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的麵子也不給

字體:16+-

所有在場的大臣都瞪大了眼睛,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徐階更是瞠目結舌。

自己絞盡腦汁要救這海瑞,想盡了各種法子,沒想到皇上居然一句話就要赦免海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海瑞身上。

有鬱悶的,也有羨慕的。

海瑞這一封奏疏在這短短的連三天內,已經海內流傳,為天下的士子所傳頌。

官麵上,誰都要張口大罵幾句。可是私下裏,誰讀了都要豎起大拇哥!

畢竟這罵皇帝的事兒實在高危,眾人就算是有這賊心也沒這賊膽。

如今的海瑞,已隱然成為了天下士子心目中的道德楷模。

雖說海瑞的官位不高,可已然是名揚天下,便是當朝閣老,以後也再不敢輕視海瑞。

道理很簡單,在這短短的兩三天裏,海瑞已然站到了大明朝至高的道德製高點之上,已經成為了整個大明朝輿論的掌舵人!

可以說,海瑞已然獲得了最為巨大的影響力。

所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海瑞抬棺上書,拚死罵皇帝的基礎上。

可是如今,罵也罵了,名也出了,卻不用死,這天下哪還有這般便宜的事情。

隻要海瑞低個頭,道個歉,這一天的烏雲就散了。

徐階也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雖然他罵海瑞的調門比誰都高,可是打心眼裏,徐階佩服眼前這個小小的戶部主事。

什麽叫以天下為己任?

什麽叫苟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什麽叫做殺身成仁?

今天徐階是真正的見識到了。

隻不過,徐階實在沒想到,今天的事情會以如此這樣一種方式收場!

身為臣子,無論是非曲直如何,給君父道個歉,認個錯,保存一下君父的臉麵,都算不得什麽大事,更不會影響你海瑞的形象和名望!

徐階終於放心了,因為徐階根本不相信,這世上還有不怕死的人。

包大農在一旁冷眼旁觀,卻不這麽樂觀。

海瑞這廝乃是個倔驢轉世,屬於不到黃河不死心那種。

如果他懂得變通轉圜,就不會不要命的上這一道奏疏,既然這奏疏上了,就絕不會改變自己的立場。

果然,在大家一片期待的眼神中,海瑞眼神堅定,飽含熱淚,緩緩道:“皇上,微臣不知那幾粒所謂仙丹是從何而來,可是,微臣無錯,也沒什麽好承認的!隻不過,微臣身為臣子,狂悖無禮,頂撞了君父,隻要君父重回聖人之道,以天下蒼生為重,微臣雖死猶生!”說完,海瑞緩緩俯身,叩頭為禮。

大家夥簡直恨得牙根直癢癢。

這簡直是給臉不要臉嘛!

所有人都看的明明白白,皇上已經給了你天大的麵子,隻不過要你給個台階,讓皇上不必太過難堪而已,這已經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了,你海瑞可好,居然還蹬鼻子上臉,連這一個台階都不給皇上?

大家的臉都白了,看來今天這事絕難善了,而海瑞這廝,不把自己脖子上的玩意兒折騰沒了是肯定不會罷休的了。

嘉靖皇帝眼神裏卻是閃過一絲異樣的東西。

和自己頂著幹的人,他這輩子不是沒見過,當年大禮議時,滿朝文武都和自己頂著幹,所以至今文華門外的庭杖還是大明朝士子無法忘卻的夢魘。

隻是當年那些人頗有逼宮的意味,口口聲聲叫著禮法,實際上卻是想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而如今這海瑞,雖說強硬無比,可是在那奏疏裏,在海瑞堅定的眼神裏,嘉靖皇帝知道,眼前這頭倔驢是真的敬愛自己如父,是真的心疼大明朝。

本來,嘉靖在自己的提議中擺放下了一個小小圈套,若是海瑞認錯,自然,皇上金口玉言,自己當然會赦免海瑞,可是從內心裏,嘉靖皇帝卻會鄙視這人。

說的天花亂墜,到了最後,還不是保命要緊?

可是如今,海瑞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嘉靖皇帝,自己是愛這大明朝,敬君父勝過自己生命的。

這情感是如此的熱切,以至於讓嘉靖皇帝感覺自己有些慚愧。

身為皇帝數十年,自己可曾有過一日愛自己的大明朝勝過眼前這個小小的戶部主事?

隻不過,眼下最重要的問題是……

朕下不來台啊!

朕如今身為九五之尊,手持上天所賜仙丹,那便是朕修道有成的證據,可謂是有勢有力、有理有據,讓你個身為臣子的道個歉,已經是十分的寬大了。

可是你這廝居然不理會朕拋過來的媚眼,全當沒看著,這可叫朕如何下台?

“皇上,海瑞身為戶部主事,身受皇恩,不但不體諒君父,反而狂悖無禮,如今皇上已然是法外施恩,這廝卻還冥頑不靈,分明是以下犯上,罪不容誅!”嚴黨智囊之一,鄢懋卿趁機站了出來。

當年鄢懋卿南下巡鹽之時,一路之上大大小小的官員哪個不是鞍前馬後,送禮送物,那是何等的威風,偏偏這海瑞,當時身為浙江淳安縣令,居然橫眉冷對,搞得鄢懋卿灰頭土臉,十分難看。

而且鄢懋卿心裏明白,若是海瑞這等人得勢,那便是自己的末日到了。

所以於公於私,鄢懋卿都覺得,此時此刻,就是清算海瑞的時候。

而在場的其他人也都看出來了,海瑞這廝,根本半點也不給皇上麵子。

如今皇上的臉麵下不來,接下來,最有可能的結果便是皇上一怒之下,要了海瑞的腦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眾多大臣順水推舟的積極性又被激發了起來。

嘉靖的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

孟子雲: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為大丈夫。

如今眼前這海瑞,生活清苦,卻是矢誌不移,自己挾天子之威,滿朝文武之眾不能使其服。這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兩項算是做到了。

嘉靖皇帝也終於意識到,和自己以前說見過的所有臣子不同,這海瑞雖然在地位上是自己的臣子,可是在人格上,卻是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大丈夫!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也!

可是,難不成自己真的要砍了這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