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八十五章 組建商會

字體:16+-

一路之上,馬鐵和馬岱兩兄弟圍著馬超嘰嘰喳喳的問個不停,迫切的想要知道馬超這次平定叛亂的全部過程,盡管這個過程,他們早已聽別人說起過無數次了,可他們還是想聽馬超親口講述一遍。不過他們二人這樣一鬧,倒是將趙雲離去後,馬超心中留下來的離愁衝淡了許多。

為了滿足自己這兩個兄弟的好奇心,馬超隻好大略的將自己平叛的事情講了一遍,僅僅隻是講了一個大概,便用去了從武威到金城路途中的全部時光。

兩兄弟聽完馬超的親口講述,臉上都是神采飛揚,內心中深深地為自家的大哥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對自己能夠盡早踏上戰場的渴望,也變的越來越強烈了。

當馬超的講述告一段落的時候,金城,已經遙遙在望了。馬休早已在城門外翹首以盼,見到大哥馬超和兩個兄弟並騎而來,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經過這段時間的打磨,成長的可不止馬超一個人,馬休如今也是顯得老成了一些,身上多多少少帶起了一些上位者的威嚴。感受到馬休的變化,馬鐵和馬岱均是暗自羨慕不已。

回到金城之後,馬超第一時間將部下文武眾人召集到了一起,仔細的詢問著最近一段時間金城的近況,並且在與部下眾人議事的時候,馬超還特意設置了幾個旁聽的位置,讓馬鐵和馬岱在旁落座,用意不言而喻。

得知金城的情況越來越好之後,馬超的心便徹底放了下來。不過接下來崔琰稟報的一件事情,卻讓馬超立刻有些不自然起來。

“主公,數日之前,楊將軍命人傳了書信過來,意思是想與主公敲定和楊家大小姐的婚期,想必楊將軍也已經傳書給了老將軍,老將軍近日必定會有書信傳來的。”崔琰麵帶笑意的說道。

因為馬超已經有了自己的爵位,所以他部下的眾人稱呼馬超為主公顯得更為自然了,至於對馬騰的稱呼,自然也就變成了老將軍或者老主公了。

馬超罕見的紅起了臉,沒想到楊奉這個未來老丈人的動作還挺快,自己在隴西回來沒多久,他便傳書過來要定下婚期了。這事是馬超最先提起來的,現在既然楊奉已經應允了下來,馬超當然也沒有什麽意見,一切就都由馬騰和楊奉這兩個老一輩去決定好了,自己隻需安心等待即可。

正如崔琰所言,第三天,馬騰的書信便傳到了金城,告訴馬超他已經和楊奉商定好了,在馬超十六歲生日的時候,也就是半年之後,為馬超和楊婉兒舉行訂婚儀式。屆時,楊奉會帶著楊婉兒來到金城,馬騰也會趕過來,在馬超的地盤上舉行這場儀式。

畢竟馬超已經是拜將封侯的一方大吏了,雖然還沒有和馬騰分家,但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勢力,也不可能再回到武威去和楊婉兒訂婚了。以現在馬超的實力,也足以獨立承擔起訂婚過程中所需的一切費用了。

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馬超的日子過的很是平穩,除了刻苦修煉和潛心感悟,便是處理金城郡內的軍政大事;此外則是指導一番自己的幾個兄弟,對他們的文韜武略進行考較;再有時間的話,便是籌備自己的訂婚用物,當然這些東西基本都是崔琰他們去辦理的,馬超也隻是將他們呈報上來的表章過過目而已。

在此期間,馬超還遵照鄭玄的提醒,抽空寫了一道奏折給大漢朝廷,表達對高坐龍庭之上的大漢天子劉宏的感謝之情,並精挑細選了一批金珠、古玩、字畫,由專人負責運送到洛陽,名義上是金城為朝廷繳納的賦稅,實則就是投劉宏之所好,令他的私庫更充實一些罷了。馬超的這一舉動,著實令劉宏很開心,難得的當眾大大誇獎了馬超一番,並些專門下了一道聖旨給馬超,表彰他的忠誠,一時之間,馬超在無形之中被劉宏標榜成了少年英雄的典範了。

過去的這半年時間中,因為沒有外界事情的打擾,馬超的武藝進境很快,槍法日漸成熟,且已經有了將幾大槍法融合為一的趨勢了;一旦他能夠將五虎斷魂槍法、百鳥朝凰槍法和自創的八極遊龍槍完全融合,他的戰力勢必會成倍的增長,到了那個時候,在西涼的地麵上,便再也無人能在一對一的戰鬥中威脅到他了。

在感悟的同時,馬超還潛心對兵法之道進行了更深層次的鑽研。除了馬家所收藏的十幾部兵書之外,鄭玄和盧植也分別遣人給馬超送來了幾部孤本兵法,其中有一部對孫子兵法的手抄本,更是囊括著自大漢開國四百年以來,十餘位風雲人物所做的批注,這樣一部兵書,絕對當得起價值連城的評價。

對這些兵書的深度理解和吃透,讓馬超的兵法造詣也是越來越精深,在數次和部下眾人的演習中,馬超都是出奇製勝,將“兵者詭道”這四個字的精髓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令部下的文武眾人在驚訝馬超的成長速度的同時,對其也是越來越佩服了。

