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贅婿

第七百九十章 賢王之心

字體:16+-

秦王府裏的奴婢們,都有著明確的工作任務,唯老黃沒有。

少爺說過的,老黃隻消專心打磨玉石就好。

於是在小西院裏,經常能見到老黃捧著一塊玉石雕刻打磨。

但老頑童很難專心去幹一件細活兒,所以他手裏這隻巴掌大的玉貓,已打磨幾個月。

遠處看他還算老實,可近距離一看,他眼珠子都快飛出去。一忽兒看看小貓小狗追逐打鬧,一忽兒凝神去聽某些動靜。猛然跳起,飛奔一處,一腳踏下,震癱附近幾隻老鼠。小貓小狗聞聲而動,跑過來爭搶食物。

王府裏的人,對老黃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有人說他是個挺好玩的小老頭,可也有人說他是個老混蛋。

最尊重老黃的是小丫鬟童璽,別人都喊“老黃”唯獨童璽喊“爺爺”,平時也沒少噓寒問暖,不時給老黃打掃臥室,換洗被單,讓老惡奴的屋子保持整潔。

在童璽麵前,老黃才稍顯得像個正常人。時而故作高深地沉著臉,表現出實力長者應該有的風度。而他對童璽的教導,確實讓童璽受益匪淺。按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不出三年,童璽的武功要超過王珣林婉。

說到底,練功這種事是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而王珣的下限就是她的上限。沒有人比她更努力,但她依然很難進入“劍客榜”前五十。

隻進過一次,也算是沾了幾位高手的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劍客榜”本來就很虛,名氣大於實力。什麽事件影響大,事件裏的人就會猛加分。

童璽已長高,不再是小童女模樣。回想當初,老黃經常帶著孩子們去看各種熱鬧。童璽個子矮小,老黃就把她扛在肩膀上。

感歎光陰似箭,身邊的孩子越多,這種感覺越明顯,趙糖酥都會爬了……

小管家唐翠帶著丫鬟去給側妃送水果,路過小西院時笑嘻嘻說了一句:“老黃,這都幾個月了,可有成品?”

老黃一笑道:“早說過的,若弄好,一準拿給翠姐兒看看。”

唐翠的可愛之處在於懂得誇讚別人,在老頑童看來,唐翠這丫鬟可交,是跟他一夥兒的。

常言道“慢工出細活”,而蘇禦一直覺得老黃有美術天賦。別看他外表邋遢,內裏卻是個雕刻藝術家。

玉雕與根雕有相通之處,這兩門手藝最大的區別不是工具和手法,而是兩個雕刻者的心念。

老黃的玉器與譚沁兒的根雕風格迥異。

老黃出手,飛禽走獸看起來都格外跳脫,頗有些大寫意的意味在裏頭,在蘇禦看來還很卡通。

他的所有作品裏動物都是有表情的,故而格外生動。比如現在他手裏的那隻大頭貓。那貓蹲坐在地,一隻手放在嘴邊,歪著頭,笑得著實可愛。

但這隻玉貓有一個致命缺點,賣不上價兒,因為不夠莊重。試想大司馬案頭擺著這樣一隻笑嘻嘻的貓,就感覺很不搭。可若是西門婉婷床頭擺著一隻,那就很配。但西門婉婷不會去拍賣行競價一隻玉貓。

相對來說,還是譚沁兒的根雕更容易賣高價。

譚沁兒的根雕風格偏向嚴肅寫實,專心於細節處的生活場景刻畫。比如她的山水風景裏一定要有一戶人家。那戶人家裏可能沒有媽媽和兒子,但一定有父親和女兒。她精心於細處,細到能在樹林裏發現一隻猴。

再仔細看,在她作品的角落裏或茂林深處,隱約還有一戶人家,那家裏有一個年輕俊秀的少爺和幾個戲謔老奴。

唐翠手指玉貓說幾句好話便走,小西院恢複往時平靜,老黃突然歎了口氣。

自打少爺遇刺以來,老黃的心情就一直比較壓抑。用排除法,現在趙鏘嫌疑最大,那就應該去挊他。

少爺說,擔心因此得罪賢王,可老黃以為“活著”比“當皇帝”更重要。

如果少爺死了,老黃活得就沒意思。或許也會像無兩和尚一樣跑到深山裏隱居古刹,枯燈古佛,了此人生。

不行,要去找老呂談談。

把幾乎成型的玉貓往桌子上一放,老黃小跑去後院。小太監常佑守在第五道院門口,很是認真。可他哪能攔得住老黃。遠遠見到老黃跑過來,再一眨眼,老黃沒了。感覺一隻超大黃耗子從眼前一閃而過,一陣風,歘的一下就穿過第五道院,消失在後門。

