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二百二十五章 難兄難弟

字體:16+-

錦衣衛的人馬是朱七派來的,人群驅散之後,錦衣衛的人馬就撤了回去,隻留下了十幾個人左右巡邏。

這已經足夠了!

包大農謝天謝地,萬事唯有錢在手,有驚無險樂不愁啊!

包大農心裏明白,自己雖然與朱七有些交情,可這些交情遠遠敵不過交錢!

如果不是自己這兩千兩銀子出了大力,如今包家必然已經是一片狼藉了。

歸有光見到包大農,先哭了一鼻子,一來是他十分惦念自己這位恩師的安危,二來是他為自己而哭。

身為謙謙君子,這輩子居然行賄了!一出手還是兩千兩銀子。

他是為自己而哭,也是為大明朝而哭。

沒拿銀錢時,錦衣衛裏都是冷眼而過,哪有人來理會他,便是要求見朱七一麵也不可得,後來還是銀錢開路,這才見了朱七。

朱七倒是個痛快人,沒提銀子的事,但是歸有光拿了出來,朱七也不曾拒絕!

文書、調令、點驗兵馬,一切進行的都很順利。

還好,來的不晚!

包大農一陣苦笑,聖人書有人信是好事,可是聖人之書寫的雖好,幾千年來,又何曾實現過?

畢竟這世上聖人少,小人多!

包大農轉身來到李時珍身邊,龐鹿作為關門弟子,從李時珍身上學到的本事著實不多。龐鹿又是掐人中,又是刺手指,忙得滿頭大汗。

“哎呀!氣死我也!”一聲大喊之後,李時珍終於睜開了眼睛。

第一眼便看到了包大農。

包大農衣衫不整,破破爛爛,那是他在最後關頭撕破了自己的衣服,往自己臉上塗了泥巴。

李時珍卻更慘,一身儒服一個多月沒洗了,散發出一陣餿臭的味道,鼻青臉腫,滿臉血跡,兩隻眼睛腫的封了喉,連嘴唇也往外翻著。

包大農看了半天,歎了口氣。

李時珍也歎了口氣。

過了片刻,兩個人猛地抱在一起,放聲大哭起來。哭聲聲振屋瓦,當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徐文長歎了口氣,道:“恩師與李太醫都是憂國憂民之人啊!”

龐鹿也在旁邊跟著抹眼淚。

本來,在龐鹿心裏,做醫者那是何等榮耀,尤其是做到李時珍這個地步,無論走到哪裏,都是極為受人尊重的,可是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徹底改變了他的看法。

李時珍則是一臉嫌棄地收了哭聲,放開了包大農。

雖然剛才他的確需要一個溫暖的懷抱,可居然被人家與包大農相提並論,他心裏還是很難接受。

可是不管旁人如何造謠,李時珍心裏明白,如果沒有包大農出手就花子廟的百姓,此刻花子廟的百姓早已灰飛煙滅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包大農就是花子廟百姓的救命恩人,可做了好事為什麽居然是這般下場?

那些真正貪墨了朝廷撥付糧款的混賬們此刻卻不知在何處吃香的喝辣的!

這天理何在?

自己和包大農,一個出力,一個出錢,救下了整個花子廟,其實還不止是花子廟,如果不是自己和包大農,這京師之中,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死在天花惡疾之下!

可是那些百姓居然如此對待自己和包大農!

李時珍自幼立誌為醫,不避艱險,不貪名利,隻求治病救人,可是到了今天這個時候,連他自己也覺得有些迷茫了。

似這等人,救之何益?

包大農則實在多了,哭的是銀子,哭的是自己居然一不小心,動了善心,才落得如此下場。

“哎,以前我聽說戚繼光將軍在招收士兵時,隻招收莊戶人家的質樸漢子,絕不在城鎮之中招人,那時我還覺得奇怪,現在我才明白,戚將軍看的當真是透徹啊!”

“禮失,求諸野!”李時珍感歎道:“難怪聖人如此說,我想,那鄉野之間的百姓,定不會如此無恩無意吧!”

包大農一撇嘴,冷笑道:“所謂天下烏鴉一般黑,難道旁處便好過了此處?你們這些讀書人隻知道空言大話,說什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旁的不說,便說今日來我包家鬧事的,哪個不是所謂生民?他們這種人的命,你立來做什麽?”

李時珍微微一愣,歎了口氣,道:“你說的沒錯,聖人說,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那是說一般的百姓,無知無識,渾渾噩噩,便如同牲畜一般,因此君子隻要驅使他們便可。可是他們也是百姓,為什麽他們就要無知無識?咱們是人,他們也是人,有道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便是我李時珍今日給這些人打過了,揍過了,可是過了幾日,看到他們在病痛之中痛苦掙紮,我還是看不下去!”李時珍說到此處,擦了擦眼角,疼的一聲慘叫,又繼續道:“所以,我李時珍要救治百姓,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我自己!”

包大農兩眼一翻,給李時珍懟的直翻白眼,卻是一時三刻之間找不到什麽言語反駁,心裏也知道李時珍自然是大大的好人,便也懶得和他爭辯。

突然,李時珍一把推開龐鹿,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朝著包大農一個勁地磕頭。

包大農嚇了一跳,連忙跳開。

李時珍卻是不肯罷休,也不說話,隻是朝著包大農繼續跪拜。他這一拜,旁邊龐鹿也跟著跪倒。

徐文長看了一眼歸有光,也是跪下磕頭。

包大農氣的直蹦高。

李時珍的念頭,他豈能不知,隻是這預防天花的秘密,豈能隨便告訴別人。

“我李時珍不是為我自己,而是為天下蒼生,為了無數死在天花之下的嬰孩,為了無數痛哭流涕的父母!”李時珍毅然決然說道:“隻要您肯將這秘密告訴我,我李時珍情願拜在您門下為徒!”

“什麽?!”

李時珍一句話說出,所有人都驚呆了。

李時珍雖然不過四十多歲,卻已然是名滿天下的名醫,包大農卻還是個二十左右的少年,李時珍不顧自己的身份地位,居然肯拜在包大農門下。

包大農閉目想了半晌,頓足道:“我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