一切都在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不過,一個老問題,成為了他最大的困擾,那就是資金的儲備問題。

通過崔琰擬定的表章,馬超發現西涼現在的物價非常昂貴,尤其是在韓遂、邊章之亂後,物價已經膨脹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目前西涼的物價,如果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的話,馬超估算以金城的財力,怕是隻能夠維持半年的戰爭,之後便會出現嚴重的糧草不濟的問題了。哪怕是加上販賣綠豆餅和休屠鐵礦的收入,依然顯得有些入不敷出。

其實不要說是金城,整個西涼乃至整個大漢,在黃巾起義之後的這些年,因為戰亂的原因和一些其他的因素,物價膨脹的速度很快,而且膨脹的程度非常嚴重。漢武帝時流傳下來的五銖錢,現在已經根本不值錢了,往往要上萬錢才能買到一石粟米,更多的時候,人們都是以物易物,或者是用真金白銀來進行交易,五銖錢的作用,已經衰落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了。

崔琰得出的數據,令馬超萬分震驚,他不擅於經濟領域的事務,所以一直也沒能發現看上去一派大好氣象的金城,實際上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都支撐不下去,這個隱患,令馬超的思緒久久不能平靜下來,他必須要馬上著手,去改變金城乃至整個西涼的現狀,否則的話,日後更大的戰亂到來,馬超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資本去爭奪天下。

可是怎麽才能妥善的解決財政問題呢?崔琰想不出,司馬芝想不出,賈逵也想不出,不擅於處理財政的馬超就更想不出了。

好在事情自關羽的一句無心之語中出現了轉機。關羽在效力到馬超麾下之前,是靠販賣豆子為生的,雖然賣豆子隻能算是小商販,可是關羽卻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其中隱藏的機會,所以在馬超與部下文官們,為金城的財政問題發愁的時候,關羽卻是一語道破天機,提出了成立商會的建議,他的這個建議頓時讓馬超的眼前一亮!

沒錯!無論是在這個世界還是在後世,每個政權的背後,都是有大財團支持的,若沒有這些大財團的資金投入,又哪裏會有政治集團的存在?遠的不說,就說當今這個世界,曹操起兵靠的是富商衛茲的資助,袁紹後來割據河北也離不開甄氏家族的鼎力幫助,這是盡人皆知的事情;哪怕是一窮二白的劉備,在最初起兵的時候,不也是得到了商賈蘇雙和張世平的幫忙,這才勉強組建起一支五百人的隊伍,參與到了鎮壓黃巾起義的戰鬥中去的嗎?

所以說,想要讓自己的軍事集團越來越穩固,越來越發展壯大,是必須要找到一個穩定的資金渠道的。在馬超的心裏,與其依靠他人,不如自己來做,牢牢地將資金來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危急時刻才不會出現掣肘的現象。因此,馬超決定,自己來組建一個商會,之後傾盡全力的幫助這個商會發展起來,雖然這樣做在初期非但不會賺到錢,甚至還有賠本的風險,可如果商會順利的發展起來之後,日後對馬超的幫助,那將是非常巨大的。

馬超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他的情況和曹操等人不同。首先在馬超的思想中,帶有深重的後世思維影響,他十分清楚政商不分家的道理,也知曉商人的作用,如果引導好了,那將是不可代替的;其次,馬超也不願意把財政大權下放,寧可白手起家,也不想假手他人;最後一點,是因為西涼人悍勇成性,而不擅於經商,所以在西涼,並沒有哪個商會的實力強大到足以支撐起一郡軍需的地步,馬超就是想跟曹操他們那樣尋找一家已成規模的商會進行合作,也是找不到的。

想到便付諸於行動。

馬超很快下達了一係列的命令,以冠軍侯府的名義,組建了一個商會,其規模暫時設定在一百人左右,名為“金城商會”,對市場經濟實行資源優化配置,同時承擔起政權與商人之間相互聯係的紐帶作用,並從父親馬騰那裏要來了國淵,讓他暫時代理第一任商會會長的職務,全權負責商會的各項事宜,等日後找到合適的人才之後,再對商會的管理權進行交接。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金城商會成立之初,的確也遭到了不少的困難,可是在馬超的傾力支持下,再加上國淵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老辣的眼光,在花費了將近半年的時光之後,終於讓商會步入了正軌,雖然暫時還看不到什麽成效,但總算是小有盈餘了。為了金城商會的發展,馬超將自己的私密作坊和休屠鐵礦也並入到了金城商會之中,並開了西涼女子不經商的先河,讓一直以來負責私密作坊的馬雲祿侍女阿蘭成為了國淵的副手,幫助國淵打理商會。

金城商會的經營範圍很廣,什麽行業都做,什麽物品都可以進行交易,但是馬超早有規定在先,凡是涉及到軍需品等可以直接提升割據勢力戰鬥力的東西,一律不準進行交易;所交易的物品,必須是無法直接作用在戰鬥力上的。所以目前金城商會的主流方向,還是定位在民生所需的物品上,商會涉及到的範圍,暫時也隻限於金城以及附近的兩、三個郡,等商會的資本累積之後,再逐漸向更廣闊的地域擴張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