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十七章 暴富無門啊

字體:16+-

包大農出得門來,到底對自己這傻爹放心不下,心知自己這位傻爹,雖然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偏偏最愛麵子,此番雖是在自己和老娘的雙重壓力下趕鴨子上架,心裏也是不情不願,若沒點甜頭給他,明日定是不肯擺攤了。

因此包大農繞了個圈,轉過街角,老遠望了過去。

這不看還好,一看簡直差點氣冒煙。

原來不出包大農所料,這包悟來雖是勉為其難,不得不擺攤賣卦,卻是自覺丟臉,將一個人躲在那幡子之後,以袖遮臉,引得過往路人指指點點。

“真真氣死我也!”包大農生了半天悶氣,無奈之下,隻好掏出五錢銀子來,換了一把銅錢,揪住幾個街邊閑人,半求半買,才央得那幾人去算卦。

眼見那幾個閑人圍了過去,包悟來羞羞答答放下袖子,包大農這才鬆了口氣,舉步而行。

這次出門,自然不是閑逛!

懷裏揣著全部家當,包大農沒了雇馬車代步的底氣,好在他本是少年,血氣方剛,走走路倒也不算什麽。

昨日全是走馬觀花,今天再逛北京城,還是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上輩子曆史課上老師一直說,中國古代那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若不是親眼所見,包大農絕不會相信,在小農經濟基礎之上,居然可以支撐起如此繁華的鬧市。

包大農一路上尋尋覓覓,探頭探腦,觸目所及,全是發財的機會!

可是高興勁一過,便是失望!

要在這個所謂遍地黃金的時代發財,看來也不容易啊!

道理很簡單,世上萬事萬物,都是循序漸進,這個年代,不要說造坦克大炮,便是想造自行車也絕無可能,所有的一切都是時代和科學按部就班發展的結果!

我也想直接要葫蘆啊!

包大農嘴上歎了口氣,肚子嘰裏咕嚕地叫了起來。

沒奈何,包大農買了兩隻饅頭,找了一家烤鴨店,對著架子上油汪汪的烤鴨,看一眼烤鴨,狠狠咬一口饅頭!

烤鴨店的夥計一臉鄙夷,在包大農一臉戀戀不舍的表情裏,將那鴨子摘了下來,拿回店裏去了。

“你這廝當真可惡!”包大農狠狠抽了兩下鼻子,借著餘味咽下饅頭,舔了舔手指頭正要走,突然聽得不遠處一陣陣吵嚷傳來。

包大農順著聲音看去,隻見不遠處一家裝飾豪華的南貨店門口,兩個人正吵得不可開交。

包大農一眼看過去就發現不對。

這兩人裏,一個是商賈打扮,想是那南貨店的老板,另一個卻有些怪模怪樣,穿著一身官服,身後放著個老大的包袱,言語間磕磕巴巴,調門倒是老高。

“這位仁兄連個親隨都沒,還要自己出門買東西,砍價砍到麵紅耳赤,當官兒當到這個份上,和我那傻爹倒是有的一拚!”包大農忍不住搖搖頭,要知道大明朝的官員雖然俸祿微薄,可當官的,除了海瑞那不開眼的,有誰是靠俸祿吃飯的?不說地方官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大大油水,便是京官,炭敬冰敬也自是不少,便是不做官,隻要中了舉,那便是任你家有良田千頃,也不交一粒糧食,飛寄影占(都是貪汙田賦的法子)都是來錢的妙招。

更奇怪的是,這兩人吵吵嚷嚷,來來回回路過的人多的是,卻無人多看一眼,顯是對這等場麵已然慣了。

包大農一走神的工夫,隻見那官兒猛的一跺腳,將身上官服官帽全都脫了下來,塞在那老板手裏,露出裏麵一套粗布衣服來。

“我去,這事有意思啊!”包大農到底是少年人心性,眼見這官顯然是有備而來,外麵一套官服,裏麵卻另套了一身粗布衣衫,不知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隻見那老板滿麵的怒氣,與那官兒推來搡去不休,那官兒情急之下,突然噗通一聲跪倒,大磕其頭!

那老板無奈的搖了搖頭,回頭在櫃上拿了錠五六兩的小銀。那官兒一見,頓時笑逐顏開,跳起來搶了就跑,連那包袱也不要了!

“我呸!”

南貨店老板朝著那官兒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

“大叔,不知這是哪個衙門的官兒?居然淪落到此等地步?”包大農心裏好奇,拉住身旁一個老者問道。

“嘿嘿嘿,少年人,看來你不是咱北京城的啊!”那老者倒是個爽快人,道:“咱大明朝的官兒若是當到這個地步,連祖宗也要在棺材裏打滾了!”他一指旁邊一大片房子,道:“此處乃是會同館,專是四夷朝貢貢使住的地界兒,你剛才所見的那個,便是朝鮮遣來的朝貢使!”

“哦!原來如此!”包大農恍然大悟,他畢竟是學曆史的出身,這老者幾句話一說,已然明白了大半。

那老者卻繼續道:“這朝鮮乃是咱大明國的藩屬,本來朝貢天朝也是應當應分的,可是這些年,這朝鮮人眼見咱大明皇帝賞賜巨萬,居然將這事當成買賣來幹,那是恨不得一年來兩百回,這些個朝貢使都是在朝鮮國內花了大價錢買來的文牒,夾帶諸多私貨,好的貨色進獻給當今聖上換取賞賜,那差一點的東西,便來咱這市井裏賣,來時,便是衣服也要在身上套個五六套,要回時,隻恨不得連褲子也脫了賣掉,隻為多賺些銀錢罷了!隻不過他既是外國使節,往往當街強買強賣,咱們這條街上的,已然是見怪不怪了!”

“原來如此!”包大農心念一動,謝了那老漢,慢悠悠踱到那南貨店前,隻見一個店小二出門來,將那包袱拎回了店裏,那店老板又喚了小二將那官服拿去戲班售賣,囑咐最低十兩一套。

包大農忍不住暗笑,這老板心思倒是活泛,有道是買的不如賣的精,那朝鮮朝貢使隻道自己占了大便宜,卻想不到這店老板卻是技高一籌。

包大農在那店裏踱來踱去,隻見這店裏貨色齊全,顯是家大買賣。隻可惜並沒有什麽自己需要之物,那店老板見包大農一個少年人,便也不來理他。

包大農慢悠悠踱步而出,突然之間停下腳步,慢慢回過身去,他發現,在這南貨店的門後,扔著一大團東西,正是剛才那朝鮮朝貢使身後的包袱皮。

一條黑漆麻烏的東西從那包袱皮裏露出來,散發出一股怪味。

包大農眼前一亮!

自己鹹魚翻身賺大錢,看來都要著落在此物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