同時承載三百餘人的樓船,船頭處,雕刻著一個麒麟的造型,比伏波戰艦明顯要小了一號。乃是大梁水軍的二號主力艦——麒麟戰艦。

麒麟戰艦也是用水柳木製造出來的,耐燃性、耐用性、抗擊打能力,絲毫不輸與普通的伏波戰艦,吃水能力、承載力、進攻時的破壞力,也僅僅是遜與伏波戰艦一線而已。

在數量方麵,麒麟戰艦可就比伏波戰艦多的多了,足足有三十艘!

伏波戰艦加上麒麟戰艦,幾乎占據了漳河的半邊河麵!

甘寧站在自己旗艦的瞭望台上,手中的雙色旗幟不停地揮動著,將事先和周瑜商定好的命令,一條條的傳遞了下去。

當五萬名伏波銳士做好了戰鬥準備,在漳河的水麵上擺開了陣勢之後,甘寧揮動著手中的擎天雙戟,發出一聲讓漳河之水都呈現倒流的怒吼:“伏波銳士!!!”

五萬名處於各個戰船上的伏波銳士們,立刻揮動著手中七尺長的西涼彎刀,整齊的呼喝道:“黃河九尺浪,伏波萬裏平!殺!殺!!殺——”

第一次和大梁水軍打照麵的臧霸,因為感受到伏波銳士們迸發出來的超強鬥誌,而感到無比的心驚。

受製於中原的地形,魏軍水軍中的大部分人,說白了隻不過是站在戰船上的步軍而已,真正可以發揮水戰作用的,也隻有臧霸從青州帶回來的十多萬水軍罷了,麵對見慣了風浪的伏波銳士,臧霸此刻,心中是一點底氣也沒有。

甘寧冷冷的向著臧霸所在的戰艦看了一眼,撇著嘴不屑的嘟囔著:“這也配叫水軍嗎?簡直是烏合之眾!”隨即,甘寧將手中的擎天雙戟,狠狠地淩空虛斬了一下,轉頭對著麾下的伏波銳士們喊道:“兄弟們,讓我們用行動告訴敵人,什麽才是真正的水軍!”

五萬伏波銳士立刻高舉起手中的西涼彎刀,齊聲發出了一聲短促的怒吼,似是在向魏軍水軍發出挑戰一樣。

錚錚錚——

下一個瞬間,以甘寧的麒麟戰艦為首,麒麟水軍中所有的戰艦,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內開火,數百架紅衣弩炮發出一陣密集的錚然之聲,近萬支勁弩呼嘯著脫離了炮梢,向著臧霸統率的魏軍水軍勁射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