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三百六十五章 禦前會議

字體:16+-

數九隆冬,陽光卻是很好。

包大農緊了緊身上的袍子,袖了手,蹲在牆根下曬太陽。

自從上次和嘉靖皇帝一起微服私訪,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眼看年根要近了,包家的浴池生意好的不得了。

包大農眼看著浴池門口排著大隊,大家夥凍的直蹦,好像銀錢在口袋裏跳舞,就忍不住開心。

“我兒!”

身後,包悟來轉悠了出來,自從門前掛上了天師的牌子,包悟來走路就一點動靜也沒有,怪嚇人的。

包大農低頭看了看老爹身後的雪地,有腳印,這才抬起頭來笑道:“爹,有啥事麽?”

“快過年了啊!咱們父子是不是也該去看看皇上?”包悟來穿的少,凍的抖抖索索道。

“爹你說的對啊,我正想進宮去看看……”包大農轉過身,叫了牛五,套了車。

…………

與此同時,在皇宮大殿之內,十幾個火爐燒的旺旺的,嘉靖皇帝居中而坐。

嚴嵩眨了眨眼,偷偷看了一眼禦座上的嘉靖皇帝。

好像有點不大對勁啊!

這一個來月,皇上上朝的次數多過了過去的二十年。

“各位卿家,有事奏本!”

嘉靖皇帝身邊,呂芳大聲道。

“啟稟皇上!”兵部尚書站了出來,道:“今年天寒地凍,北方蒙古遭了災,請求互市,以牛羊馬匹交換糧食,臣以為……”

“不準!”

嘉靖皇帝冷冷哼了一聲,道。

自從嘉靖皇帝登基以來,這北方的蒙古人就沒一天省心的,不但接連幾次入寇劫掠,後來甚至一路打了進來,讓嘉靖皇帝很沒麵子。

“皇上!”兵部尚書鼓足勇氣道:“按照往年經驗來看,這一次雪災,蒙古人受損很是嚴重,牛羊馬匹凍死無算。若是朝廷不許互市,隻恐這些蒙古韃子又要入寇,近些年來,關隘廢弛,還請皇上早做打算,請戶部撥下錢糧來修築城池,以防蒙古人入寇為好!”

“陛下。”

徐階站了出來,道:“啟奏陛下,兵部尚書所言有理,如今東南戰事也很緊張,前些日子,戚繼光與俞大猷兩位將領聯名上書,要朝廷早撥錢糧!以求在兩年內肅清東南。”

“陛下!”

工部尚書也站了出來,啟奏道:“朝天觀的工程已經完工了大半,如今天寒地凍,那各地來的民夫們幾近斷炊,臣仔細核算了下,要在明年結束工程的話,至少還需要白銀一百三十萬兩!”

嘉靖皇帝翻了翻白眼。

哎!

早知道就不上朝了,這一個個張嘴都是要錢的,聽著就心煩。

“諸位大人有所不知!”戶部尚書如坐針氈,終於熬不住了,站了出來,道:“今年年初,戶部尚有庫銀二百萬兩,今年河南河北大旱,戶部撥了五十萬兩銀子賑濟,後來朝天觀的工程,工部又拿去了三十萬兩,加上平時的各項用度,如今戶部隻有銀子二十萬兩!”

說完,戶部尚書看了一眼嚴嵩和徐階,氣鼓鼓地退了下去。

“都是些急不來的事情!”

呂芳見嘉靖皇帝麵色不善,趕緊道:“這些事情盡可以從長計議,倒也不急在一天兩天,眼看如今要到年底了,這燈會的事情,倒是可以籌備起來了!”

“不錯!”嚴嵩慢悠悠地道:“皇上辛苦了一年,也該樂嗬樂嗬,何況這燈會也是與民同樂的好事,皇上敬天愛民,正該如此。”

“這燈會要花多少銀子?”嘉靖皇帝悶悶不樂地道。

“按往年的規模,五六萬兩也差不多了!”呂芳躬身道。

“五六萬兩?你們知不知道,這京師裏的百姓今年冬天有多少凍死的?又有多少吃不上飯的?”嘉靖皇帝突然皺眉道。

上次微服私訪,回來後嘉靖皇帝悶悶不樂了好久。

劉家一家雖然吃不飽穿不暖,隻能撿人家不要的牛下水回來收拾收拾解解饞,可是那一家稱得上是和和美美。

劉七二天天在碼頭上當苦力,掙得幾十個銅錢,回來了有兒女環繞,那幾個娃雖然穿的破爛,臉上卻都掛著笑容,有了好吃的先給爺爺端一碗去。

劉老漢雖然沒讀過書,可是居然很是通情達理,身為販夫走卒,居然還體諒自己這個皇上的難處。

這一切,讓嘉靖皇帝又是慚愧,又是羨慕。

自己身為皇上不假,錦衣玉食,可是仔細回想起來,似乎從未有這般快樂的時候。

自己一生禦女無數,可是子嗣不昌,先後冊封過兩個太子,卻都不幸夭折,後來聽了陶仲文的“兩龍不相見”之說,幾十年裏也沒有見過裕王和景王二人。

似劉老漢那般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自己連一天都沒享受過。

雖然自己幾十年來潛心修道,可是在內心裏,還是很想見見自己的兒子的。

在多少個夜晚裏,想起那兩個娃兒,嘉靖皇帝心裏也有些愧疚。

可是,每當到了這個時候,嘉靖皇帝也隻能自我安慰:“為父也是為了你們好,若是見了你們,隻怕你們又要遭遇不測!”

而且,這麽多年以來,嘉靖皇帝終於見到了那些大臣們每天掛在嘴邊的百姓。

百姓……

之前,這個詞在嘉靖眼裏,不過是子民到底另外一個稱呼。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這是聖人說的,作為子民,供養君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這些子民們,百姓們要交賦稅,要做徭役,要遭受倭寇之苦,要忍受蒙古人入侵時的鐵蹄和彎刀。

可是這麽多年,嘉靖皇帝從來沒有見過百姓,從來沒有一個百姓出現在嘉靖皇帝麵前叫一聲苦。嘉靖皇帝也從未見過一個百姓慘死在倭寇刀下。

億萬子民,說起來人數龐大,卻是麵目模糊,今天是河北受災,明天是何難百姓流離失所。

所有這一切在嘉靖皇帝的麵前,不過是河南河北不但少了賦稅,還有撥錢撥糧去賑濟而已。

可是如今,似乎一切都有些不同了,劉七二一家的遭遇讓嘉靖皇帝很想知道,這一家人過去到底經曆了什麽,又有什麽樣的未來在等著這一戶人家?

嘉靖皇帝覺得自己不忍心見到劉家的四個孩子夭折,不想看到劉老漢這淳樸的百姓餓死路邊。

“呂芳,今年的燈會免了,從內帑裏撥三十萬兩銀子,賑濟京師的百姓。有敢貪墨這筆銀子的,立斬不赦!”

“是!”呂芳的眼裏,閃過了一絲驚異的神色。