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忽悠神功

字體:16+-

包大農的眼睛轉了幾圈,笑道:“哎,其實這長生之所以難,便是難在了第一步!”

“哦?願聞其詳!”

修道幾十年,不但沒有得到長生,而且近來身子明顯越來越差了!

嘉靖皇帝偶爾心裏也會產生疑問,可是想來想去,總也找不到問題所在。

包大農左右看看,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道:“皇上,今日我要說的事情,不但皇上參悟不透,便是這世上的真人羽士,隻怕也沒幾個人明白的!”

他壓低聲音道:“這長生的第一步,便是要築基啊!”

築基兩個字一說出來,包大農頓時想起了上輩子看過的無數玄幻小說,那裏麵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名稱簡直叫人頭昏腦漲,不過包大農看著一臉虔誠的嘉靖,倒也不好意思拿出來禍禍這天真的皇上,繼續道:“要長生,首先便是要築基,但是這其中的難處便在於,築基極為耗費時日,便似那彭祖八百歲,最後還是難免一死,至於張真人三豐,數百歲的年紀,皇上數次派人尋覓仙蹤,卻都不可得。那是為什麽?”

“那是為什麽?”嘉靖皇帝聽得大氣也不敢出一下。

“那便是為了尋覓靈方妙藥,益壽延年,以期築基成功,才能最後得以飛升啊!”包大農信誓旦旦地道。

唯恐嘉靖皇帝不信,包大農又補了一句,道:“正如同皇上一般,在長生麵前,人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那張真人一心要求的是長生,對於人間富貴,自然是不屑一顧,也自然不會來見皇上您了!”

“原來如此!”嘉靖皇上聽的目眩神迷,連連點頭。多年來縈繞心頭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雖說這答案靠譜不靠譜隻能由那根本不見蹤影的張三豐來回答,但好歹也是個說得過去的答案。

“所以道家講求長生,若長生暫不可得,便退而求其次,講究個益壽延年啊!為的是什麽,便是盡量延長這一生的壽命,以求盡量修煉,以求築基成功啊!所以不管是煉丹,還是**,或者是齋醮,俱是為此!隻可惜其中的道理太過深奧,便是那些道士們也難窺堂奧!他們隻不過得了隻言片語,便以為靠這些手段便能長生,實在是大錯特錯了!”包大農心裏暗笑,自己如此一說,要想成仙,那就要先活個幾百歲,你活不到,卻又能怪誰來!

“哎!”嘉靖皇帝神情落寞,歎了口氣道:“朕今年不過四十歲出頭,已然覺得身子大不如前,如此說來,看來朕長生無望了!”

“那也不是這般說!”包大農嘻嘻一笑,決心再說一個謊言。

“哦?!包小友何以教朕?”嘉靖皇帝神情一震,趕緊問道。

“所以剛才我才說,皇上你修道修的不對啊!”包大農背著手,圍著那幾十箱子大銀轉了兩圈,肚子裏打好了腹稿,才慢慢說道:“道無遠近,卻有大小,無論是彭祖還是張真人三豐,那修的都是小道啊!”

“小道?何出此言?”嘉靖皇帝又是一愣。

今天他從包大農這聽到的,都是以前未曾聽說過的道理,一時有些消化不了。

“不瞞皇上說,不僅是張真人他們,便是我,那也修的是凡人的小道!”包大農裝模作樣歎了口氣,繼續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話皇上自然是知道的了!”

“知道知道!”嘉靖皇帝連連點頭,這話是出自於《南華經》,那是嘉靖皇帝早就讀的熟了的。

“凡人修長生,隻有這一條命可以修,便是長命百歲,打出了娘胎便開始修,那也不過是修一百年,這一百年,連築基的邊也沒摸到呢,自然不能長生,所以對於凡人來說,一世修不成,那便兩世,兩世不成,便有三世四世!”

嘉靖皇帝聽得連連點頭。

包大農繼續道:“但是這轉世投胎之間,便有莫大的風險,有些真修轉世之後,常常不開竅,渾渾噩噩度過一生,這築基之路也就斷了!也正是因此,世間得長生者鳳毛麟角啊!”

“包小友說的有道理啊!請繼續說下去!”嘉靖皇帝聽得心癢難捱。

“所以像我這種人!”包大農指了指自己,道:“修長生那不知道要修幾輩子了,所以倒也不急在一時三刻,偏偏是皇上你……”包大農故意賣了個關子。

“朕便如何?”嘉靖皇帝上前兩步,抓住了包大農的手。

包大農隻覺嘉靖皇帝的手心汗津津的,分明很是緊張。

“皇上乃是九五自尊,不比我們這些布衣,可以修羅天大道!”包大農抿住嘴,忍住笑,擺出一副嚴肅的模樣。

“何謂羅天大道?”

“羅天大道也就是天子之道!”包大農很篤定地道:“皇上須知,這天下蒼生,人人體內有個小宇宙!人人心頭有一尊真神!”

“沒錯,朕知道!”嘉靖皇帝連連點頭。

包大農在內心裏演練了兩遍廬山升龍霸才繼續說道:“所謂得道多助,宇宙有道,這天下百姓,人人心裏有一點點小道,若是我等凡人,隻能自己勤加修煉自己體內的小宇宙,可皇上您,卻可以奪天下百姓之道,成就自己的大道。若是皇上能做到這一點,長生不過是十幾二十年之間的事情罷了!”

“再說修煉這事!”包大農歎了口氣道:“咱們一般的凡人,舍了這幾錠碎銀設一壇齋醮,這齋醮因果雖然與有錢人比不了,可那幾兩碎銀,乃是他風裏來水裏去,沙裏刨食,火裏撈炭,雖然不多,卻是他一生血淚凝結而成,自然是心誠意敬,動感上天!可是皇上您呢,你是九五之尊啊!不管設多少壇齋醮,開多少道場,建了多少宮觀,恕我說句不好聽的話,這許多銀兩,多少財物,其中有幾兩幾錢是皇上你親手耕種而來的呢!”

“這個……這個……”嘉靖皇帝瞠目結舌,半晌不能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嘉靖皇帝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求心不求跡!求心不求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