小太監眨眨眼,以為發生了什麽大事。

此時老呂正在後院監工。

把三戶寡婦的院落並入王府,王府又增大不少。後院暴土揚長,工人揮汗如雨。老呂扯嗓子叫喚,指揮作業。其實這裏有專門負責工程的人,可老呂覺得那人不夠賣力,於是把工程圖搶過來,親自指揮。

用老呂的話說:能在我麵前偷懶的人還沒生出來呢,跟我藏貓貓偷懶,都是孫子輩的。

上百個工人,被老呂管得叫苦連天。感覺這老東西無處不在,一忽兒在這邊,一忽兒又跑到那邊,兩邊同時都有他。

“老呂,過來,跟你說個事兒。”

“何事?”

“咱倆去挊趙鏘如何?”

……

老黃和老呂同時消失。

聽到這個消息,秦王一陣頭疼。

沒與任何人打招呼就離開,他們越是神秘兮兮,蘇禦越覺得不是好事。

有些人就是這樣,在你不餓的時候非要你吃,他們覺得你應該餓。或者覺得你冷、覺得你困、覺得你累。然後他們就給你準備食物、衣物、勸你早點睡、說你太辛苦,等等。

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說心裏話,當時會感覺挺煩。

可冷靜下來想,這不正是愛之切的表現麽。

這樣的人一直在身邊時,似乎不把他們當回事。可當他們一旦離開,就覺得心裏空落落的,有些掛念。如果他們不在人世了,就會讓人無限懷念。後悔當初沒能對他們更好一點,再有耐心一點。

“我猜他們是去找趙鏘了。”蘇禦無奈地說了一句。

兩個老頭子太衝動,如果他們挊死趙鏘,蘇禦認為賢王第一個懷疑對象就是自己。

即便不是老黃老呂出手,蘇禦都擔心趙鏘突然死了。比如趙鏘被康王的人秘密殺害,那麽賢王派係就會亂。

蘇禦甚至想到,這次刺殺從頭到尾都是一場陰謀。覺得不能再等,立刻去觀海樓見賢王。先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再把兩個老惡奴的動向說出。

見蘇禦如此坦誠,賢王很是滿意,大加讚許,而且他也認為這可能是一場陰謀。康王實力遠在蘇禦之上,他沒心思隻針對蘇禦一個人,但他有心思對付整個賢王派。通過刺殺蘇禦,把賢王派搞亂,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賢王患有風濕,腿腳不大利索,可他看起來精神狀態很好,說話時底氣也很足。

老頭子輕捋胡須道:“其實我早就考慮到這一點,可我偏不說。我就是在等,看你們誰能否看破。勁鋒能識得陰謀,吾心甚慰。”

賢王突然變得眼神鋒利:“其實,無論是不是康王的陰謀,都應該如此說。否則我一派稍有風浪就散架,還談什麽大業呢?”

蘇禦點頭道:“明白皇叔的意思。”

賢王趙選歎了口氣:“不管是不是趙鏘,我都已教訓過他。我跟他說,如果你們三個不是一條心,那我死後,你們必然被趙棣和曹玉簪各個擊破。

……趙鏘那小子雖然有些渾,但他向我保證不是他所為。他隻是抱怨我對你比對他更好。為安撫他,我已決定把孟津第十一師交給他。這次他滿意了,也不跟我嚷嚷了,又當起孝子來。

……看這幅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就是他送我的。哼,也不知這小子是從哪淘來的,別不是搶來的就好。”

到底是親兒子,罵也顯得親。

蘇禦看得出,賢王覺得趙鏘不像他大兒子和三兒子那樣有魄力有智慧。可惜那兩個能幹的兒子都已戰死沙場,退而求其次隻能推輔趙鏘上位。覺得趙鏘不行,才給他準備蘇禦和張雲龍這兩個文武門神。

這才是老爺子的真正想法。或許以前他不是這樣想的,但現在一定是。

將來老爺子一死,趙鏘手裏四個師,張雲龍三個師,蘇禦兩個半師,三個人形成鐵三角才能與康王曹後對抗。

老爺子不允許鐵三角有嫌隙。如果有,而且無法調和,那麽在他死之前一定會做出調整。

他當然不會把自己的兒子拿掉。那會拿掉誰,就不言而喻了。

提到老黃老呂,蘇禦沒說他們兩個可能去殺人,隻說兩個老東西不聽話要去趙鏘那裏查一查,希望賢王遣府裏高手秘密聯係他們。

賢王捋了捋胡子:“我堅信這事不是趙鏘所為。為徹底破除嫌隙,我看不如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