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事三連
聽到有人出聲阻止,俞大猷眼睛一豎,眉毛也挑了起來。
自己可是奉旨來的,這一塊匾額代表的是朝廷的威嚴。
何況不要說朝廷,便是自己也是統兵的大將,赫赫有名的人物,是誰敢來和自己作對?
可是一眼看過去,頓時沒了脾氣。
隻見人群之外,鳴鑼開道,數十匹高頭大馬緩緩而來,前麵兩人披紅掛綠,臉上喜氣洋洋。
正是徐文長和歸有光!
徐文長和歸有光二人遙遙見了包大農,連忙跳下馬來,三步並作兩步上前來,跪倒在包大農的跟前。
“恩師!”
一聲喊完,淚水已經充滿了眼眶。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這短短的幾日裏,他二人心中備受煎熬,一方麵固然是擔心個人前途,可更擔心的,卻是恩師的安危。
今日奉了上命,披紅掛彩,跨馬遊街,那是何等的榮耀,可在他二人心中,所想的都是盡快回到恩師的身邊,將自己的榮耀歸屬於恩師。
畢竟沒有恩師,就沒有自己的一切。
“你們回來了,很好,很好!”包大農滿臉的淡然,心裏卻要笑出花來了。
如今包家在朝廷裏也算有些根基了,雖然自己隻不過是一介布衣,可我有兩個好學生啊,一個狀元,一個榜眼。
那是何等的榮耀?
旁邊的街坊百姓們眼睛都直了!
活這麽大,什麽沒見過,可今天這所見,可實在是沒見過。
當朝名將跪求拜師也就算了,這秋闈的狀元和榜眼居然都是他包家的,這可當真開了眼了!
徐文長和歸有光二人抹幹淨了眼淚,包大農伸手將二人攙扶起來。
徐文長一揮手,後麵幾十個隨從捧著一塊巨大匾額上前來。
俞大猷眼見這匾額比自己的大了不老少,忍不住歎了口氣。
那匾額上也寫著四個大字“天下文宗”!
“哇!實在是太牛了!”
圍觀眾人紛紛發出驚歎之聲,便是文武聖人,那也是各擅勝場,文聖人孔老夫子,武聖人關聖帝君,可誰聽說過一人之身,文武雙全,又是武林至尊,又是天下文宗?
可是眼前這看似紈絝子弟的少年,偏偏就當得上!
“恩師,這是弟子二人聯合題寫的匾額,弟子還有一篇文章!”徐文長從懷裏掏出一篇文來,搖頭晃腦,之乎者也地讀了起來。
圍觀數千人沒幾個聽得懂,不過這不妨礙大家一起鼓掌叫好!
“恩師,弟子是小包神仙門下走狗山東徐晨!”
“恩師,弟子是小包神仙門下鷹犬河北李東!”
“恩師,弟子是小包神仙門下牛馬走江蘇杜笑!”
“恩師,弟子是小包神仙門下微塵福建張凱!”
徐文長和歸有光身後,閃出了十幾二十個書生來,都是這一次秋闈榜上有名的。
包大農有些懵!
那幾個書生忙道:“弟子們也曾在恩師門前跪拜,隻是不曾孝敬束脩,唯祈恩師原宥!”也不等包大農說話,這幾個人一揮手,一排排、一隊隊下人們肩扛手抬,一籃一籃,一筐一筐的禮物流水般送進了包家。
抱大腿要趁早!
這些個讀書人都是家裏豪闊、消息靈通之輩,啥時候在乎過銀子!
今兒個一早,小包神仙的大名早已傳揚開去,當初沒有在包家門前跪拜過的讀書人個個捶足頓胸,當初腦子一時糊塗跟在徐文長歸有光身後跪拜過的,卻是大半夜起來就跪謝祖宗墳上冒了青煙。
眼見徐文長和歸有光二人往包家這邊走來,豈會放過機會,一股腦全都跟了過來。
日後,這今科的狀元徐文長、榜眼歸有光那就是自己的掌門大師兄二師兄了,官場上講究的是個同門同年的情誼,有這兩位老大在,以後自己的路肯定要平坦很多啊!
包大農有點蒙,自己啥時候多了這麽多的徒子徒孫?
不過俗話說伸手不打送禮的,何況包大農自來愛錢,眼見這麽多禮物送過來,也隻好笑納了!
“來人哪,快將這牌匾掛了起來!”不用徐文長和歸有光說話,那些新科進士們早就一擁而上,準備掛匾。
俞大猷一臉淒慘地看著自己那一塊匾被人當做爛柴一般擠到旁邊,氣不打一出來,卻又無處發泄。
他雖是統兵的大將,這兩位卻是新科的狀元和榜眼,那是要進翰林院的,論功名、論前途絲毫不比俞大猷差。
而且更要命的是,俞大猷剛剛跪拜了包大農,要拜在包大農的門下,這兩位卻是包大農門下的大師兄二師兄!
算起來俞大猷見了這二人還要施禮問好。
這飆是無論如何發不出來了,俞大猷隻好歎了口氣,在一旁生悶氣。
他一口氣歎完,卻聽見身後也傳來一聲歎息,他轉過頭去看,隻見恩師的老爹包悟來撇著嘴,一副鄙視的模樣道:“這塵世間的名聲,又有什麽稀罕!沒來由擾我不得清修!”
俞大猷心裏忍不住佩服,難怪恩師有如此本領,看來乃是家學淵源啊!
雖說俞大猷不信佛老之說,可是對於包悟來這等高人還是打心眼裏佩服的。
就在這時,突然街麵上幾聲炮響,那些新科進士都停了手,扯著脖子去看。
隻見人群一陣**,朝兩邊波浪般分開,一隊錦衣衛士手持“肅靜”“回避”的大牌子,大張旗鼓而來,來到近處,那些錦衣衛士兩邊一分,中間閃出一人來。
俞大猷見了這人,忍不住打了個哆嗦,趕忙上前見禮問好:“呂公公好!”原來正是大太監呂芳。
呂芳朝俞大猷笑著點點頭,並沒說話,直奔包大農而來。
“有旨意!”呂芳一句話說罷,現場嘩啦啦跪倒一片。
“皇上有旨,包大農為朕帝友,不必跪拜接旨,特賞賜禦筆親書牌匾一塊!”
呂芳一拍手,身後五六個小太監捧著牌匾上前來,眾人見那牌匾上寫著兩個大字“帝友”!
大家夥徹底驚了!
自有史以來,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皇上可是天下第一,普天下整個大明朝之內,從法律上來說,所有人都是皇帝的臣子,什麽時候聽說“帝有友”?
大家的下巴都快掉了,這時呂芳微微一笑,又道:“這裏還有一塊匾是賜給令尊的!”
幾個小太監閃開,讓出一塊大匾來,上麵禦筆親題兩個大字“天師!”
俞大猷隻聽身後一陣狂笑,還沒反應過來的,一道身影從他身邊嗖的一下竄了過去,來到呂芳麵前,滿臉堆笑道:“多謝皇上賜匾!”
正是包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